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心动学院丨@高考生:成理“学院秀”第四期来啦!

期待你来的 成都理工大学
2024-08-22


@2024高考生

了解成理,志愿成理

成理2024最全最新「学院秀」来啦

  哪个学院最感兴趣?哪个专业最适合你?

持续关注「学院秀」系列推送

  硕果在前,勇敢去摘!

  在成理定会找到你的onepick!


CDUT
   · 本期目录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锂资源与锂电产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能源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




NEXT




CDUT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28-84079968
学院网址:https://ccsa.cdut.edu.cn/


■ 学院简介 ■
●学院概况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是成都理工大学直属教学单位,既承担了学校艺术与传媒类专业教育教学任务,又独立支撑学校艺术与传媒类学科,是全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基地,是学校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战略中的重要实施单位。
学院前身为1997年学校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厅联合开办的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校本部,是西南地区较早开始艺术与传媒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也是全国理工类较早开办艺术传媒类专业的高校之一。2001年,正式更名为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建院27年来,依托国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学院秉承“立足行业、服务学校、面向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原创能力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传媒专门人才,为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人文艺术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艺传科创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双向驱动、学科专业升等晋级、产学结合服务社会”的特色化建设思路,积极构造集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为一体的学科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中西部艺术与传媒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理工科大学背景下艺术传媒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典型院校。


●学院办学定位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科研与创作并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是学校艺术传媒类学科支撑,也是全校大学生美育基地。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覆盖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设计学三大学科的培养体系,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地。


●学院优势特色
文化传承为本——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时代要求,学院着力挖掘并整合巴蜀文化优质资源,积极打造文化育人平台,着力培养能从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
▲川剧传习展示基地-川剧折子戏演出▲著名戏剧家魏明伦先生题字-川剧传播博物馆
艺能传习为体——遵循艺术传媒的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言传身教与反复习练相结合,充分发挥理工类大学成熟的实验室建设经验、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等优势,开展以实践课程重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新场景创设为主体的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作能力,完成“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
科创融合为用——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打造文理交叉融合课程,深度应用科学技术,开展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手段整合创新。


●合作交流
国内:学院与江苏广电、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广电、封面新闻、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博物院、成都华栖云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一线单位共建20多个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

国外: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共同举办“2+2”专业和新闻教学周活动,并参加由中国教育国家交流协会和同济大学主持的“中国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


■ 专业设置 ■
本科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大类招生):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表演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硕士学位授权点

新闻传播学

戏剧与影视

设计



广播电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创办于2004年,为四川地区较早开设的新闻传播学办学点之一。2017年入选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重要支撑。核心课程《融合新闻报道社会实践》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本专业从媒介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视听传播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业务与数字媒体技术三方面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从事各种视听媒介的新闻报道、制作、运营及管理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全媒体报道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
▲奔赴各地开展全媒体新闻生产综合实习▲成都市“抗疫”一线优秀新闻工作者高校分享会▲连续6年开展成都理工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学周”

表演——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表演专业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是四川省最早获准设立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本专业坚持15-20人的小班化教学,强调教学规范与课程创新。教学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化程度高,教师均来自行业一线或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
专业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总体要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发全国领先数字教学平台,形成以戏曲传习+现代表演训练+信息技术赋能的专业特色。
该专业是“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专业,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特色课程《基于VR技术的剧场舞台演艺空间认知与体验虚拟仿真项目》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核心课程《毕业剧目创作》为省级一流课程。
▲表演专业特色课程戏曲片段表演《桂英打雁》▲表演专业原创校史剧《邬宗岳》▲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赴阿坝拍摄《长征组歌》系列片

●广播电视编导——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于1997年由我校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在联合创办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的同时申办,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高校最早开办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之一。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依托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和优质资源,积极探索传播与艺术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编、导、摄、制、播”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和创作实训,从而达成培养熟练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知识体系,通专结合,知能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兼具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该专业是“双万计划”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纪录片创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拍摄毕业作品《为党歌唱》荣登学习强国平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开展《短片创作实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展《影视摄像与编辑实习》▲编导戏文系优秀毕业作品在专业电影院展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担任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神奇的河谷》《神奇的大相岭》编导▲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部分主讲老师

