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勇谈公共审美失衡:对“美育”的忽视,使我们成为创造力依旧孱弱的大国

Design360° Design360 2020-10-29


西安街道的商铺招牌统一换成了黑底白字样式,被商户投诉形似灵堂;恒大容纳10万人的足球场设计方案曾采用具象莲花造型,引起广泛争议......近期与公共审美相关的事件再次霸占了各个媒体的头条,这些公共领域中的设计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部分,难免总是轻易地引起大众热议。


近年来,上海与西安街道曾出现的统一黑白商家招牌景象


一件设计作品的落地往往涉及到委托方、设计师、最终参与使用的公众,有时候还可能有第三方审查机构。这件设计的最终落地,可以说是多方话语博弈后的一个凝结呈现,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信息,其背后折射的现象与问题也远远不只是设计层面的范畴讨论。


广州恒大足球场第一版建筑设计提案


公共审美,以及由此触发的基础美学教育的缺失,是长期困扰设计师及大众的社会议题。第87期《Design360°》杂志对话吴勇,对这些千丝万缕又包含各种矛盾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拆解。



 

吴勇


吴勇是中国版协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汕头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导;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他的作品曾获多个国内外奖项,他也曾担任多项专业赛事评委,以及应邀在多所高校开设课程及工作坊。




停止思想“内战”,

不纵容“美育”的堕落



360°:近期恒大“莲花球场”的设计方案公布再次引起关于公共领域的设计审美的热议。有人认为既然是甲方花钱投资项目,外形审美等自然由他拥有最终决定权;亦有人认为,一旦设计落于公共地盘,大部份市民也生活在同一空间中,这样的设计便成为了公共领域范畴的事务,人们的声音也应该被纳入考虑范畴。您怎么看待甲方个人与公共的审美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吴勇:今天的中国经济呈现出的发展态势是在经历长期严重停滞后的一次举世瞩目的突变,其迅猛量化进而质变之神速令世界震动,也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尤其在生活领域的经济导向上具备了决策考量的影响力。这本应是一次让中国可被纳入甚至影响世界文明文化进程的千载难逢的契机,却因“精英阶层”集体“失语/被失语”,终究使我们丧失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积极话语权的可能。结果便是沦为以“市场经济拥有率”成为了一切且唯一的标准,市场持有的“话语霸权”似乎也成为理所当然。


广州恒大足球场最终版建筑设计提案


如今,常看到那些曾引领时尚文化潮流的世界品牌受制于巨大经济诱惑,为多瓜分“蛋糕”也不得不委身迎合市场的低趣味现象。玫瑰金、加长加大版、凸显的名牌logo……等等,顺应中国市场需求的手段层出不穷,谄媚于大众的同时也彻底败坏了大众审美。因此所形成的时代短效现象从根本上是影响不了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一旦中国市场失去吸引力,将被资本无情抛弃,留下一堆文化垃圾自消自受。虽细思恐极,但绝非危言耸听,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不妄自尊大是国家进步的动因”——日本这个曾对中国文化膜拜并潜心研习的好学民族一直秉持这一信念。无论是当年汲取“鸦片战争”的教训,在“黑船事件”后全盘西化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步入现代文明的国度;还是于上世纪中叶,紧握东京奥运会亮相世界舞台的契机,汲取与演绎西方设计思想,并在取得巨大国民美育教育进步的同时,进而影响了国际奥委会在视觉设计方面的规范,随之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设计巨匠。都是受益于现代文明的冲刷,也不曾缺乏传统文化的浸润,为世界现代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以上宏观现象能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与警醒,我国的“软实力”才能真正有所增强。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会徽、动态图标


具体到甲方个人与公共审美之间的矛盾关系,便是这种宏观形态下的微观呈现,它是一种因“短视”而引发的矛盾。看似无关痛痒的审美问题,却直接反映出我们对创想力、发展力和未来思考力的缺失与不足。来自中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大商业巨头,在世界AI大会上的短兵相接,再次让我们领略了“大清国”式的固步自封,其中暴露出的观念滞后也正是我们的现实缩影,而且在我们的精英阶层和财富拥有者中是普遍的现象。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马云对话马斯克


经济一派繁荣的景象下,确实很难取得观念与意识的并进,毕竟养成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几代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近现代封建王朝的腐朽败落、连年战乱动荡对文化、文明、审美的“洗劫”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这些历史原因造成中华文明的裹足不前深深地拖了国民素养发展的后腿,使我们跌入了“美盲”的深渊;而对“美育”的忽视以及对人的创造能动性造成的连锁关系的轻视,也使我们成为一个创造力依旧孱弱的大国


如今,我们的高等教育也成了“美盲”的重灾区,其中不乏有着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海归”高校领导竟也坦言对艺术的不屑,相较于“理工界”的大事,艺术只是无足轻重的锦上添花。同样,官员、财阀对话语权的滥用现象层出不穷,无处不伸手,无处不断言的人比比皆是。这是社会桎梏的羁绊,如果说拥有了权力就可以藐视一切并肆意践踏人类进步的思维轨迹,那这样的人或观念才是未来创造力和思想力发展的绊脚石。


燕郊天子大酒店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把这种矛盾的危害性上升到一种危机意识的范畴,停止思想“内战”,不纵容“美育”的堕落,并积极的给予引导与支持,即便短时间内会遭遇市场的阵痛,但着眼长远,于未来定能在软实力层面产生积极效应。而那些手握财富、权力的“话语霸权”阶层也应有自知,在自己能力不及之处谨慎“出手”,那便是对社会的回馈和对文明的推动,于国家、于大众都算是善举。



不狭隘受困于“江湖地位”,

以专业实力“夺回”

设计项目的话语权



360°:设计师在甲方与公众之间充当着提供专业知识与服务的调停角色,您认为在这样的三者关系中,设计师可以如何发挥他的专业能力去进行引导协调?设计师又可以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审美矛盾问题?


