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电影手册》“十佳”榜单简史

2015-11-22 babydog 深焦DeepFocus
作者 | babydog(巴黎)编辑 | 青楠(成都)、柳莺(里昂)
榜单:观影圣经,还是思维僵化?
每到年末,第一时间得知并且评价《电影手册》的十佳已经成为中国影迷的电影“仪式”,尽管这种仪式与当年的观影并无太大干系。其实大概有一半左右的电影下一年才看得到,但这种“共襄盛举”的神圣感和热情让人钦佩,无愧世界最热情的影迷群体。
值得一说的是,这种观影上的“时差”确实会带来一个问题:对于许多手册至上的影迷来说,如果看某部电影之前就知道了它位列“神圣之选”,往往会干扰判断,甚至僵化思维,这对于影迷思考的养成反而是一种破坏。

更不用说十佳榜单其实只是一个数字游戏。尽管数字的累加背后必然隐藏着一定的美学选择或者逻辑,但是迷信榜单就如同任何其他迷信,最终可能会导致迷失。相较而言,更好的方式是持续关注某一位或者几位与自己口味相近的影评人年度之选,通过经年累月的比较进而锻炼自己的电影鉴赏能力。

总体而言,“榜单”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深蕴哲学思辨,讨论它已然是另一个话题。“列单子”并不只是一种含混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待(比如艾柯的《无限的清单》);“热衷读榜单”更是深植于人性本身,对这种行为的评价褒贬不一,因人而异。本文试图梳理《电影手册》的十佳榜单历史,从而较深入地还原和理解如此年度“现象”。
为什么谈论《电影手册》?
首先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之一,影迷们对它充满感情。这本杂志肯定不是最先开始评选电影十佳的杂志,可毋庸置疑的是,评选十佳的做法令《电影手册》奠定了独特的批评美学,乃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声誉;直至现在,手册每年的榜单依然在全世界独领风骚。
很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电影手册》编辑部“重组”这几年来,如约登场的榜单往往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甚至是“唾弃”。我们当然可以商榷编辑们的选择,毕竟“看电影”究其根本是绝对个人主义的行为。然而法国作为每年上映电影最多的国家之一,大海捞针、“众口铄金”而诞生的榜单或许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量,值得我们去“反刍”。
以2014年的榜单为例,评选范围是2013年12月24日至2014年12月17日之间在法国公映的电影。当年最后一日上映的《帕索里尼》因此被列入2015年的队伍,这是出于实际考量的选择:绝大部分法国观众并没有看到这部电影,故应当延后;另一方面,也许是编辑希望给2014年节约一个名额,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帕索里尼》会是一部位列十佳的电影。
2014年十佳榜单
1 《小孩子》(法)布鲁诺·杜蒙2 《再见语言》(法)让-吕克·戈达尔3 《皮囊之下》(英/美/瑞士)乔纳森·格雷泽4 《星图》(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大卫·柯南伯格5 《起风了》(日)宫崎骏6 《女性瘾者》(丹麦/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拉斯·冯·提尔7 《妈咪》(加拿大)泽维尔·多兰8 《爱很怪》(美/法)艾拉·萨克斯9 《天堂》(法)阿兰·卡瓦利埃10 《我们善熙》(韩)洪尚秀

具体而论,“古董”级的老朋友戈达尔依然保持了创新的精神,入列其中并不令人意外。我们当然可以批评编辑机械性地选择了某些导演的作品,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戈达尔的电影及精神已经成为手册传统的一部分,对某种精神的坚持是一份电影杂志必须的选择,即使会犯“过犹不及”的失误。
入选的还有曾经一度代表手册精神的几位导演,比如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和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这两位导演都交出了编辑眼中的水准之作;洪尚秀的最初三部作品没有被法国影评人重视,之后被“抢救性发掘”,已经连续几年入选,俨然成为了某种东亚电影创作模式的代表,“韩国版侯麦”之类不恰当的比喻也屡屡见诸媒体。
与新浪潮同期的阿兰·卡瓦利埃(Alain Cavalier)早期拍过不少非常精彩的剧情片,却因为各种原因(不仅是电影方面的)始终被手册忽略。直到他逐渐放弃叙事,才开始赢得“欢心”;此外,电视电影和动画片一般来说很难入选,由此可见布鲁诺·杜蒙(Bruno Dumont)和宫崎骏应该是深受手册喜爱。

剩下的三部北美影片依然代表了手册的口味选择:正统好莱坞缺席,电影新势力则得到不遗余力的扶持。



2014年12月号《电影手册》封面——疯狂的一年


完美榜单到底存不存在?
《电影手册》,或者说所有人都会轻易地犯下类似的错误:在发掘出某个国家的电影大师之后就止步不前,进而多多少少忽略该国的其他导演。
五十年代,手册为了强调罗西里尼的重要性而刻意冷落费里尼的电影;发掘出印度大师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后,便“疏于”发现另一位大师李维克·伽塔克 (Ritwik Ghatak)。具体到2014年,为了继续“力挺”宫崎骏,而“机械性”地排除了高畑勋的《辉夜姬物语》……
《电影手册》力求通过“列清单”这种“透明”、直接的方式彰显自成一体的美学品味。对于特吕弗等人为代表的“激进”少壮派(Les Jeunes Turcs)而言,评论电影一定要爱憎分明,不可含混而过,亦不可以手软。特吕弗曾说过:“要么力捧,要么痛批,不要犹豫”。
在1955年1月第43期卷首语中,杂志首次刊登出十六位法国电影人士的十佳片单。这是一份口味丰富的榜单,每个人都各异其趣。可以将之视为杂志对读者的回馈,编辑们希望影评人的爱好与读者的选择有更直接的联系和回响。我们从这些选择中也能够窥见日后各个派别“势不两立”的预兆:特吕弗和侯麦各为代表的两派导致手册内部分野,手册与《正片》的立场差异也渐露端倪。