●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较早获准开办的同类专业。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齐越节” “夏青杯” “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专业依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科群的融合优势及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学和广泛深入的业界实践训练,培养集“采、编、播、演”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有声语言传播专业人才。
该专业是“双万计划”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专业,创办 “四川省大学生科普讲解大赛” 省级学科竞赛品牌。


●广告学
“创意就是生产力!”,互联网+时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广告业已成为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本专业以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整合创新为特色,构建中国文化与现代广告传播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建设有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教学中凸显理论和实务结合、创意与创作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融媒体传播技术运用、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等综合能力,使之成为胜任广告及传播运营、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及营销推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成都创意设计周实习参观▲广告专业在两弹城开展《广告策划与创意实习》▲广告专业《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实习》在数码影院展映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媒介传播特定视觉符号的信息传播设计学科。专业依托学院传播与艺术学科融合的优势,以市场视觉化设计需求为导向,将视觉艺术与空间相结合,突出文化产品造型及创意设计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多维度的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及材质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推广的能力。

专业注重与行业接轨的传播理论与设计实践教学,培养具备广告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推广、文创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创作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应用型、复合型设计人才。该专业近三年获国家甲级竞赛一等奖二十余项,学科竞赛成绩突出。

▲学习缩影--2023成都国际非遗节本专业学生(志愿者)现场制作作品
▲学习缩影--学生到同治龙窑(四川省级非遗土陶制作技艺)制作陶艺作
▲学习缩影--学生到企业(设计公司)学习、社会实践


■ 一流平台 ■

一流的平台,让你肆意挥洒,穿梭古今

一、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学院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战略要求为引领,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作用。

在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力争在三年内,建成以精品课程、讲座、工作坊、艺术展演、学生竞赛为主要载体的,具有一定对外交流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基地,助力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和学校“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工作。

▲川剧《死水微澜》在实验剧场演出
▲《小军号》在实验剧场演出

二、四川省川剧艺术普及基地

2022年,经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联批准,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共同组织申报的“川剧艺术普及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被确定为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基地是四川省第一家以川剧普及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社科普及基地。

基地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战略要求为引领,以“普及戏曲知识,传习戏曲精髓、创新戏曲传播、弘扬天府文化”为己任,以川剧传播博物馆(实体+虚拟)为载体,以戏曲普及类课程传习、数字化展示平台搭建、现场体验互动为重点,面向校内外开展戏曲传承、传播工作,力争建成以川剧创作展示、数字化传播推广和普及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具有一定对外交流能力的社科普及基地。

▲川剧《桂英打雁》演出剧照

三、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基地

2022年学校获批四川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基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和四川省文旅厅相关要求,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和属地地域文化特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

第一期蜀绣传承人现代设计技能培训(已开展),旨在提升织绣非遗传承人现代设计技能,增强传承人基础设计能力和现代设计能力;第二期拟聚焦时尚设计领域,进阶培养以蜀锦、蜀绣为代表的织绣类传承人时尚设计与品牌塑造能力,旨在从品牌塑造能力提升入手,促进传统织绣类非遗与时尚潮流的跨界融合,实现传统织绣类非遗产品的创新性开发;第三期拟聚焦乡村民艺领域,培养乡村织绣类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品牌运营、数字传承传播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全面提升智能时代乡村地区织绣类传承人在知识产权保护、IP孵化、品牌化运营、非遗研学方面的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蜀绣非遗传承人现代设计研修班开班仪式
▲蜀绣非遗传承人现代设计研修班新媒体课程

四、文旅重点实验室

传统地方戏曲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共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集合成都理工大学等多个学科专业优势资源和国内高校首家川剧艺术研究所的科研优势,整合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和四川省川剧院优质的戏曲资源,发挥成都华栖云科技有限公司、艾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技术实力,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创新数字技术手段,通过整合高校与企业资源,探索建设集保护、传承、传播于一体的传统戏曲数字化智能平台,促进戏曲+科技深度融合。该实验室为学校首个省级文科实验室,是学院基于“艺科融合”理念开展交叉研究的创新之举。

