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测月雷达:给月球做B超

程唯珈 空天信息 2022-10-04

      月亮的表面下究竟有什么?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疑问。嫦娥四号任务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双重跨越和创新。


  此次承担月球背面巡视探测任务的月球车,基本继承了玉兔号的状态。其中,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承担了测月雷达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嫦娥四号测月雷达完全继承了嫦娥三号测月雷达技术状态。”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周斌说。


穿透月球表面的透视眼


  人类梦想有一双能透视物体的眼睛,而月球车就有一双这样的眼睛——测月雷达就是它的“透视眼”。


  “测月雷达通过电磁波对月球浅层地质结构进行探测,透视月球表面下的真相。”周斌告诉《中国科学报》,月球表面干燥,有利于电磁波的穿透,测月雷达可由此获取巡视器行走路线下方区域月壤厚度及其分布、漂石和熔岩管等的分布,以及月球次表层岩石地质结构等信息。


  测月雷达由发射机、天线、电控箱(含接收机、控制器)等几部分组成,包含两个通道,两通道的天线均为收发分置形式。第一通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安装于月球车后部的顶板下侧,第二通道天线安装于月球车底部的底板下侧。


  据悉,月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土壤,厚度大致在5米至10米范围内。测月雷达第二通道的设计主要用于土壤层厚度的高分辨率探测。


移动办公,给月球做B超


  登陆月球后,测月雷达就像给月球做B超一样,能将月壤厚度及浅层地质结构等窥视得一清二楚。不过它不是定点探测,而是“移动办公”。


  当月球车移动时,测月雷达以收发天线共偏移点的方式工作,通过发射天线往月面下发射脉冲电磁波信号,电磁波信号在月壤或月岩中遇到分层等介电常数不连续的目标时会发生后向反射和散射,形成回波,被接收天线接收。科学家只需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就可获得一幅地下目标的剖面图像。获得的连续剖面图像的纵坐标为电磁波的双程传播时间,横坐标为巡视器移动的距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确定后,探测深度就可由双程传播时间计算出来。


  周斌告诉记者,自2003年起,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方广有便带领团队开展测月雷达的技术研究工作。2013年12月,测月雷达成功登陆月球表面,并随玉兔号月球车行走了114米。


  “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雷达技术实地探测月球背面局部地区月壤厚度分布和浅层地质结构分布等月球地下信息。”他介绍说。  

以上内容发表在《中国科学报》 (2019-01-14 第3版 聚焦),见习记者程唯珈。


延伸阅读



·END·
 

空 天 信 息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官方微信

微信号:AIR-CA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