吴勇:正如我对上一个问题的回答,目前我们还处于上述窘境,设计师的工作环境仍未得到改善。尊严的丧失,在利益诱惑之下的专业话语权也越来越被“市场化”。虽说“美育”与“设计”具备服务属性,与社会紧密相关,但也同时兼备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层职责。


如果,资深设计师或已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设计师能在不为生存困扰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少出行活”也不狭隘受困于本专业认可的获奖和“江湖地位”上的满足;而是更多有质有量地去完成设计,更多投入沟通成本,更多的将客户的诉求和社会效益融合考量,以专业实力“夺回”设计项目的话语权,推出更多具有实际应用功能和审美引导价值的项目,也能给年轻设计师营造出更健康、优良的业态环境,才能发挥出“美育”与“设计”的真正能量,从而根本改善大众认知度,达到提高社会审美的目标。


长沙万家丽酒店



资本、专业、大众

三者本为利益共同体,

现状却是分崩离析的



360°:甲方的审美、设计师的审美、公众的审美其实映射着社会不同力量的立场(资本、专业、大众),您怎么解读这些不同角度的审美背后所代表的不同话语权之间的对话与抗衡呢?


吴勇:资本、专业、大众,三者本为利益共同体,目标一致。但现状却是分崩离析的,三者的角力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能量耗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协同合作,共同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国民素养,才能构建出良性、健康的市场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方式。


我也曾服务于外资(直接面对外籍主管),尽管彼时的我在专业领域并不如现在知名,却也被郑重其事的对待,信任和尊重丝毫不减(包括最基本的按约准时支付酬劳),这是现代文明的契约精神,是一种大智慧。那段愉快的合作经历也促使我创作出很多设计作品,时至今日再拿出翻看依然优秀。所以,对全民“美育”的必要性是刻不容缓的,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与经济实力的发展同步向前,这才是大国对世界应有的贡献。


地铁站美学宣传广告



随波逐流式的

同质化审美现象普遍



360°: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现象再次反映了中国人的低审美水平——无论是掌握审美话语权还是被动审美的人,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审美问题呢?


吴勇:如前所述,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国人普遍审美水平较低。也由于长期的审美教育缺失,大多数国民缺乏独立的审美判断力,随波逐流式的同质化审美现象普遍。其审美标准大多来自媒体、社会和区域,而媒体、社会和区域的审美标准又来自“内循环”的大众直白诉求,这就会产生恶性的被动接受的而非良性的主动引导,各种不可思议的怪象比比皆是。这并非个別人的问题,而是群体性的:随处可见国外的品牌店趋之若鹜的中国消费者大排长龙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购族群,从某种角度来说都直接反映出我们落后、盲从以及被禁锢的消费审美观。


消费审美遵从“政治正确”的一致性而不敢或不鼓励与众不同;消费层面没有“美”只有“价值”认同,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是农耕时代物质观的残存,这与早已进入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和现代经济社会的消费观是脱节的。所以,提高国民审美能力,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社会小瑕疵;相反,它实实在在的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来自权力的个人染指便是对社会进步的亵渎。


风格相近的“网红”咖啡店



社会审美的失衡导致

基础美学教育最终失守



360°:公共领域审美与基础美学教育往往是一体两面互为根源的问题。在日本,会有公共机构推出类似“啊,设计”那样面向大众的基础美学项目,您怎么看待中国目前的基础美学教育呢?


吴勇:这部分的教育肯定是缺失的。社会审美的失衡导致了基础美学教育最终失守,他们互为相关。我们对基础美学教育不够重视、师资短缺、师资能力不足;许多社会资源和平台也缺乏真正向这方面倾斜的意识;既没有门槛更没有导向,大多都是一味迎合低审美,从中谋利甚至毫无底线,这是又一个层面的“失职”和“亵渎”。如果专业人员都被“低审美化”了,那整个社会的审美系统必然崩坏,我们将既失去现代性又丧失优良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灾难。


重庆白马山「飞天之吻」旅游项目



不是一切新的都是最好



360°:从一些日常生活或者具体事例来说,您认为中国目前的基础美学教育如何可以得到改进呢?


吴勇: 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美学观,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一切新的都是最好的,也不是一切既有的都是最好的,更不是好的只能从传统中去寻找。人类文明的发展早已为这个世界发现并创造了许多形态和形式的美,我们对此还存有许多的“盲区”,这是整个民族的集体缺失,应该彻底清醒过来。


21世纪的我们对外来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巴洛克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的“具象美”,而人家的抽象美时代早已进入“经典”了,它的被发现与被创造是人类思想和观念的一大壮举,但在文化艺术层面也早已不再具有当代性了。而对此,文明社会的国民至少已经具备欣赏能力甚至成为生活所依。当然,人可以也应当拥有欣赏具象与抽象美的自由,即应允许有更多样美的存在的社会包容度,而非单一性的。如果我们对这样的基础美学教育的认知还处在模棱两可的程度,那整个社会性的低审美水平也将持续这种恶的循环,因为缺乏了对美的“百花齐放”的选择性、判断性和创造性的可能。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摘自《Design360°》杂志第87期

「困境:公共审美与基础美育」栏目

其中还收录有刘晓都令狐磊邱正对此话题的探讨

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杂志



- Design360°招聘 -
现开放6个职位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