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到底对不对?

首都教育 2024-04-23


陪孩子写作业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事。


社交媒体上,各类家长辅导作业的“崩溃现场”屡见不鲜,“心梗、高血压、被气哭……”总能让大家共鸣、共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提出了一个有关孩子写作业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他表示,坚决反对家长陪伴式写作业



马景林认为,孩子做作业时,家长的陪伴和辅导虽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却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影响了孩子自主意识的培养。家长长期陪着孩子写作业,会慢慢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


如果每次写作业都得家长陪着,那孩子哪还有机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家长,一旦离开家长,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家长为什么要陪孩子写作业?


“家长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这一观点让不少家长大吐苦水。


陪写作业免不了“鸡飞狗跳”,甚至引发亲子矛盾,家长也不愿“自讨苦吃”,有时是“不得不吃”。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期待低学龄孩子一开始就懂得自觉完成作业,显然是不现实的。


研究表明, 孩子的专注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年龄越小的孩子,专注力时长就越短。


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其专注力时长在20分钟左右。等到12岁以后,进入初中的时候,其专注力能超过半小时。 



同时,如今家庭、学校对孩子学习质量的要求更高,孩子面对的外界诱惑也更多。为了让孩子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来自家长的“他律”必不可少。


但家长要明白,陪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在小学阶段,作为学习的启蒙时期,很多知识点对孩子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触,没法很快掌握做题方法,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来巩固吸收和消化。


家长陪写作业的目的,最基本的自然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完成,争取不出错、字写得好。同时,在家庭辅导中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训练孩子自主完成作业、自我管理的能力。




家长陪写作业,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陪写作业”这件事上,有的家长陪着陪着就陪出了孩子的好习惯,也有的家长陪到后来反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面对孩子的作业,有的家长一看到错误马上就指出,错一个指一个,很容易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有家长会因为孩子字写得不整齐就要求擦掉重写,作业没做完本子倒擦破了。


类似这样的陪伴不仅会让家长“血压升高”,更会让孩子对做作业产生抵触情绪。



正确的陪伴方式,不是要家长监督孩子的作业质量,而是要留心孩子写作业的习惯。


有些孩子习惯不好,会边看电视、边吃东西边做作业,有些孩子做作业时磨磨蹭蹭,专注力不够,也有的一会儿做语文、一会儿做数学,缺乏条理性。


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逐步纠正。比如可以让孩子回家后先休息或运动一下,把要做的琐事完成后,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中开始写作业。


对不同学科的作业,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给作业的难易程度排序,让他们自己制定每日作业完成计划,而不是直接帮他们排好计划。


如果孩子作业完成得快,家长千万不要一再“加量”,不如先给予一定奖励,让孩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充分放松后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挑战。



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家长应该试着逐步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等到了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孩子逐渐成熟,开始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和未来规划。在这个阶段,家长的陪伴更多是在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和压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花开有期,要做智慧的“园丁”


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如何陪,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但马景林校长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花开有期,要做智慧的“园丁”


马景林提出,家长要做园丁,而不是木匠。“园丁”注重的是为花草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阳光,让它们自然生长;木匠则是按照既定的图纸,将木材加工成家具。用木匠的方法虽然能做出成功的家具,但用在孩子身上就麻烦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板去塑造他们。


教育不是工业,孩子的成长也不在于一时,家长要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


家长实现学习上的有效陪伴,关键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是引导和支持,而不是过度干预。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独立、自信和有创造力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作为家长

你会陪孩子写作业吗?

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往期回顾


1.我家有个武术“小教练”

2.“被欺负时要勇敢,有我在,怕什么!”

长期征稿


【我家有娃初长成】栏目

欢迎您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展示自家孩子的成长故事!

具体征稿要求,请点击链接↓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yqbjll@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部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文汇教育、家长必读等

编辑:水马不在家

审核:渔樵书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