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喆——永远的高营长

2016-03-09 尹非 图说老电影

来源:公众微信《影视剧评》,作者:尹非



      1952年拍摄的《南征北战》是新中国第一部军事战争片,它以磅礴的气势,真实的场景,严谨的构思,大场面与小细节的和谐把握,敌我双方高级将领与我军基层指战员的细致刻画,在银幕上展示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解放战争的壮丽画卷,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成为里程碑式的影片。后来拍摄的军事题材影片,多借鉴了本片的拍摄风格。


    《南征北战》可谓新中国第一部大片。一般凡被称为大片者,虽然场面波澜壮阔,但往往在人物刻画上相对较弱。本片的人物刻画在短短2个小时的片长中,无论是以陈戈为代表饰演的我军高级指挥员群体、以项堃饰演的敌张军长为代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群体,还是以冯喆为代表饰演的基层指挥员群体、以铁牛、仲星火等为代表饰演的基层战士群体,包括张瑞芳、布里加饰演的民兵营长、赵大娘等老百姓群体,都是个个形象鲜明生动,达到了大场面与人物刻画的完美统一。里面许多台词也成为全国人民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经典,传颂至今。


    不得不赞叹著名演员冯喆饰演的高营长是本片人物最大的亮点。此前,新中国的银幕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如此形象鲜明的典型形象。我们后来看到的一系列基层军事指挥员的塑造,如《渡江侦察记》的李连长、《红色娘子军》的洪常青、《冰山上的来客》的杨排长等等,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脱不开高营长定下的基调。


        1950年,在扮演高营长之前,他在《胜利重逢》中扮演了耿海林,一个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又投诚到解放军队伍中,成为光荣一兵,这是他塑造的第一个解放军形象。1945年5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24岁的冯喆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成为较早入党的演员之一。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他马上被做为“台柱子”从香港召回上海,成为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骨干演员。所以《胜利重逢》做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拍摄的重点影片,主角就由冯喆担任,是对他的器重,也是考验。可以想见,做为戏痴的他,面对新中国、新的工农兵角色的挑战,内心该有多大的创作冲动。
当时赵丹、孙道临、张瑞芳、上官云珠等一大批旧中国的知名演员,都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他们以极大的创作热情投入到新天地、新角色的创作中。冯喆扮演的耿海林演活了一个国民党壮丁的苦和翻身得解放成为我军英勇战士的蜕变,这一形象当时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但新中国电影界此时也正呼唤着一个完全正面军人形象的诞生。在此之前,虽然有《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等影片刻画了一批忠诚不屈的军人群像,但还没有一个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留下鲜明印象的有号召力的我军基层指挥员形象。可以想见,高营长这一前无典型,完全没有参考对象的角色对冯喆的表演是个极大的挑战。


    汤晓丹导演慧眼识珠,亲点冯喆扮演高营长,要求他把高营长的气质定位为“机智、儒雅、果断、勇敢、淳朴”,冯喆忠实地贯彻了导演的意图,呈现给广大观众一个耳目一新、终身难忘的艺术形象,成为新中国人民军队基层指挥员银幕经典形象的奠基者。


    为什么说是耳目一新呢?由于人民军队是以广大底层工农子弟为主要力量,平时贯彻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宗旨,指挥员和战士打成一片,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完全有别于前朝任何旧军队。加之,共产党军队长年供给不足,生活艰苦,不像国民党军队长期有外援,军服笔挺,装备精良。所以中共军队多是艰苦朴素,土布军装,经常让人搞不清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至今网络上还常把中共戏称为“土共”,大概由此而来。其实,早期中共的骨干力量多是留学生出身,除了毛泽东没留过学,其他领导人多是留法、留苏、留日、留美学生出身,可以说是一个本土师范生率领了一帮留学生,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37年以后,更多的进步知识青年投奔延安,延安为此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培养共产党的中坚力量。这些青年在经过短暂的学习培训后,都投入到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因此,“土共”那是共产党与劳苦大众相结合的产物,并非都是莽汉、文盲。而且,战士平时除了训练就是学文化,有了文化才好进行思想改造。共产党的军队综合文化水平比国民党高得多,所谓”国军“除了那些将领,下层士兵多是抓壮丁或者雇佣而来,看看《胜利重逢》的耿海林当国民党兵时,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学文化的机会。“土共”之土,多是穿着的表像。到了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装备大大改善,军容也开始齐整,看看”开国大典“就知道了。此时,高营长在银幕上的出现,一改往日人民军队给国人的印象,是部队里知识分子干部的再现。对此,笔者想起了《亮剑》里的赵刚,高营长和他很相像。


