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一毕业就回内地的港漂,现在混得怎么样 | 耳听为实

禾冰 简职HK 2024-07-01


席慕蓉


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

耳听为实

耳听为实的第一期节目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一档以声音为载体,以聊天对话的方式讲述港漂们都比较关心的工作生活问题。每期我们都会寻找一位讲述者,与各位分享关于当期主题的内容,让你不仅看到,更是亲耳听到!作为该档常驻栏目的第一期,今天的主题是:一毕业就回内地的港漂现在混得怎么样?


耳听才能为实,点击下方音频

听听他们怎么说!

(听完看看文末,偷偷告诉你有福利!


简职对话一毕业就回内地的港漂


12

以真实的姿态

为港漂发声


+


Q

介绍一下背景、现状

老猪08年来香港念本科,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12年毕业。毕业后直接选择了回内地,加入了华为,一开始在深圳,从事销售融资方面的工作,一年多以后被派到了香港分部工作,又过了两年外派到阿塞拜疆。之后由于想转换行业,所以离开了华为,加入了一家在深圳的证券公司做股票研究和销售。


Q

一毕业就回内地,原因?

老猪其实当时没想这么多。那时候在香港的内地生比较少,学长学姐也就那么点人,真正的了解各种公司的途径不多,也对职业规划没什么概念。偶然听说华为待遇不错,进公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拿到差不多两万的月薪,还有外派机会,所以就申请了。2011年底,你给我说月薪能拿到两万,我就已经觉得非常不错了。一申请就拿到了offer,所以也就去了。并不是什么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就是因为拿到了offer,总体来说比较随意吧。


Q

当时有没有犹豫过?(有没有也尝试过寻找香港的工作机会)

老猪谈不上犹豫吧,主要是因为懒。周围的同学都在申请四大,我其实也试着申请了一下。不过华为的offer来得早,我就不想再费精力去弄四大申请了,就定下来了。而且吧,看见大家都往四大走,当时觉得太同质化了,所以其实一开始就没怎么上心。现在想一下,那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向确实比较少,而且做决策的方法也不科学,就是凭感觉,凭第一印象,很容易走弯路。


Q

有没有想过,如果当时没离开香港,现在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老猪说实话没怎么想过,我这个人随遇而安,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没工夫想那些。如果真让我说的话,也许就会像那些加入四大的同学一样吧。在四大干个三四年,按照我的性格我肯定要跳出来,进券商、投行也好,做in house也好,大家都差不多那样。不过也说不一定,本身我自己做事情的风格就比较爱走野路子,香港还是比较循规蹈矩的,搞不好我根本就混不下来。也有可能如果我真的留在了香港,现在整个人的性格也变了,说不准的。


Q

家里面人对这件事的态度?

老猪:各种反对吧。一开始选择离开香港去深圳加入华为,他们就不乐意了。第一觉得我辛辛苦苦来到香港,再过3年可以拿永居了,走了划不来;第二那时候的华为名气根本比不上现在,我爹妈就不知道这个公司,所以并不支持我。(那你怎么还是去了?)这是我的生活,当然我自己做主,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我做我自己的。后来华为出名了,我也混上去了,他们又不让我换行业了,说现在的地位来之不易,稳定、机会大之类的。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反而比自己更短视,因为他们不在你的圈子里,也脱离这个人生阶段很长时间了,基本是接触不到真实情况的,只能人云亦云,说不准拿来给你说教的就是朋友圈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所以,多问多想多看,自己做决定吧。


Q

在你看来,香港和内地的区别?

老猪我觉得工作不光按地区来划分吧,也要看你所在的公司是属于中资、外资还是港资。同样在香港,你去中银和你去美林,多半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很看公司文化的。不过概括一点来说,我觉得内地其实在工作上更务实(除开面子工程的东西)。打个比方,我现在要请人,我更看重的是这个人会做什么,够不够机灵,能不能帮公司赚钱,只要你能力强,我管你常青藤还是技校出来的;相对应的,你学历再高学校再厉害,结果整个人一大个书呆子,做啥都不行还玻璃心,不好意思你走。但是香港在这一方面,反而更看重“出身”;首先你把你名校牌子给我亮出来,咱们再谈能力。因为要服务客户,甭管客户出身如何,我们这儿的每一个分析师都是港中科或者Ivy league,尽显客户的尊贵身份。所以大概像我们这种港理工出来的怨气比较重,拿着复旦的分过来,结果在大公司眼里就是个技校的出身。


Q

在你看来,“在香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内地,是否有必要?

