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事迹感动沪上远播全国。他像一盏灯点亮救助对象的明天!

 新闻联播曾予报道,本报倾情深入挖掘。全景再现一个基层民政工作者24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谋幸福的奋斗轨迹。


本期责编:祝闯


致敬,民政奋斗者! 

作者:张玉琢


李福强是一名普通的民政工作者,在同事眼中,他是“领导”;在流浪乞讨者口中,他是“老李”;在困境儿童心中,他是“站长爸爸”。

从事民政工作30年的李福强,24年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操劳奔波。仅近5 年,他所在的上海市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就救助了9500人次,向那些最可怜的人、最苦恼的人、最无奈的人,伸出温暖的手。他带领员工救助困境儿童560人次,举办困境儿童夏令营、冬令营9次,为这些孩子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点亮了心中的希望之火。24载,两个轮回,他将为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做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当做自己最大的幸福,在奋斗中享受着莫大快乐。他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定格了一个民政人应有的奋斗者面貌。

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李福强始终俯首甘为孺子牛,悉心倾听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怎样与流浪乞讨人员交流?李福强定了一条规矩:与流浪人员说话,如果他们蹲着,工作人员也必须蹲下。他以身作则,每每弯下身子,倾听流浪人员的苦楚,认真耐心劝说。这些年来,他和同事们把救助管理站办成了一个“家”,为流浪人员建起了一座人生驿站,他为这个“家”奉献了满满的爱。正是心与心的交流,送去人间真情,才换来了流浪者的尊严,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温度。

富于创新是奋斗者的风采。在常人眼里,救助站工作只是巡逻查访,不需要专业指导,但李福强从不这样认为。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李福强始终勇立潮头,主动引入新方法与理念。他学习借鉴国内外救助经验,创造了具有杨浦特色的“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巡逻,全身心关爱”工作法,尝试用社工的方法,使传统救助管理转变为新型救助服务。

勇于拼搏是奋斗者的品质。寒冷的天气他最忙,酷暑的气候他最忙,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最忙。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李福强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恒心与耐心,把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的点点滴滴做得一丝不苟。2017年6月被确诊为肺癌后,他毅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与其在家里等着生命之火慢慢熄灭,不如把最后一份光和热留在岗位上,为社会尽最后一份责任。”他边治疗边工作,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福强是众多民政奋斗者中的一员,为民政人树立了标杆。他把个人的梦想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通过奋斗紧紧连在一起,用民政人最有温度、最有力度的行动,赢得救助对象的信赖、欢迎和爱戴。敬礼,李福强!李福强,我们新时代奋斗者的榜样!

他像一盏灯,点亮救助对象的明天

 ——追记上海市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原站长李福强

人们认识李福强,要从2017年2月3日《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出说起。

2017年1月19日,上海市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摄氏度,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栏目组来到杨浦区救助管理站采访,正好拍摄到一名叫王旭龙的青年在救助站避寒的镜头。2月3日,王旭龙的父亲通过节目意外地找到了失联3年、思念得肝肠寸断的儿子。老人千里迢迢连夜从异地赶到上海,在杨浦救助站出现了父子重逢的感人一幕。

当时,默立一旁、欣慰地看着父子相聚的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李福强,走进了亿万观众的视线。

然而,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在救助岗位上坚守了24年的李福强走了。

2018年3月28日,他去世四天后的告别仪式,人们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为他送行。他的遗体覆盖着党旗。被救助的儿童号啕大哭,呼喊着 “爸爸”;同事们失声痛哭,像至亲离别;市民们手捧鲜花,向他深深鞠躬……

他只是全国2000多名救助管理站站长中普通的一员。然而,人们却记住了他,他像一把火,使人间的温暖延续……

转折心里“住”满了流浪者


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无论是严冬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杨浦区的大街小巷、桥洞墙角、动迁废墟……总有一支救助队在四处巡逻,他们背着棉被,拿着方便面矿泉水,送给流浪人员,劝他们到救助站里“躲一躲”寒风暴雨、酷暑高温。在这支队伍中,总有一位身材魁梧、穿着蓝色冲锋衣的汉子,他耐心细致地劝说着,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眼睛里荡漾着关爱。而流浪人员似乎都是他的老朋友,叫他“老李”。这位“老李”就是李福强。