▲川剧绝技绝活数字化采集
▲川剧老戏台数字化采集建模

五、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学院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共建的“成都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实践教育基地” 获批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依托双—流学科建设高校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备的教学监控与保障机制,联合四川地区最权威的艺术研究机构与智库,以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能从事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新型文创人才,已形成西南地区首个集“产学研、学传创”一体化的传统文化创新人才孵化基地,实现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双促,实现课堂教学与行业一线无缝对接。

▲基地面向不同专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六、省级人文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20年,学校发挥理工科大学科技研发与实践教学优势,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给人文学科各专业带来的机遇,以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金课建设为示范,集合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等学科专业特色及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正式创立人文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基于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领域的虚拟仿真课程创新改革,为学生提供沉浸感强、互动性高的优质课程资源,搭建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训练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承担涵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学校文化品格的重要任务。

▲虚拟实验项目

■ 师资团队■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业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30多位,学历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学缘结构优势突出。其中:
◆高级职称教师48人
◆双师型教师45人
◆主持国家级项目24项
◆创作艺术与传媒类作品300余部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
◆四川省十佳电视工作者1人
◆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表演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
◆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
◆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首批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1个
◆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
◆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1个
◆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音乐片奖1项
◆中国电影金鸡奖1项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飞天奖2项
◆全国及省级“五个一”工程奖3项
◆中国电视金鹰奖1项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金话筒”奖1项
◆全国戏剧文化奖银奖1项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8项
◆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9项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8项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优秀作品展一等奖16项
◆全国铜标识设计大赛银奖1项
◆中国环境艺术青年设计师作品展银奖1项

▲编导戏文系教师团队
▲新闻传播系教师团队
▲表演播音系教师团队
▲艺术设计系教师团队
▲艺术与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团队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团队


■ 学院硬件条件■


▲艺术大楼
▲实验剧场
▲化妆课专业教室
▲天光教室
▲摄影棚
▲苹果机房
▲录音棚
▲广播站
▲高清演播室
▲直播导播间
▲融合媒体虚拟实验室
▲数码电影院


■ 学院活动■

▲探寻巴蜀之根 传承艺术文化——跨专业联合实习活动
▲新闻传播系学生参观范长江纪念馆
▲成都理工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晚会
▲献礼数字电影《理工少年》首映式
▲2016年成都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献礼剧目
▲献礼剧目《地质师》剧照
▲2017级毕业大戏《我的天台是舞台》
▲表演、播音专业基本功大赛
▲川剧《天衣无缝》
▲校史剧《邬宗岳》
▲成都理工大学首届川剧艺术节




NEXT





CDUT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锂资源与锂电产业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28-84077271
学院网址:https://cmcc.cdut.edu.cn/index.htm


■ 学院简介 ■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起源于原成都地质学院二系,于1959年创办国内第一个“矿物岩石分析”专业,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材料、化学、化工深度交叉融合的高新材化类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学院现有矿物材料学、矿产资源化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矿业工程领域)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材料学”“应用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四川省第一批一流学科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材料学、化学2个学科先后进入ESI1%。在校生2329人,其中本科生1769人、硕博生560人。



■ 招生专业 ■

本科专业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宜宾校区)

化学(宜宾校区)


■ 教学平台■

  • 四川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四川省锂资源与锂电现代产业学院
  • 四川省深层地下流体资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 四川省化学工程与工艺虚拟教研室、四川省相平衡与盐湖化工虚拟教研室
  • 成都理工大学-天齐锂业四川省大学生实践工程基地

■ 科研平台■

  • 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矿产资源化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在川高校玄武岩纤维协同科创平台
  • 四川省碲铋选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硫酸盐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四川省地质环境脆弱区生态修复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 四川省锂资源与锂材料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四川省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四川省氢氧化钾制备及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科研成果■