    冯喆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平时兴趣爱好广泛,集邮、收藏、绘画、弹琴、写小楷无所不涉,普通话字正腔圆,这样全才型的演员在当时并不多见。加之,为扮演耿海林,他曾深入生活下部队锻炼,因此为成功饰演高营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加之,他演戏认真,会经常和导演磨戏,领悟力强,因此高营长一炮而红,成为解放前男演员中,第一个“转型”成功的。


    营长这个职务,说高不高,说低不低。高营长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已成为战斗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因此,对于解放战争从游击战转入运动战的理解,他比一般基层干部要快。影片开头,他说自己也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要从老根据地撤退。当领会了上级意图后,他对张连长循循善诱,并认真指出:部队的情绪,主要来自于干部有情绪。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和颜悦色进行开导,并对赵大娘说:“我们早晚要打回来的!”运动战从前面局势不明朗贯彻上级意图遇到的种种消极,到后面战斗越打越漂亮的鼓舞,他无时无刻都在起着穿针引线的凝聚作用。他与赵大娘、赵玉敏的情谊,是军民鱼水情的写照。以后的军事老电影总少不了类似情节,以至于涌现了一批擅长扮演“老大娘”的演员,如曲云、胡朋、李健、赵抒音等。高营长的”机智、淳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儒雅”的气质是冯喆与生俱来的。影片他一亮相,万马军中由远而近,潇洒行军,就引来观众一片赞叹。他五官端正,鼻梁高挺,身材健硕如玉树临风。无论是正面特写,还是侧面镜头,都完美无缺。对于人物如此众多的一部电影,他的特写镜头和侧面镜头非常之多。特别是侧面镜头,有与师长的、赵大娘的、赵玉敏的、张连长的等等,颇让人怀疑是汤导特意偏爱。就是战斗负伤,白沙布缠绕在脖子上,观众看着也说不出的帅气。冯喆的普通话功底强,大约与他从小生于天津有关。朗诵是他的强项,除了为《列宁在1918》的高尔基配音,还为电影《大浪淘沙》配过旁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诗朗诵,他是常客。因此本片,他的语调从容亲切、坚定温暖,与其他带有方言特色的演员相映成趣。


    在大行军中,他和战士们一样冒着大雨,浑身淋湿也毫不在意,加速行军,体现了我军干部与战士平等的良好军事作风。在凤凰山阻击战中,他把高营长指挥得当并留好预备队的果断表现得恰如其分。将军庙激战,他身先士卒,不幸受伤。冯喆的表演很有层次,他并不是猛打猛冲,而是仔细观察,勇敢出击。受伤后,又果断叫警卫员发信号弹,一切都体现了一个优秀干练指挥员的良好作风。“果断、勇敢”被他演绎得挥洒自如。本片虽然群星荟萃,精彩纷呈,但如果少了冯喆扮演的高营长,恐怕与军教片《地雷战》、《地道战》差不多。是冯喆让本片有了偶像明星色彩,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大片,怎么能少了偶像的光环呢?汤导深谙电影的逻辑。


    冯喆在解放前就已是著名影星、当红小生、性格演员,既饰演过富家子弟、知识分子、农民等形形色色的角色,也饰演过年龄跨度极大的《风雨江南》里的老地主。特别指出的是,当时他只有28岁,却要饰演一个60多岁的老人。笔者曾仔细端详过这个角色,既无刻意扮老的化装,也无生硬的表演,举手投足之间活脱脱一个老者,这让当年“看脸”的观众大失所望,也恰恰证明了冯喆的表演功力,一举奠定了冯喆性格演员的基础。但凡相貌具有优势的演员,俊美的扮相往往成为实现“性格演员”的最大障碍。有的演员为了达成心愿,甚至不惜化丑装,让观众忘掉其原来的相貌,以求成功。纵观冯喆的银幕生涯,无论解放前的作品,还是后来代表作《羊城暗哨》的侦察员王练、《桃花扇》的侯公子,如此性格背景跨度极大的角色,他都能应付自如,从来不需要靠化妆来弥补表演的不足。


    因种种原因,冯喆虽然没有入选后来的新中国22大影星,但无疑在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长廊中他是无比璀璨的一颗。

    永远的高营长,永远的冯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