1987年,李福强退伍来到上海市杨浦区军休所工作。那年冬天,他临时借调到杨浦区民政局社会科,开车跟随老赵到安徽对口救助对象家走访,车开到乡里再往下去就没了公路。崎岖的山路上,老赵不小心摔伤了腰。李福强劝他:“要不先回上海治病?”老赵笑笑:“我没事儿,明天还要跑几家。”第二天,李福强搀扶着老赵硬是来回走了30公里路,为贫困户送去了温暖。李福强由此深深感悟到 “民政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是一个光鲜的活,需要无悔坚守、无私奉献。”这30公里“救助路”他一直坚持走了下去。

1994年,李福强转岗来到正在筹建的杨浦区收容遣送站。那时的收容遣送是治安管理的手段,公安将流浪者送进遣送站,遣送站负责甄别并协助公安将流浪者遣送回家。2003年6月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办法》于当年8月1日正式施行。更名后的杨浦区救助管理站面貌焕然一新,房间里安装了空调,添置了崭新的床被。然而,《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救助站却门可罗雀,自愿接受救助的人寥寥无几。相反,街头、地铁等公共场所,流浪乞讨者有增无减。时任救助站副站长的李福强忧心忡忡,但又无从入手。他坐不住了,带领着职工分头到街面上查看,蹲下来与流浪人员聊天。他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浪人员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中既有职业乞讨者,更有缺乏文化和技能盲目来沪工作无着而流落街头的青壮年。他迫切感到,救助工作应该跨前一步,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流浪者进行“积极救助”“主动救助”。他与职工们开始走出救助站,努力开展街头救助活动,劝说他们进站接受救助。

2005年,上海开始探索民政、公安、城管“三合一”联动救助的方法,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慈善救助车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予以劝告、引导,对行动不便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直接护送进救助管理站;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时送医院救治;对诈骗乞讨、强讨恶要涉嫌违法的,由公安、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置。杨浦区总面积60.61平方公里,站里三辆巡逻车日夜奔波,仍不能遍及所有的角角落落。2008年,担任救助管理站站长的李福强开始琢磨: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何不发动群众一起来寻找?市民政局提出 “救助进社区”的思路使他豁然开朗。在他的呼吁下,杨浦区308个居委会全部成立了志愿者队伍,设立了救助点;医院、娱乐场所、酒店保安、门卫,成了救助站“编外”工作人员。

每年的冬夏是“季节救助”的持续时间。在极端天气,李福强总是与职工一起熬夜巡逻。救助巡查车上,冬天是御寒的棉被,夏天是防暑降温的清凉油和矿泉水。他说:“他们不愿意到站里接受救助,我们送去一份温暖和一丝清凉,也是好的。”杨浦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桥洞、每一片绿化地带,住着哪些流浪人员,他都清清楚楚。

2015年夏天,超强台风登临上海前夕,李福强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开会。他说,最担心的,就是杨树浦港桥下的流浪人员,必须把他们劝进救助站。当天晚上9时,李福强带着工作人员前往。半人高的堤坝挡住了去路,他带头翻了进去。桥洞离水面只有半尺的距离,他和队员好不容易爬了进去,里面却是另一番天地:破烂的床铺一个挨着一个,仔细一点,一共18个。李福强挨着床铺,一个一个地做思想工作,流浪人员给老李“面子”,答应去站里住几天。回到站里,李福强的心还在桥洞里。他说,有2个床铺没人,他不放心。凌晨2时,他再次带着工作人员爬进了桥洞。此时,潮水已没过了脚面,一对老夫妻坐在床上,不知所措,他赶紧和队员连劝带搀地把老人带离了桥洞。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尊重越是一无所有的人,自尊心越是敏感