老猪这样看自己的规划,如果你是打定主意了今后一定回内地,那你直接回不就完事儿了,在香港耗着做什么呢?本来两边的圈子、人脉就有区别的,不要妄想说我在香港积累的资源以后在内地同样好使。与其花100%的时间精力在香港弄到只有10%使用率的资源,干嘛不一开始就在内地积累呢?我的朋友的例子是,并没有一开始打算回内地的,只是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偶然间获得了回内地发展的好机会,这才回去的。这种不一样,别人是看重你这个人的本事,或者你现有的在香港的资源,觉得你有价值才请你,和你自己乱折腾不是一回事儿。(那在香港工作的经验值钱吗?)我之前说啦,内地在这一块更务实,工作个几年后,你在哪个城市工作过就真的没那么重要了,与其考虑这些,不如多关心一下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可不可以创造价值。只要老板不傻,人家会更重视这些。


Q

对即将面临选择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老猪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尽量科学一点的去考虑自己的未来。想要工作能够开心的,就跟着兴趣走,不知道兴趣在哪儿的,多做几份工作或者实习也能明白。然后也要看性格,像我这种比较外向的你让我成天坐后台我受不了,但也有比较内向的人你让他们每天去应酬他们也遭不住。至于城市嘛,没那么重要,除非你对城市感情特别深,否则还是跟着工作机会走吧,哪里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好,你去那儿就完事儿了。


Q

最后一个问题,觉得自己现在“混”得怎么样?

老猪还行,我在深圳,有车有房,有妻有子,财务自由。活得挺开心的。


+



除此之外



除了老猪之外,我们还视频采访了另外几位一毕业就回内地的港漂,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能将对话完整呈现,接下来,看看其他人怎么说的吧。



1



W小姐 26岁

回内地两年 马上结婚



视频的另一边是W小姐和她的未婚夫,她的未婚夫半靠在后面的沙发上显得有些羞涩。

 

说起当初为什么去香港,W小姐似乎显得有些不以为意:“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吧,从小大事小事也都不是自己做主,就连高考报大学,都是爸妈选的,所以当初去香港完全是家长的决定。”

 

“但是回来这件事是我自己决定的,感觉自己终于像一回成年人了。”W小姐说完看了一眼未婚夫,透露出一丝小小的骄傲:“我之前听话到什么程度,我爸妈让我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别谈恋爱,我就真的母胎solo了二十多年!可是上大学之后我就真的很想脱单了啊,我在香港也实习过,但是特别绝望的点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生活圈子太小,遇到的适龄男士更是有限。回老家城市至少还有熟人亲戚张罗着介绍,周围人吐槽家里介绍对象的时候,我其实很羡慕的好么!”

 

“所以你现在回内地怎么样了呢?看得出来你对现在未婚夫挺满意的”我问道

 

“哈哈还行吧,是还挺满意的。”W的未婚夫听到也不好意思得挠挠头,低头假装看手机,W小姐接着说:“我家是在中部的一个省会城市,就是大学特别集中的那个,回家之后入职了一个知名度挺高的上市教育机构,名字还和某个厨师培训学校重名。虽然因为我的性格问题,交际圈子也不大,但是没过多久就熟人介绍了现在的他,双方家里见了一下,都觉得挺满意的,准备年后挑个时间请假去办一场旅行婚礼吧。”


2



J先生 31岁

回内地八年 财务自由



“我回内地都已经11年了,香港对于我来说似乎只是一个过客,哦不对,这么说好像有点太自我为中心了,过客应该是我才对,香港一直在那,能跑去哪啊。”J先生坐在书房,从背后的装修风格来看,应该是为了满足妻子的喜好,文艺森系的装修风格似乎不太适合面前这个看着挺成熟稳重的男人。

 

“我是广东人,从小看明珠翡翠台长大的,对于香港有很多美好的幻想,比如维港的夜景世界第一、飞虎队是全世界最牛×的特种部队、谈判专家是香港最精英的人、不开心的时候就要下碗面之类的。”说完他自己都笑了,有些尴尬,像是说起了自己的黑历史。

 

“你比我牛逼,我小时候也看TVB的剧,不过大多都是古装神话剧,还都是普通话配音的。”我想接着这个话匣子看看能不能让他多聊一些对香港的感情。

 

但是他似乎并不准备接下去,自顾自地就开始说起来:“我在香港待了五年,四年本科加上一年master,本来再多待两年就拿永居了,不过还是没什么犹豫就直接回来了。”

 

“也不是觉得香港不好,只是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香港,哎,怎么和你描述呢。”J先生顿了顿,似乎在想合适的形容词:“就是比如吧,你暗恋了一个女孩,但是没有和她实实在在的接触,你喜欢她的点可能不是真实的她,你喜欢的只是想象里的她。香港就是那个女孩,实际接触了之后呢,才发现这地方奋斗一辈子都不能买楼上车、OT文化还很严重,好像和内地比起来,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所以你是对香港失望了才回来的么?回来之后的处境让你觉得很好么?”我尝试挖掘一些更深入的东西,但是说实话我对这种想法实在难以感同身受。

