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并非与生俱来就坚强 | 9位同性恋者的内心独白

2016-05-17 莉亚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

大学堂

我们习惯把“不一样”当作“不正常”,因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互相认同的倾向。但我们往往会忽略,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注定与别人不一样。


那些少数群体——遭受生理和心理困境的同性恋者,需要被听见、被看见,被理解,TA们值得拥有一个有帮助的环境。9位同性恋的朋友分享了TA们的内心独白,都是最接,最真实的感受。



1

更加包容                

当女性更多地包容gay的时候,也希望男性能更多包容les。      

2自我认同=敢于面对挑战                   

自我认同是一个漫长的道路,真正的自我认同达到的高度绝不是满足于自我心里的肯定,而是敢于面对这个社会现状的挑战。很庆幸,我做到了。

3我爱你,与性别无关          

也许我应该算一个全性恋?我觉得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ta有没有性别其实无所谓的,我对有不同生理性别不同性别自我认同的人都有过动心。实际上我没有把性取向或者性别的不同看得很重,与别人不同我也许觉得骄傲,觉得特别,我会因此有些得意,但也明白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不同,我们面临的社会都是一样的艰难。我只是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我们,了解我们,慢慢的知道我们其实真没什么不同。当然平权是我们应得的东西,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去争取。@VIVIA


4不包容,才不出柜

几乎是没遇到过歧视,原因是几乎没有对他人出柜,并不是社会真的很包容,恰恰是不包容,才不出柜。                        

5我们可以努力争取合法化

我现在处于出柜准备阶段。我很希望,我们可以组织,去争取合法化,毕竟我认为很多方面如果不合法化,很多事情没有保障,例如手术签字等。以及感谢你们为我们的这个群体作出的一切,如果可以,我也想出一份力,虽然我还只是个大学生。

  


6你不勇敢,谁来替你坚强                  

作为一名男同,我深知勇敢和坚强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在中国乃至已经通过同性恋婚姻法的欧美国家真的很难活出真我。

与大部分同性恋一样,我也并非与生俱来就很坚强。从小就能意识到我会对自己感兴趣的男孩子有着超乎寻常的感情,尤记五、六岁时就很爱盯着一位叔叔的脸看。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是同性恋。我出身农村,那时候不流行当下挂在嘴边的“搞基”、“基友”、“掰弯”等词汇,再加上大学之前我从没有上过网,所以对于同性恋的认知,我起步非常晚。在我迷茫的时候,幸好发现了蛋蛋网同言无忌版块,原来这里有这么多与我相似的人,于是我开始尝试接触这个群体,不想再做一个孤独的弃儿。

后来,我遇到了现任,那个好看、木讷、闷骚、高高瘦瘦的臭小子。我们一见如故,年龄相仿、年级相同,我们都坚定地选择不走入异性恋婚姻,彼此对未来生活的想法也很契合。如今,我们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虽然这四年我们也曾因为性格迥异而争吵,甚至提过需要分开彼此冷静一段时间,但我们走过来了。如今的我们,更加了解彼此,珍惜彼此,我们就想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作为一个资深老gay,我想对年轻的朋友们说,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我劝还在犹豫不决的同性恋们勇敢地做自己。同性恋一样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我们一样可以获得爱情,组建家庭,喜欢孩子的朋友还可以通过领养或者代孕为人父母。我们没有任何错,我们只是性取向与大部分人不同,但性取向是天生的,并非人类可以控制。既然如此,何必拿别人的不了解和错误来惩罚自己呢,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有勇气、有担当、做自己,坚决不走入异性恋婚姻的人,才能用心去爱,去经营感情。两个人在一起本来就不容易,彼此磨合的过程很难,如果还要因为害怕世俗眼光而纠结,试问感情如何长久呢?

虽然现在歧视仍然存在,但真的越来越少,不管时间长短,中国总会有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的那一天,但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你不勇敢,谁来替你坚强。如果所有的同性恋都选择活在黑暗中,难道要等着别人站出来替我们说话吗?也许有人会抱怨,为什么中国现在同性恋婚姻还没有合法化。但是假如今天就合法了呢?是不是大家都敢站出来说我是同性恋,我要结婚?我想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敢。期待自己未来也能为中国的同志平权贡献微薄之力,起码可以从坚决不婚做起。@ 梅公子

7我害怕家人受伤

社会还是认为我们是败类妖孽,家里面也很难接受世人的看法。说实在的,自己不是很在意这些,但是很害怕家人受伤。

                                                         

8他们对我很包容

我从上大学以来就很少面对别人隐瞒自己的性取向,其实师大的环境真的很包容很开放,绝大多数老师听说了我的性取向之后都对我表示足够的宽容和理解,也对我表现出最大的祝福,很感谢这些老师,同时还有身边的同学,我没有感觉到我的性取向与他人不同给我带来多大困扰,他们对我也很包容,真的很谢谢他们。


9我希望有朋友帮

我希望有分属于各个地区的同性恋协会,不是酒吧这样的地方,是朋友帮这样的感觉。


               




今天是国际反恐同日。26年前的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希望消除世人对同性恋的恐惧,以及因性倾向和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今天,想和大家澄清一些关于同性恋者最最基本的误解

1

同性恋≠爱无能

爱情是与性别无关的。选择同性伴侣,不是不愿意接受异性和不能去爱异性,不是没有爱的能力。TA们只是和我们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2

同性恋≠艾滋病携带者

同性恋群体患艾滋病的几率确实比异性恋高,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正确的使用各类安全工具,就都可以避免患上性病或艾滋病。

3

同性恋≠心理变态

事实上,同性恋经历了漫长的去病化历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精神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就开始质疑同性恋是否属于心理疾病。


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把同性恋从精神病诊断标准第三版的修订版(DSM-IIIR)中去除,声明同性恋本身并不意味着判断力、稳定性、可依赖性、一般社会或职业能力的损害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之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将同性恋从原有的“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名单上删除,声明性倾向本身并不能被认为是障碍


2001年,中华精神科学会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


2013年,美国加州和新泽西州的“禁止同性恋性向转换治疗”法例生效。研究表明,“性向转变治疗”更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自尊心受挫,自残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2014年,中国首例关于性取向矫正治疗案件的判决中,法院明确写出同性恋并非精神疾病,关于“专业治疗同性恋”的宣传内容属虚假宣传


尽管如此,公众对于同性恋的固有观念还是很难得到改变。事实上,不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作为一个人,我们都有共同的需求,我们都渴望关怀,温暖与爱。我们都在寻找与他人的情感连接,一样有各自的离合聚散、患难真情。


愿世界少一份歧视与不了解。

愿所有的真爱都得到祝福。

     



参考文献

[1]Wendy Beth Bostwick. (2014). Discrimin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84(1):35–45

[ 2 ] David J. Lick. (2013)Minority Stress and Physical Health Among Sexual Minoritie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8(5):521–548

[ 3 ] 张静.(2015).性少数人群的心理健康:理论模型与研究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3(6):1021–1030





作者 | 莉亚

编辑 | 莉亚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测验 | 催眠 | 星座 | 失恋 | 双性化 | 同性恋 | 男女友情

学霸 | 单身 | 熊孩子 | 女博士 | 老年人

假期 | 双十一 | 职业生涯 | 北极研究

听觉 | 视觉 | 记忆 | 睡眠 | 痴呆

精神分裂症 | 抑郁症 | 自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