李福强有一条规定:与流浪人员说话,如果他们蹲着,工作人员也必须蹲下。他说,流浪人员自尊心特敏感,站着说话,他们会感到低人一等。

流浪者的这种敏感大都因为生活在社会边缘,内心自我封闭,很少与外界沟通造成的。王旭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15年,李福强在翔殷路隧道桥洞下发现了这个靠捡瓶子为生的小伙子, “人都有自尊心,我不偷不抢,捡瓶子也是自食其力。” 每当遇到极端天气,李福强都要想办法劝他进站住上几日,和他聊天。他心高气傲,却也十分可怜,母亲早逝,父亲望子成龙。可他学业未成,父亲言语中难免责备。在一次与父亲争吵后,他没带身份证就来到上海准备打工。“混不出人样就不回家”的他,结果却流落街头。2017年1月寒流来袭,他经劝说来到救助站避寒的镜头被媒体播出,使家人知晓了他的下落。经过李福强的心理疏导,王旭龙终于答应与家人见面。老父亲带上新衣新鞋,奔波千里赶到了杨浦救助站。两个月后,王旭龙又出现在救助站。这一次他是来看望李福强的,他像是变了个人,兴奋地说,回老家办好了身份证,来上海当上了快递员。现在不仅能挣钱养活自己,以后还要承担起做儿子的责任。

一个冬日,救助站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一名男青年瘫倒在龙江路旁,看样子情况很糟!工作人员立刻赶到现场并拨打120,男青年被送进医院重症室抢救,李福强闻讯急速赶到医院,病入膏肓的男青年断断续续地说,因为身患重症肝炎,不想拖累家人而独自出走。 “快,通知家人!”李福强立马拨通了公安局的电话“请想方设法通知家属”。当晚,就在男青年临终之际,母亲赶到医院,见了儿子最后一面。

李福强说:“我们的救助对象是公民,也是亲人,同样需要尊重,需要我们伸出温暖的手,去帮助、搀扶他们。”

老丁也是个宁可风餐露宿也不愿接受救助的流浪者。他从外地退休回沪,与妻子离婚把房子卖了,几年后他花光了卖房的钱而流落街头。他在延吉路角落里搭了个严严实实的棚子,白天在马路边修理自行车,晚上就睡在棚子里。每天社工小李都要过来与他打个照面。一天她对着棚子喊 “老丁”,却未有回应,她使劲扒开棚子缝隙,见老丁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李福强接到小李的报告火速赶到并展开了现场指挥:警察到了,救护车来了,然而,棚子小而结实,医护人员进不去也打不开,为了不造成“二次伤害”,消防官兵赶来用工具将棚子拆开,才将老丁送到医院。经过一番检查,老丁患了脑梗,幸亏救治及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福强就是这样关心着这些特殊的群体,有人对此不理解,他说:“政府为弱势群体提供托底保障,我们救助站不放弃任何一个人,这个城市才是有温度的。”

探索引入专业社工开展个案、小组服务


繁忙的工作之余,李福强经常上网搜索国内外关于救助工作的文献,分析救助案例,汲取可供借鉴的做法。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上海开启了将专业社工(以下简称社工)引入内地进行探索和实践,社工成为服务民生和治理社会的新职业。2008年,杨浦区民政局开始将社工理念和方法在民政业务中推广运用,举办社工知识培训,李福强带头报名参加,“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助人自助”等概念,他听得入神,回到站里便付诸实践,并且一发而不可收。他动员并鼓励青年职工参加培训并报考社工资格证书;经常请职工到办公室“喝茶”,对救助对象个案进行 “头脑风暴”,用的都是社工理念。他倾听大家的想法,一起深入讨论。

2008年救助站几乎同时接收的两个16岁左右的青春期少年给李福强留下深刻印象。

来自山东的王辉(化名),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变得情绪低落。他离开家乡,千里迢迢跑到上海,就是为了看一眼梦寐以求的外滩和复旦大学,之后他就准备自杀,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深夜,当他躺在复旦校园望着星空发呆时,被巡逻的保安发现送到救助站。救助站对王辉开展了“心理拯救”,李福强安排社工老赵与他结对,生活上悉心照料,精神上给予支持与引导,用倾听和陪伴慢慢打开他孤独的心扉。同时,王辉在外打工的哥哥也被找到,并请到了救助站。哥哥当场写下承诺书,保证供养弟弟读书生活之需。王辉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回到家乡重返课堂。老赵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两年后,王辉考上了大学。

另一个孩子张奇(化名),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浙江人。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才2岁多的他,在杭州火车站倒卖车票谋生。然而悲剧再次上演,父亲突然去世,张奇一下子成了孤儿。因为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一张帮张奇申请上海户口的申报单,他就被杭州的救助站送到上海杨浦区救助站。经过走访和沟通,救助站把张奇寄养在浙江的外公外婆家,事情的结局看似圆满。然而,两年后,李福强再次看到他时,才了解到孩子在被送往外婆家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擅自去杭州,继续他父亲生前的营生。“当时心里感觉特别不是滋味。”李福强说,相似的案例,用常规的手段和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用心去做,结果截然不同。