近5年,学院获批国家“863”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行业领域企业“揭榜挂帅”项目、重大项目等横向课题1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项,获各种荣誉奖励16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0余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7项,发表SCI学术论文700余篇。相关科研成果通过转化应用,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力的支撑了国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和四川省“5+2”产业中的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

■ 师资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
◆学院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博士生导师11人
◆教授或相当职称33人
◆副教授或相当职称44人
◆校聘研究员22人
◆校聘副研究员2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天府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
◆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
◆四川省“千人计划”2人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1人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


形成了一支由留学归国人员、中青年博士和学术上有建树的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组建了“相平衡与盐卤化工”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以及“高灵敏高分辨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平衡与相图及其应用”“功能矿物材料研究与应用”“新能源转换与存储”等4个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 学生竞赛活动■
一、创新创业成果突出

▲学院第九届中国国际创新大赛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在“互联网+”大学生国际创新大赛中,学院成绩突出,所获奖项在全校名列前茅。第九届中国国际创新大赛,我院获得国家级金奖1项、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7项、铜奖4项。成功实现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历史性突破;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院参赛项目,获得金奖2项、银奖6项、铜奖1项。以优异成绩完成“互联网+”相关赛事。

“挑战杯”大学生竞赛成绩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另一种体现,学院在2023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金奖1项、省级银奖1项。在2022年“挑战杯”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荣获1金1银的好成绩。

▲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队伍

二、专业竞赛成绩

学院精心组织,支持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2023年,学生参加化工设计大赛、金相大赛、节能减排比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10余项。在四川省第五届“恒宇·麦克奥迪杯”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复赛(四川赛区)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李欣华、李文奇、罗兴同学分别荣获一等奖,陈姗姗、万铭傑、郭冉尚、宋子豪、李彬、陈晓雯、吕泓杰同学分别荣获二等奖,陈伟、刘钰、黄观钰、王鸿缘同学分别荣获三等奖,在四川省第四届“恒宇-麦克奥迪-威尔登”杯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薛思琪、曾林同学分别荣获一等奖,王浩、简洋、赵光钊、张嘉骏同学分别荣获二等奖,肖安顺、胡安楠、王佳瑶、冯婕、王鸿缘同学分别荣获三等奖。相关专业竞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

▲第十二届金相技能大赛队伍

三、学院特色活动

(1)社会志愿活动

近两年,学院累计组织1863人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达5565小时。多次组织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亲子运动会、爱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与安康年双桥子敬老服务中心以及成华区瑞小满创禧养老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合同。我院特色志愿项目“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被评为校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支队多次获得校优秀志愿服务支队称号。

(2)大运会志愿活动

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活动中,我院共派出14名赛会志愿者、6名城市志愿者,我院志愿者以认真的态度以及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其中多人获得场馆优秀志愿者称号。我院青年志愿者主动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氛围,体现了材化青年的担当。

(3)文明寝室建设活动

寝室是贴近学生生活最近的地方,学院党委高度关注学生寝室安全卫生工作,和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制定了《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开展“共筑温馨家园,创建文明校园”精神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方案》,精心策划了“寝室趣味运动会”等相关活动。近两年来,学院荣获校级文明寝室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82项,其中一、二、三等奖获奖总数达25个,全校排名前二,所有奖项总数达107个,全校排名前三。寝室安全卫生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同时,通过“文明寝室大赛”“寝室趣味运动会”这一形式,增进了同学友谊,为同学们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大学寝室生活。

▲学院文明寝室大赛

(4)“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学院共立项9支校级暑期实践团队,9支校级暑期实践团队在各带队老师的帮助下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全院各年级共22个团支部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经统计,申报参与202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人数近600余人(实际有证明、实践心得、实践报告人数300余人),其中参与“返家乡”有近40余人,参与“逐梦计划”有15人以上,均创历年新高。2022年,昝亮、胡静宇两名同学,获四川省“逐梦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四、学院特色活动

