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录


2022

总目录

2022 summary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基于历史维度和国际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探析

——徐康宁(6-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

——唐皇凤  杨  婧(6-11)




马克思主义

列宁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俄国化策略——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研究

——冯颜利  吴兴德(1-1)


论习近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方世南  戴明新(5-1)




哲学与时代问题

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新法兰克福学派”与德国哲学

——李哲罕(1-22)


数字治理与肯定性的生命政治

——蓝  江  周亦垚(2-1)


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及其贫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   

——邹志鹏  张  浩(2-9)


话语场域·议程设置·国家形象——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话语谱系及其构建

——陈婷婷(3-1)


从建构到再生产的现代性审美主体

——包大为(3-19)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生命政治进路——从列斐伏尔、索亚到卡斯特

——温  权(5-18)


亲生物城市的内在逻辑与韧性构建

——吴  璟(5-27)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背景、理论靶向及价值旨趣——基于劳动正义的视角

——毛勒堂  郭  亭(1-13)


平台模式下零工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吴  静(3-10)


资本逻辑下逃逸劳动批判

——陆树程  朱  慧(5-10)




社会学

城乡整体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任  远(4-1)


全过程联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

——袁方成  王  丹(4-10)


公共服务新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政策支持

——钱振明(4-20)




经济与管理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战略方向与实现路径

——周中胜  李  卓  周胡迪(1-38)


“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本核算与列报问题研究

——张金若  隆  雨(1-49)


江南文化中心城市规划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刘士林(2-17)


信息技术、新型劳动中介和长三角一体化 

——向宽虎  陆  铭(2-26)


长三角“三省一市”边界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

——王家宏  王  鑫(2-37)


消费需求数字化转型的升级效应——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岳中刚  叶茂坤(2-82)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内在机理、衔接机制与实践路径

——谢文帅  宋冬林  毕怡菲(2-93)


法定数字货币: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与政策效应

——吴心弘  裴  平(2-104)


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在应急管理中的赋能效用——以奥运危机应对为例

——邹昀瑾  牛建华  张  锐(2-115)


跨域水体治理中的府际控制权共生模式选择——以长三角示范区跨界水体联保专项为例

——毛春梅  王佳琦(3-29)


长三角数字金融环境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胡骋来  屠立峰  乔桂明(3-41)


中国农村动态多维贫困分析——基于CHNS抽样数据的研究

——吕新博  赵  伟(3-126)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研究

——王  妍  孙正林(3-138)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地理特征与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D+T”框架的分析

——周正柱(4-29)


长三角差异化工业碳达峰路径研究

——陈  芳  曹晓芸(4-4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全球价值链重构

——张  群  邱  斌  孙少勤(4-93)


经济周期与贸易政策——基于美国对外反倾销的实证分析

——王孝松  李  彤(4-107)


数字经济发展的出口效应研究

——郎丽华  褚婷婷(4-121)


长三角城市群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收敛性研究

——孙泽生  沈雨晴(5-35)


价值创造、结构重塑与长三角地方政府数字化改革路径——以苏杭两市为例

——李慧凤(5-49)


粉丝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陈琼秋(5-12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够促进共同富裕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张  敏  董建博  段进军(5-135)


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人才队伍预测及建设机制创新研究

——陈浦秋杭  赵锦春  陈清华(6-27)


治理现代化中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的需求、动力与向度

——张  晨  李梦艺(6-38)


碳达峰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

——李  鹏(6-106)


“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对策研究

——付娉娉  杨鸿昊  洪  亮(6-115)


碳达峰情景下碳价对高耗能行业违约风险影响研究——基于高碳省份微观财务数据的视角

——杨 云  仲伟周  王佳琪  程 君(6-126)




政治学

容错机制的建构逻辑及其效能提升

——陈  朋(1-29)


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区秩序

——谢  岳  姚雨灵(3-52)

 

城市治理视阈中的行政竞标制:内在逻辑与成功经验——以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为例

——芮国强  胡  玮  宋  典(4-52)


治理现代化中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的需求、动力与向度

——张  晨  李梦艺(6-38)




法学

生物识别信息刑法保护的构建与完善

——刘宪权  陆一敏(1-60)


非法取得或利用人脸识别信息行为刑法规制论

——李振林(1-72)


我国犯罪圈扩张的趋势及其合理控制——以醉驾的刑法治理为切入点的思考

——王志祥  融  昊(1-84)


刑罚社会功能化视角下刑法立法观的反思与重塑

——马寅翔(1-97)


预防刑法:辩证、依据与限度

——魏  超(1-111)


《个人信息保护法》视野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的相互关系——以私密信息的法律适用为中心

——张建文  时  诚(2-46)


超越“马法之议”:非完全合同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唐林垚(2-58)


论同意规则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适用——以情景类型化为视角

——姬蕾蕾(2-70)


国家建构视野下法律制度的法典化

——郑智航  曹永海(3-62)


重访法典(化)的基本法理议题

——瞿郑龙(3-76)


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的教义学分析

——李晓明  麻爱琴(3-90)


论行政复议的“三位一体”功能及其实现的制度优势——兼论《行政复议法(征求意见稿)》之完善

——张旭勇(3-10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理论逻辑:个体主义抑或整体主义?