李福强经常用这两个案例的对比来教育大家,他说:“救人一命只是拯救了他的身躯,更重要的是,让被救助者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立足,有尊严地生活。这就要开启他们的心灵,开启心灵的钥匙就是社工的理念和方法,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2010年,通过社会招聘,杨浦救助站有了本科毕业的社工,加上救助站已有5名职工全部通过了社工师及助理社工师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组建了社工组。

在李福强的推动下,杨浦救助管理站率先在全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对受助人员开展个案、小组服务,有针对性地助人自助,使传统救助管理逐渐转变为在专业理论、技能指导下的新型救助服务。

突破为身处困境的儿童和妇女撑起保护伞


2011年,杨浦区民政局通过排查,交给救助站一份因父母被判刑、强制戒毒或其他原因无人看管的孩子名单,这些孩子处于政策的“真空”。李福强决定在救助站成立“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他认为“困境儿童”的范围,不仅是流浪儿童,还有更多特殊需要帮助的儿童。他说,“新时代就要有新思路,我们的工作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小天是第一个来到救助站的困境儿童。小天的母亲出国打工,怀孕后回上海生下了他,可小天的父亲却失踪了。小天不到2岁母亲病逝,5岁时,照顾他的外公外婆又相继去世。2012年3月,大桥街道将12岁、小学五年级的小天领进了救助站,小天的生活有了暂时保障。李福强让社工小胡承担起小天的生活照料、感情交流、心理疏导;动员职工为小天捐款。区财政局为此还破例将这类困境儿童参照孤儿的抚养标准支付。李福强通过街道找到了小天的舅公,将小天寄养到了舅公家。鉴于舅公夫妇年事已高,救助站出面帮小天落实了寄宿制学校,这样小天平日在学校学习,周末可回到舅公家休息。如今17岁的小天正在读高中,已身高1.8米。他学会了生活自理,对长辈很孝顺。逢年过节,他总要回救助站住上两天,和阿姨、叔叔说说心里话。

救助站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曲折坎坷的故事。9岁女孩小梁由于父亲去世、母亲失踪,被送到了杨浦救助站。她是非婚生子女,且出生证上母亲姓名、出生年月都不真实,其合法性不被承认,所以她没有户口。为了这“户口”,李福强带着员工四处奔走,街道、居委会、学校、派出所,兜了一大圈还是没着落。小梁逐渐长大,眼看就要中考,没有户口就不能报名,李福强一遍又一遍地写情况说明,还聘请律师协调,向媒体求助,终于在她中考前5个月报上了户口。 “这就好了,以后升学、工作、结婚都没问题了!”李福强比谁都高兴。当年,小梁考上了区重点高中,还当上了班长。

在李福强的言传身教下,大家用真情呵护每一个孩子,用爱心改变困境者的生活轨迹。救助站先后收养了40多个困境儿童。通过“站内救助和站外寄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在册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社工每月开展个案走访,及时了解儿童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救助;并定时对寄养家庭进行评估,力求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2011年,救助站还成立了“反家暴庇护中心”和“应急救灾临时保护中心”,救助工作不断延伸到更多需要帮助的特殊人群。一名遭受家暴的中年女子,走投无路之际来到救助站。她提出诉求:希望受助期间能正常上班,别让单位知道遭受家暴。李福强答应了,他安排社工每天接送她上下班。与此同时,他与妇联、街道等有关部门联系,最终通过法律维护了这位妇女的合法权益,让她走出了生活的阴影。

针对困境者的不同类别,救助站设置了分区安置救助,对老年人、患有疾病的、遭受家暴的、困境儿童等救助对象进行特殊照顾、精准关爱。站里还设立了医务室、活动室、儿童活动房等。

生命为城市的温度燃烧到最后一刻


去年6月,李福强被确诊患了小细胞肺癌晚期。医生告诉他实情:随时可能倒下。

李福强考虑再三,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既然病情无法逆转,与其在家里等着生命之火慢慢熄灭,不如把最后一份光和热留在岗位上,为社会尽一份最后的责任。于是,他开始与时间赛跑。