1)校运会项目成绩优异

在近两届运动会项目中,我院共组织486名学生参与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工作、142名运动员参加各类运动赛项、83人次参加师生竞赛项目,同时还有200余人参与运动会的组织协调及后勤服务工作,有力保障了参赛运动员顺利完成预定的全部赛事。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在2024年,学院代表队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健身气功八段锦(学生组)一等奖、大众健美操三等奖、教师男子组总分第四名、学生团体总分(男子组)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创历史最佳。在2023年运动会上,学院获大众健美操比赛一等奖,太极八法五步比赛荣获二等奖。材化学子以奋斗向上的冲劲,永远携带坚持不懈的毅力,以青春之姿,奋楫笃行,书写青春华章。

▲校运动会合照

2)辩论大赛

辩论大赛一直是我院的优势项目,近年来,学院辩论队在全校辩论赛事中屡获佳绩。在2023年“明辨笃行立攀登志,求索真理做奋斗者”获理工杯辩论赛冠军、2022年学院在“新生杯”辩论赛中荣获冠军。通过“辩论大赛”这一比赛形式,锻炼了我院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辩论团队。

▲学院辩论队


■ 人才出口 ■

一、主要深造院校

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犹他大学等。

二、典型就业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石油四川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恩威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化工地质勘察院、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 优秀毕业生 ■

王君玉

她主持完成的《铂族元素超痕量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制作出大面积铂族六元素地球化学图;其《痕量级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项目,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普通设备与多种先进的分析仪器组合对痕量级铂族六元素全部进行了定值,并研究建立了分析黑色岩样品中的铂族元素的方法;其《河南省栾川幅1:20万区域化探32项元素补测与成图》中分析方法研究及样品测定,在国内外首次建立将稀土15项元素、稀散及其常规微量元素一次熔矿一次测定的分析方法。在30多年的生产及科研生涯中,她建立及改进分析方法约20次,创造出多项国内先进、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为我国贵金属测试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先后获原国土资源部科技骨干、河南省国土资源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薛皓丹

2020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现已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在校期间,学习排名年级第一,先后担任朋辈互助交流中心会长、班长、易班学生工作站部长等职务,荣获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负责人)、成都理工大学校优秀学生干部、成都理工大学无偿献血‍活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第二作者)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吴小王

2003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

2013年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8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019年入选中信集团“百佳中信人”,2023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荣获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模范”称号。20年来,他带领技术团队扎根盐湖,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突破了盐湖高端电池级碳酸锂只能由国外生产的技术壁垒,为中国盐湖行业锂盐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卓越贡献。



NEXT





CDUT
  外国语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28-84078933学院网址:https://flc.cdut.edu.cn/index.htm

■ 学院简介 ■
自1956年建校至今,外国语学院历经外语教研室、外语教学部、外语系几个发展阶段,于2004年正式成立。学院曾是国土资源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现为四川省高校外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翻译协会国际人才教育先进单位。学院目前建有四川省公务员出国外语培训基地、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外语培训基地、澳洲TESOL成都考试中心、国际英语人才考试考点、CATTI国际版证书考点、BETT商务英语翻译证书考点。1978年开始为中央7个部委举办了30多期英、日、法、俄、德语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班,1993年开设英语专业,1997年开设日语专业,2001年建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11年建立翻译硕士(MTI)硕士点。2023年获批建设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外宣翻译研究团队”。
学院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4个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硕士(MTI)2个硕士点,建有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理工科高校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英语写作大数据·成都理工大学协同研究基地、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中心、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和语言服务中心等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英语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四川省首批特色专业,日语专业的《基础日语》课程为四川省首个日语省级精品课程。学院与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多所院校开展了校际交流合作项目。此外,学院还从2014年开始开办对外汉语教学班。

■ 师资团队 ■
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7人,另有校外客座/兼职教授 21人,外籍教师4人。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科项目共30多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00多部,发表论文700多篇,获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5项,获省、市科研奖30多项,完成500多项口、笔译项目。
▲外籍客座教授Fran授课▲外籍教师Preston辅导学生写作▲翻译专业张洁教授团队获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翻译专业张洁老师带队为西博会提供语言服务▲英语专业董勋老师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现场▲英语专业庄严老师(右三)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论坛
■ 招生专业 ■