 

J先生点起了一根烟,是万宝路,看得出来还保留了在香港那边的抽烟习惯,等烟雾慢慢从口腔和鼻子里呼出,散成一缕白绸,J先生才开口:“我想了想,不是失望,而是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留在香港的理由,再加上我那个时候香港学历在内地还是挺吃香的,我很顺利就进了一家投行的MT项目,一路爬到现在这个位置我还挺满意的,深圳有两套房,并且我还没有走到顶峰,山顶上的景色其实对我而言还是有想象空间的,之后看看是留下来继续谋求晋升还是出去自己创业。不过去年自己小投了一个区块链的项目,赔了个三十来万吧。”

 

说完J先生哈哈大笑,吸进去的烟又让他呛着咳嗽了几声。


3



H先生 23岁

回内地六个月 迷茫待业



H先生看起来其实我不会选择称呼他为“先生”,和他的形象更贴切的应该是“邻家大男孩”。视频的那边,这个23岁的大男孩梳着背头,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的同时,身上套着一件优衣库和迪士尼的联名款卫衣,坐在一家最近挺火的网红奶茶店里。

 

“我觉得高考结束的时候才是我这么二十来年人生的巅峰”在扯了一通有的没的之后,H邻家大男孩终于愿意开口聊聊关于自己的近况:“我从小就是其他父母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因为那时候学习成绩好嘛,考去香港也很给家人长面子。不过在上大学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挺普通的,我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其实大家都差不多,第一次感觉自己,怎么说呢,很平庸吧。”

 

“说起来其实挺丢人的,我回来其实不是真觉得内地对我来说机会更大,我是被我自己逼回来的”说完这个大男孩拿起饮料随便抿了一口,看起来不像是为了喝,而只是想找点事情做。

 

“我觉得我什么都不会,当然这其实都是我自己的原因,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也不知道去找什么工作。春招秋招的时候,和周围的同学一起准备四大的校招,他们大多都去了四大,我被筛下来了。后来也投了几份简历,一直到毕业离校都没有回应。”

 

趁他说话的间隙,我问道:“那为什么没想过在香港稍微坚持一下呢?我觉得刚毕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很正常吧,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啊。”

 

“自尊吧,当时身上也没钱,留在香港意味着要问家里人要钱租房、吃饭,而这种日子我自己都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是个头,所以干脆想着回内地算了,这样就不是我在香港混不下去才回来的,而是我自己选择回来的,算是骗自己吧。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当时也寄希望在回内地也许一切就会变好,想着内地或许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做。”

 

“这么想着就家里蹲到了现在,我现在也想改变吧,也想大胆去尝试一下,放下以前的自尊啊、虚荣心啊什么的,最近也在参加一些面试,公司也不大,很多都是初创公司,不过说实话内地的初创公司很多,对经验要求其实挺低的,我觉得我还不至于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说着说着他的目光也逐渐明亮了起来,年轻人的丧和燃似乎可以无障碍切换。

 

“嗯,加油!”之后又随便聊了点,结束视频通话时,我们都用加油作为了聊天的结尾。



曾读过海明威的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回内地还是留在香港(亦或是二三线城市or一线城市)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零和博弈,年轻时在香港的经历在离开香港后并不会gone with the wind,无论你走还是留,在这里看过的世界、认识的人、读过的书、听过的歌、喝过的酒····最后都会汇入血液之中,深入骨髓。


其实关于“回内地混得怎么样”的话题,我是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成功学鸡汤的陷阱。我曾经太过于纠结于世俗意义眼中的成功,一方面,我厌恶那些以自我价值观来为他人贴上价码牌的行为;另一方面,我却隐隐好奇自己的号码牌上写着什么数字,甚至渴望这个数字能够让人惊叹。


在我看清自己这点时,一度对自己感到失望,我活成了年少时自己鄙视的市侩模样。就像是一个人看不起我,我就马上轻蔑的鄙视他,有人在我面前大肆炫耀,我就加倍证明自己比他更厉害。后来我发现,我讨厌的事物轻而易举的就把我自己同化了,这才是“敌人”对我最大的伤害。


返乡只为姻缘的W小姐,财务自由、事业蒸蒸日上的J先生,还有郁郁不得志的待业青年H,他们都有自己的满足与焦虑,一如那些坚守在中环的港漂,都在努力认真的生活。


而面对每一天的生活都努力认真的人生,无论身处何方,是中环的金融巨头企业、深圳的互联网初创公司、还是边远地区的山村小学。


所有认真和坚定的选择都值得给予尊敬。


福利时间






这次见你,还是很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