——宋天骐  房绍坤(3-115)


合规科技在企业整改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马明亮(4-60)


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推进企业合规的路径探索

——董  坤(4-71)


涉案企业合规的评估标准研究

——邵  聪(4-82)


反思数字化:知识产权法上“修复权”的正当性与制度构建

——马一德  黄运康(5-60)


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及展开

——崔聪聪(5-73)


电子数据区块链存证的法律规制——基于66份判决书的分析

——陈爱飞(5-85)


从社会组织到慈善组织:制度衔接及其立法完善

——吕  鑫(5-98)


从慈善失灵到规制失灵:募捐准入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潘  晓(5-111)


1982年宪法实施40年:实践经验与发展逻辑

——范进学  马冲冲(6-49)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之反思

——李海平  沙  洲(6-61)


行政诉讼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之实践检视——以上海法院32个典型行政案件为分析样本

——章志远(6-74)


“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两种模式及其应用

——王万华(6-84)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视角下的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

——牛延佳(6-95)




文学

论清赋的正统观及其嬗变

——许  结(1-124)


清代士人游幕的文学意义——以乾嘉时期士人的游幕为考察对象

——李金松(1-137)


“松陵四子”并称的意义及文学影响

——于金苗(1-148)


从通俗小说看转型期中的知识分子面影——论姚鹓雏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范伯群(1-158)


范小青的“牛年变法”——论长篇新作《战争合唱团》

——栾梅健(1-166)


从文学到经学: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的发现与接受

——朱丽霞  薛欣欣(2-125)


魏阙江湖:中晚明“布衣权”的可能及其文学史意义——以布衣山人与朝中官员的关系为视角

——安家琪(2-134)


文本于经:清人惠周惕经解的文学在场

——王祥辰(2-144)


作为讽喻的事件——沈德潜时事讽喻诗考论

——潘务正(3-149)


事件与日常:邓廷桢、林则徐的社会交游与文学唱和

——朱付利(3-161)


1926年的记忆:关于“西安围城”事件的诗史书写

——任小青(3-172)


在“近代”已近“晚清”未晚之际——论曾纪泽的西学知识结构与域外诗创作

——罗时进(4-132)


清代博尔济吉特氏诗人群体研究——以氏族、宗族为视角

——张  博  米彦青(4-144)


近代江南俞氏家族的文化记忆——以《俞鸿筹日记》为中心

——潘  悦(4-154)


莱维托芙的生态抗议诗歌

——黄  旭  朱新福(4-165)


论奈保尔殖民地社会空间的他者建构

——张  弛(4-173)


相似的内涵与不同的思路——朱彝尊和张惠言关于比兴寄托的论述及其后学的接受

——张宏生(5-150)


清初布衣士子的富民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以魏禧和邵长蘅为视角

——吴正岚(5-160)


论沈周的交际身份与诗学宗尚

——汤志波(5-171)


徐达左的儒隐品格与诗学观念

——左东岭(6-140)


袁宏道性灵文学中的“边缘人心态”及其理论弊端

——马  昕(6-148)


朝鲜、日本《近思录》文献本土化特色及学术意义

——程水龙  曹  洁(6-162)


两宋别集合刻考论——兼谈别集合刻与文学的交互关系

——吴  娟(6-172)




传播学

“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

——彭  兰(2-154)


拟身链接: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的人机互动及其社会善用可能

——张  铮  吴福仲(2-164)


机器行为特征建构:传播学视野下社交机器人识别方法研究

——张洪忠  斗维红  任吴炯(2-174)




历史学

永嘉之乱后汉国的权力结构及其变化——从后宫、前朝的联动到内朝、外朝的对立

——李  磊(1-174)


近代海外中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樊如森  路伟东(1-183)


“移民融合”机制的完善——评析英国《1968年种族关系法》的生成

——于明波  王宇博(2-183)


近代江南庙会演艺与岛滩人文生态

——汪湛穹  小  田(3-183)


清末新疆巡抚袁大化的治疆思想——以《新疆图志》袁大化系列序文为中心

——侯德仁(4-181)


中晚唐至宋初的亲随迭代与宦官升沉

——丁义珏(5-181)


清代中晚期苏州顾文彬家族的社会融入与身份重塑

——王  晗(6-186)


图文编辑:姜天琦

责任编辑:冯怿周

审核人:赵强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

您若喜欢,戳戳“分享”“点赞”或“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