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着樟树学自然07

乐欣&大树 乐心趣童年
2024-09-04
清明三候
一候 桐始华
二候 田鼠化为鹌
三候 虹始见
樟树之2024年清明观察笔记
时间:2024年4月4日(清明)
天气:阴有小雨,10~17℃
地点:杭州拱墅区某小区
观察对象:大樟、小樟
观察目标:大樟及其周围的生态活动
记录人:大树、乐欣
春分发现的问题,找到4个问题的答案:
1.树干上的羽毛。是谁的?从可知。但最近各种树干上多见羽毛,向我们透露着鸟类的秘密。鸟类多在春季、秋季换羽。春季换成夏羽,迎接新的繁殖季节,脱去冬装,换上鲜艳、亮丽的羽毛,吸引异性。秋季换冬羽,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换上更加厚实、保暖的羽毛,以应对寒冷的气候。
2.大部分刺蛾茧的开口朝上,但也有少数例外,开口朝下。春分时,没有找到答案,继续想,仔细看,答案竟在不经意间豁然出现。看似简单的现象,实则蕴含着刺蛾的智慧与生存策略。巧妙地选择安家之地,根据出口障碍,调整开口方向,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小虫子也有大智慧。
3.沿路樟树剪枝,特意捡起一根带回家中水培。次日晚上它的模样令我惊讶,它失去活力的速度远超预期。为何鲜花尚能维持较久的鲜艳,香樟却如此迅速凋零?香樟究竟依赖何种方式输送水分与养分?草本植物的根系与木本植物的根系存在很大差别。草本植物的根系主要由须根组成,吸收表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木本植物的根系更为发达,深入土壤深层,从而稳定地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大树的根,藏在地下看不见,却以静默的方式,无声无息地支持着大树的生长。它们宛如生命的基石,为大树提供着坚实力量,离开根不行。人生当如大树,努力扎根。
第一天

第二天

4.落在地上的叶子,多数正面朝下,背朝上。正面细胞排列整齐且紧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栅栏组织。背面细胞叶绿体较少,排列疏松,海绵组织。树叶的正面相对较重。


观察记录:

这个时节,香樟的绿夹杂着红色、黄色。新绿,黄绿、嫩绿。(关于发红的叶子都是从哪个部位开始的问题,继续研究~)

思考与感悟:春天樟树颜色渐变,新旧更替,呈现出生命的循环和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如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在抓紧时间生长、繁衍。我们也应该珍惜时光,顺应自然的节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设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努力学习和生长,让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意义。
学植物——芽的相关术语2

61.芽序:芽在枝条上的排列顺序或萌发次序。

62.芽体:芽的整体结构,包括芽片、芽鳞、芽轴等部分。

63.芽片:芽的外部覆盖物,通常由鳞片组成,具有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64.芽鳞:覆盖在芽体外部的硬质或纸质结构,通常多层叠合,起到保护芽体的作用。

65.芽眼:芽的萌发点,通常位于芽鳞之间,是新芽或侧枝生长的地方。

66.芽轴:芽的中央部分,未来发育成枝条的主干。

67.芽期:从芽开始萌发到发育成枝条或花朵的过程,不同植物芽期长短和所需条件有所不同。

68.芽鞘:某些植物在芽萌发时,包围在芽体外部的一层薄膜状结构,起到保护幼嫩芽体的作用。

69.芽质:芽的质地或结构特征,如硬实、饱满或软弱等,反映了芽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潜力。

70.芽点密度:枝条上芽点的分布密度,即单位长度内芽点的数量,可以反映植物的生长势和侧枝形成的潜力。

识鸟——最近小虫子还不活跃,看看鸟先~
图乐欣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鸫科、鸫属的鸟类,其体重在55~126克之间,体长范围为210~296毫米。乌鸫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

在外观上,雄性的乌鸫全身大致为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有的还带有锈色或灰色。其虹膜为褐色,鸟喙呈橙黄色或黄色,脚部为黑色。而雌性和初生的乌鸫则没有黄色的眼圏,它们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

乌鸫的鸣声嘹亮,富于音韵,并善于模仿其他鸟的叫声,因此也被称为“百舌”。它们常在地面翻找无脊椎动物,如蚯蚓,同时也会取食植物种子、果实等。在繁殖期,乌鸫的巢穴通常由草茎、细枝混合泥土组成,常筑于大树主干粗枝分杈处或建筑物的遮蔽处,有时也会在花盆里筑巢。每窝产卵数量在4~6枚,卵呈淡灰蓝色,有不规则褐色斑点。乌鸫的平均寿命为16年。

鸫科鸟类的主要特征包括:

形态特征:鸫科鸟类体型中等至小型,具有结实的身体。它们的鸟喙通常较强,形状各异,适应于不同的取食方式。尾巴通常是中长形,羽色多样,一般较暗,以灰色、棕色到黑色为主,但也有一些颜色鲜艳的物种。翅膀形状多为圆形,有时带有明显的翅膀斑纹。腿中等长度,跗趾较长且强健,有助于它们在各种环境中稳定站立和跳跃。

生态习性:鸫科鸟类主要栖息于森林、冻原、荒漠、农田等各类生境中,具有树栖性。它们善于鸣叫,通过不同的鸣叫声进行交流、求偶和领域划分。食物方面,鸫科鸟类多为杂食性,既吃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食物,也吃种子、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虎斑地鸫   图片来自网络​

学文化——樟树诗词

河边古樟树,亭亭如盖半遮天。——宋•戴复古《吾族两派而下吾之一派衰落殆尽诸孙一两人而》

樟树何年种,亭亭数丈高。——宋•苏泂(jiǒng)《安隐寺诗》

我从樟树来,遥遥访故人。——宋•项安世《高台寺》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乐心趣童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