本科专业

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

■ 设施设备 ■
外语实验室拥有19个语言实验室,共计1245座;外语自主学习中心1个,4间计算机机房,共计354座;教学用房建筑面积达到3260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台件数约800多台/件,设备总价值900余万元, 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2间、笔译工作坊2间(Trados、雅信)、课程录播室、外语智慧教室、口语沙龙、视听实训实验室、演讲辩论实训实验室、多功能语言实验室等,外语教学和实训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学院的图情中心藏有3万多册图书,学院在国内外建有30多个教育实习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创造了条件。
▲同传教室——最“高大上”的教学资源▲英语视听翻译室▲多功能语言翻译室▲外院专属“图书馆”—海量外语资料

■实践活动 ■


▲学生在快译猫翻译公司基地实习▲学生在思译翻译公司基地实习▲学生外出实习▲院领导考察实习基地▲学生在亚马逊成都分公司实习▲学生在峨眉基地实习▲张洁副教授带队参加四川-欧洲友城文化旅游推介会口译服务▲学生参与成都世运会交替传译和陪同口译服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 合作交流 ■
学院和英国知山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俄罗斯联邦大学、日本大和语言教育学院、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等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近年来,参加中英、中日、中加、中俄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超过100多人,一大批学生毕业后考取爱丁堡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京大学、悉尼大学、里贾纳大学等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生在俄罗斯联邦大学留学▲日语专业学生参加日本大和语言教育学院入学式▲学生在英国知山大学交换学习

■ 学院活动 ■
学生活动在“挖掘优势、培养自信、创新引导、多元成才”工作思路指引下,以外语文化节为主要平台,以知识竞赛、专业活动、风采展示、技能比拼、学术研讨、志愿服务等为支撑,将外语文化节办成常态化、全年化、全覆盖的活动,不断活跃外语学习氛围,提升外语学术品质,突出外语文化品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示外语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学院的优势,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创新创业大赛、英语戏剧大赛、“青春之韵”舞蹈大赛、健身操表演、文明礼仪大赛、创客行等为同学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施展才能,吸引无数同学的积极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彰显外院学子的青春力量。
2024年运动会外国语学院代表队▲健美操及八段锦全体成员合影▲英语戏剧大赛▲“青春之韵”舞蹈大赛▲首届文明礼仪大赛▲成都理工大学创客校友企业行▲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主题交流》主题报告▲翻译专业2020级本科生吴剑同学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2023年中日韩青年峰会▲翻译专业2020级本科生吴剑同学获2023中华笔译大赛英汉互译(通用)半决赛一等奖▲日语专业符玥同学获2023年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大学专业A组中日笔译复赛一等奖▲英语专业学子侯汶利、旷心怡等在第23届“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第一届“2021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等全国性赛事中,荣获全国二等奖▲陈雪冰同学荣获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挑战赛阅读比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日语专业学生荣获全国日语演讲赛一等奖▲唐晨同学荣获第十二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西南赛区特等奖
●外语角
▲外语阅读沙龙▲英语室外课堂

▲日语室外课堂

■ 优秀毕业生■


余佩妮

2024届英语专业本科生

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省赛季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西南赛区特等奖,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四川省特等奖,亚洲青年模联最佳代表,中西部翻译大赛口译专业组全国二等奖等,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余佩妮,2024届英语专业学生,曾就读于重庆市十一中,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省赛季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西南赛区特等奖,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四川省特等奖,亚洲青年模联最佳代表,中西部翻译大赛口译专业组全国二等奖等荣誉,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张力鳗

2024届英语专业本科生

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国家级银奖、省级金奖,CUDC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国家级一等奖等奖项。专四、专八优秀,雅思7.5,保送至西南大学攻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吴怡璇