他守着身患绝症的秘密,一边化疗、放疗,一边上班,常常是周五下午住院,周一又来上班了。

去年11月,寒潮来袭,李福强依然奔忙在救助一线。月末的夜晚,正在外面巡查的李福强又接到市救助热线转来的一个电话,在长阳路大连路地铁口有一名妇女露宿。他立即赶去,这是一名50岁左右来自宁夏的妇女。寒风中李福强给她做了很长时间工作,终于把她带回了救助站,这时已近午夜12点。那夜,他又没有回家,住在了站里。   

“救助站就像他的家,他总是放心不下。”李福强的妻子想让他在家好好休息,可李福强照样“我行我素”。

他继续请同事们到办公室“喝茶”,讨论如何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体系,救助工作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细心的同事注意到了他身体的变化,从来都是中气十足、挺拔坚强的站长,开始倚靠在沙发上开会,看起来特别疲惫。同事们这才知道站长已身患绝症。副站长居加定回忆,他的衣领总是竖着,为了不被同事发现脖子上放疗灼黑的痕迹。他全身疼痛,偷偷地吃着止痛药,晚上痛得睡不着觉,甚至不能躺下。他吃不下饭,食堂给他打了米糊,他忍痛咽下……

今年1月31日,救助站按照惯例,举办困境儿童冬令营,组织17个孩子去崇明,李福强也去了,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厨艺大比拼活动。

李福强上有年愈九旬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女儿。对于老母亲和妻儿,他深感愧疚。去年下半年,他“破天荒”地陪妻儿外出旅游,今年初将老母亲送进了福利院。

今年2月,杨浦区委授予李福强 “杨浦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月6日,区委、区政府在沪东工人文化宫举行“李福强先进事迹报告会”。杨浦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明依,救助站工作人员李晖,受助对象小梁和《解放日报》记者黄尖尖,饱含深情,多角度、多侧面地再现了李福强在严寒酷暑、在黑夜白天、与救助对象交谈的一个个情景,读懂了理解和尊严、责任和坚守。

报告会前,他有个请求:不要公开他的身体情况。报告会的前夜,他给李晖打来电话,嘱托她第二天带上摄像机: “我想给我女儿留个纪念。”李晖的发言稿写得十分克制,然而到了演讲台上,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李福强作了题为《不忘初心,无悔坚守》的报告,讲述了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对民政工作的初心,介绍了具有杨浦特色的“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巡逻,全身心关爱”15字救助工作法。他精神饱满,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可他手中的讲稿已是二号字体,那几天他的视力已模糊不清,字体从原来小四号变为二号才勉强看清。  

3月,李福强病情迅速恶化,他住进了医院。病榻上,他牵挂的依旧是工作,继续处理着站里事务。在生命的最后52小时,3月20日晚上10点,他还给同事小史打电话讨论工作。

3月24日凌晨2点,李福强骤然离世,年仅51岁。大家无法相信,那个高大、乐观、阳光的李站长,永远离去了!

在李福强生前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放着那份《不忘初心 无悔坚守》的演讲稿,上面有他亲手修改的字迹。书柜的一侧挂着他一年四季的衣服,因为在救助高峰他日夜坚守在救助站里,不到 20分钟的回家车程成了“最远的距离”。

办公楼的入口处,墙上一张清明节小长假值班表依然贴着,“李福强”的名字在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每个法定假的首日,他总是排自己值班。同事们不愿撤下这张值班表,“站长好像还在我们身边……”

会议室里,摆放着“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全国社工示范单位”“上海市青少年维权岗单位”“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和一面面救助对象家属送来的锦旗。斐然成绩的背后,无不凝结着李福强的无私奉献。近5年,杨浦区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500人次,困境儿童560人次,收治转介弃婴25人次,救助被家暴妇女7人……

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只问耕耘。他用真情呵护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其热温存,暖若春风;其光明亮,灿若星辰。(本报记者  张玉琢 王正玲  张 俊  周冉冉)


以上文章刊载于《中国社会报》2018年4月20日一版头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315jt23g&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分钟短片《她的故事咏流传》


2018社工资格考试在即,备考方法您选对了吗?“中社网课”为时间紧张的考生量身定做。详情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