查看原文
其他

APP推荐“可能认识的人”?网友:谢谢,有被冒犯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半月谈 Author 半月谈


近日

“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

这一话题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共鸣



现如今

各大社交APP都设置了

熟人推荐机制

通过通讯录、关联好友等大数据算法

推荐给用户“可能认识的人”

这个功能被不少网友吐槽

认为平台未经允许读取个人信息

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是一种冒犯行为



熟人推荐机制

还引起了不少人的“社交恐惧”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在网上吐槽舍友

结果大数据精准地把这条贴子推送给了Ta”

“我的小号被熟人发现了

来加好友,我不想加又碍于面子不得不加”

“吐槽和八卦的贴子被推荐给了熟人

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



甚至有人对于这种“多此一举”的行为

发出了“灵魂拷问”:

“你推送的人我认识

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



APP试图了解用户的社交关系

并推荐你可能认识的人形成熟人圈子

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固定的产品逻辑

平台总是渴望吸引和留存更多的用户

争抢到他们更多的停留时长

“熟人社交”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

比如刷到有趣的内容

一键转发分享给几个好友

或是在聊天窗口里互动交流

都会让你的使用时长和活跃度

呈几何倍数地增加



同时

社交关系也让平台的推荐算法

更加多样和精准

这无形之中就提高了

用户的粘性和平台的价值

通讯录、地理位置、共用的网络

时常点赞收藏的内容……

这些数据都在让平台的推荐算法

不断优化更新


简言之,平台掌握了用户越多的信息

就越能推荐到让其感兴趣的内容

在这个被算法构造的信息茧房里

用户沉浸的时间也大都会相应增加


部分社交APP的推荐页面截图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

确实能满足一部分人的

社交需求和软件使用需求

但这显然不等同于

所有的用户都愿意将现实中的熟人关系

延伸到互联网之中

甚至有很多人

还会因为这种被动推荐而困扰



拒绝熟人推荐机制的背后

是当代年轻人希望有一块“净土”

能与现实生活分割开来

在那里

他们不需要努力维持

现实中营造的“人设”

不需要顾忌

复杂的人际关系

不需要担心

自己发的贴子会引起身边人的不满

不需要害怕

发出的生活照片被熟人偷窥和讨论


在不违背公序良俗、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

年轻人可以肆意地做自己

可以不让身边熟悉的人看到

自己不想被看到的一面

做着那个不同于现实生活中

更加真实的自己


而在不同的社交APP上

年轻人也更容易结交到

现实生活中较难遇到的

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彼此成为兴趣搭子

又能与生活中的其他社交关系区别开来

很大程度减少了社交压力



然而

社交平台的熟人推荐机制

却打破了这个边界

放现实中的熟人

“闯入”了自己的小世界

自然会引发大家的不满


为了保住网络上的独立“小世界”

网友们纷纷各显其能

将“momo”作为网名“隐身”

不用日常使用的手机号登录

频繁换头像让大数据无法识别

或者想尽各种办法

关闭熟人推荐机制……



其实,当下很多APP都在相关协议当中

赋予了用户选择权

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关闭熟人推荐功能

但有些APP步骤过于繁琐

用户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方便


于是

年轻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

认可人与人交往的边界感

不主动探听常用社交平台之外的账号名

就算看到有推荐“可能认识的人”

也会有不少人默默点击

“不感兴趣”



在社会传播学领域中有个“拟剧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

人会根据社会不同场合的需要

来管理自己的角色形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设”


每个人都是多元的个体

往往会因为身份、角色

爱好等不同呈现多面性

有些面

是我们希望让熟悉的人看到的

而有些面

是我们不希望让熟悉的人看到的



网络社交平台

以足够的包容性

给了年轻人自由表达自我的空间

也为他们实现多元价值

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不能让网络平台账号的“马甲”

成为肆意妄为

甚至网暴他人的工具



以前我们会感叹:

“APP如此懂我,好智能”

但现在更多人渴望的

或许是一个“没那么懂我”的平台

如果推荐算法能多推荐一些“合拍的人”

也许会比“熟悉的人”更有意义


#今日话题#

你在不同社交平台有不同的“人设”吗

你怎么看待熟人推荐机制

快来留言区聊聊~


青春聚力,筑梦扬帆,为帮助困难青少年实现人生出发的美好梦想,团省委、省少工委、省青联、省学联决定在全省广大少先队员、团员青年中开展“ 云岭青春扬帆基金”公益活动,旨在引领全省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团干部、青年志愿者本着自愿奉献爱心的原则,积极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平稳有序、共同参与的公益氛围。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我们一同助力云岭青少年启航美好人生!



云南青基会将对所筹善款专款专用,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微信又改版啦!

现在不星标、不常读的公众号

推文封面会变成一张小小的缩略图

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动动你的手指给【云南共青团】加个星标吧~

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啦~




▼识别图中二维码,云团团微信你值得拥有▼


编  辑丨韩启蓉校  审丨薛祎然
编  委丨金   树来  源丨半月谈、光明日报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