2024届日语专业本科生

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第五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本科生组(日译汉)二等奖、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四川省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日语组银奖、第21回「日本語体験コンテストin成都」一等奖等荣誉,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吴剑

2024届翻译专业本科生

大学期间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2023中华笔译大赛半决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赛四川赛区复赛二等奖、2022及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B类二等奖、“音”为有书配音比赛成都理工大学决赛二等奖等荣誉;专四、专八成绩优秀,目前已保送至外交学院攻读英语口译专业硕士学位。





NEXT




CDUT
   能源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28-84079009学院网址:https://energy.cdut.edu.cn/

■ 学院简介 ■
能源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原石油系)创建于1956年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之时,是建校三大院系之一。196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88年成功获批我国最早油气地质领域的国家重点学科,是“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单位。学院设有三系二室:油气地质系、油气工程系、新能源工程系、开发地质研究室、油气地质与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2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资源与环境”,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资源与环境”和“清洁能源技术”,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经过68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7大优势与特色: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基础地质与油气相结合、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相结合、油气储层成因与储层改造相结合、石油地质与开发地质相结合、地热评价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石油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宜宾校区)

油气储运工程(宜宾校区)

■ 教学科研平台、科研成果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峨眉山国家级地学实践基地、四川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盆地及周缘优质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地热能勘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地热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产教融合示范、天府永兴实验室碳汇及地质固碳部、油气地质国际成都联合研究中心等。
学院承担了国家“六五”至“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30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100余项。近五年来,发表科技论文1000余篇,其中高级别SCI、EI等收录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
▲学院科研成果


■ 师资队伍 ■
学院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曾获教育部颁发“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现有教职工教职工134人(全职125人),其中教授(级)47人,副教授(级)48人,博士生导师32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出国访学经历。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奖、霍英东教学奖、国土资源部跨世纪人才、天府杰出科学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的教师65人次。

■ 学生活动 ■
近三年来,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斩获国家级银奖1项,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16项,省级其它各类奖项40余项。本科生进入高年级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申请科技立项,学院将会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支持,安排相关领域的教授亲身指导讲解科研课题。此外,学院还依托自身学科优势与专业平台,积极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多维度、全方位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学生们屡获佳绩。
▲学生参赛获奖证书(部分)▲师生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斩获方案设计类(采油气工程单项组)一等奖▲师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斩获非石油高校本科生组特等奖▲2024年春季运动会师生合影▲青春之韵舞蹈大赛▲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儿童之家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

■ 人才出口 ■
学生秉承石油精神、攀登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院学风浓厚,近三年深造率达50%;学院近年来持续支持多名优秀学生出国访学。学生毕业后多就业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企业;也有在各大科研院所、教育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勘查、评价、开发、科研、教学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继续在国内外各大高校深造学习。

主要深造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东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怀俄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

典型就业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斯伦贝谢中国海洋服务公司等。
■ 优秀毕业生 ■

邓仅

2020级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

曾就读于湖北省京山市第一中学,中共党员,大学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成都理工大学校级优秀学生等奖项。保送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研究生。

刘雯

2020级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专业本科生

曾就读于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学,中共党员,大学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挑战杯”国家级铜奖、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成都理工大学“十佳大学生”提名奖等奖项,曾担任能源学院学生党建服务中心主任。保送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硕士研究生。

张鹏

2020级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

曾就读于天津市第二中学,大学期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及省级立项、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艺术文化节省级一等奖、省级优秀志愿者等奖项,曾担任校艺术团合唱部部长、班级文体委员等职务。已签约至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联盟出品丨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排版丨黄韵熹 周彦安 唐海昕 陈梦 李卓熹编辑丨黄韵熹 唐海昕校审丨赵一蕾责任编辑丨张爱艾
推荐阅读

遇见心动学院丨@高考生:成理“学院秀”第三期来啦!


▲遇见心动学院丨@高考生:成理“学院秀”第二期来啦!
▲遇见心动学院丨@高考生:成理“学院秀”第一期来啦!


点亮“在看”,为成理加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