图中文字:年度十佳妹(dian)子(ying)


值得一提的是,初创时期的手册没有像后期那样紧跟潮流,只选择编辑们喜欢的电影进行评论,对一些并不喜欢的电影往往缄口不言。此后,编辑部的决策逐渐向“少壮派”倾斜,观众开始抱怨杂志显得偏颇的立场。于是,1955年11月第52期杂志首次刊登“十人意见”(Le conseil de dix)栏目:五名手册编辑和五名“嘉宾”(其中既有其他杂志的影评人,也有学者、导演或制作人)分别给出个人对新上映电影的评价。
评判最初分为四个等级,黑色圆点(无需自扰)、一星(可看)、二星(要看)、三星(必看)。从1957年1月第67期开始,又新增四星(杰作)。早期“十人意见”栏目下面经常附带一些文字,比如“特吕弗坚持要告诉读者他非常喜欢某某电影”、“里维特、戈达尔力邀大家去看某某电影”,颇为有趣。
截止这一阶段,每位参与者通过展现个人观点、罗列十佳选择来表达品味。正如1956年1月第55期的篇首语所写:“(下面的)榜单不代表手册的选择,也不是十人意见的汇总,更不是所有影评人品味的融合……我们希望兼容并包所有不同意见(包括与手册立场截然相反的),同时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客观。”
一位陌生读者的来信
然而,“错”就“错”在一位名叫Brenier的热心读者:2月的杂志刊登了一封来信,Brenier在信中将十七人榜单汇总计算,得出所谓“十佳”结果。计算采用记分制,以第一名十分依次递减。此后,编辑部邀请读者寄来个人十佳榜单以汇总统计。1957年,《电影手册》开始同时刊登编辑榜单和观众榜单,并根据两份榜单的差异加以点评分析,日后被我们熟知的“手册十佳”即滥觞于此。

每年一月号卷首的几十人大榜单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数学运算得出的编辑榜单和观众榜单则位居其后,主要起到编辑部与读者互动交流的作用,尚未被奉上“神坛”。六八运动之后,手册逐渐远离电影,走向了政治和理论(的极端),上述栏目也一并取消。



Serge Daney


七十年代末,时任主编的塞尔日·丹尼(Serge Daney)决定带领手册重回电影,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直到1982年2月第332期,杂志才恢复十佳评选,计算方法也由之前的记分制转为更为合理的计次制:根据每部电影在编辑个人榜单中出现的次数来进行排名。至于“十人意见”栏目,要等到2000年10月才得以恢复。

如果以七十年代作为分水岭来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手册,那么前一时期的编辑们在标榜杂志身份的同时,总体上保持了个人主义的电影观;经过七十年代的“孤岛期”和迷惘期,手册急于回归电影,意图夺回失去的影评阵地。然而五、六十年代的影评人热潮难以复制,更何况影评人的光环逐渐褪去,新一代编辑只能依托“电影手册”这面黄金招牌,往往显得过犹不及,对某些电影或者导演的支持显得过于“僵化”。


对于一份有野心的电影杂志而言,无论是一时的刻板僵化,还是矫枉过正都难以避免。一味注重四平八稳,只能走向平庸。所以说,读者可以信仰某份杂志的精神,却不宜执着迷信。因为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爱与恨,有时候,并不仅仅关乎电影本身。

- FIN -



题外话:

感谢大家八个多月来的支持,「深焦」(Deep Focus)终于开通了期盼已久的评论功能。请各位小伙伴踊跃地给我们留言,互通有无。我们欢迎深情的表白、理性的分析、严肃的吐槽、滑稽的调侃……总之,百无禁忌,只管开口。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 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无论您是见解独特的批评家,还是精通外语的翻译家,亦或是推广维护平台的公关好手,「深焦」(Deep Focus)都欢迎您的加入,一起雕铸最好的光影文字。我们也会竭诚把您的劳动成果推荐给华语媒体!进一步交流,请在此微信公众号(deep_focus)直接留言。








回复关键词
真 实 | 多兰 | PTA | 鹿特丹 | 大岛渚 | 醉生梦死 | 科恩兄弟 | 福茂 | 卡罗尔 | 戛纳2015 | 聂隐娘 | 日本戛纳 | 贾樟柯 | 黑泽清 | 爱在孔敬 | 维多利亚 | FIRST | 内陆惊魂 | 威尔斯 | 侠女 | 爱森斯坦 | 戛纳经典 | 朱天文 |威尼斯 | 新现实主义 | 女性导演 | 李睿珺 | 里昂 | 银河映像 | 火星救援 | 盖里奇 | 间谍之桥 | 猩红山峰 | 如父如子 | 山河故人 | 年轻气盛 | 柏林 | 威尼斯 | 岸边之旅 | 然后呢告诉我 | 大圣归来 | 心迷宫 | 四百击 | 野马 |风柜来的人 |诡奇电影 | 阿萨亚斯 | 超体 | 韩国同志 | 张震 | 小飞侠 | 回到未来 | 洛迦诺 | 残酷青春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深焦」

(Deep 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新浪微博:@深焦DeepFocus
影视工业网:http://deepfocus.107cine.com/
今日头条:深焦DeepFocus
微信号:deep_foc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