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古典文学研究新书(3)

尔雅国学 2022-03-23


颜延之集编年笺注

作者:王学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01月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人,在文学史上与谢灵运、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又与谢灵运并称“颜谢”。颜延之是南北朝时期较有影响的文学家。目前颜延之集尚无完整的校注本,编年亦欠齐备。在梳理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颜延之作品进行校勘、注释、编年、考辨、辑佚、辨伪,有助于加深对颜延之其人其文的理解,促成与颜延之相关的文学、史学、儒学、佛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更好地展。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

作者:[荷兰]田海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22年03月 

本书是对关羽崇拜的研究,也是对在书写文化愈来愈重要的世界中口头文化的研究。219年,关羽败走,后为吴军所俘,被杀,此后被尊为关公或关帝,成为不亚于观音的重要神祇,至今仍受民间敬奉。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追溯了关公崇拜的历史性演变:从早期惨遭横死的饿鬼,到骁勇善战的护法恶魔、qu邪将军,及至后来的雨神、财神和文士之神,甚至全能救世主形象……在关羽的多重面相中,每种形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包括佛道教力量的介入、特定地方群体的参与、王权和国家力量的形塑等,但归根结底,关羽信仰兴起于口头文化,而非大多数研究主张的三国叙事传统。正如作者自己反复提到的,《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为“对口头文化在一个文字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巨大作用的研究”,作者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杜甫:超越忧愁的诗人

作者:[日] 兴膳宏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2月

在杜甫的一生中,他的诗歌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成长,各个时期的诗歌都开创了新的诗境。要想理解杜甫,就要先破除“忧愁一生”这种标签化的解读,从杜甫人生的不同阶段的诗歌入手,贴近杜甫的生活。日本学者兴膳宏精选了杜甫不同时期的72首诗歌,串起了杜甫的一生,其中有对酒仙们漫画式的刻画、对妻儿无限的怜爱和关怀、对朋友李白的深切怀念、对自然万物体察入微的表达、对黎民苦难的同情和悲悯悲悯,这些诗句共同塑造了杜甫多面的性格,揭示了杜甫丰富的内心情感。本书既是杜甫的一个精简的传记,也是一部提纲挈领的杜诗选集,带我们走入杜甫的诗歌世界。


容斋随笔笺证

作者:洪迈 撰,凌郁之 笺证
出版社:中华书局2022年02月 

《容斋随笔》五集七十四卷,南宋洪迈历时四十年、萃一生精力所撰。是书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唐宋掌故、人物评价、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诸多方面,都有明确的叙述、确切的考辨、精当的议论,尤其是考证了唐宋两代的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容斋随笔》是宋代学术笔记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历史文献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予以高度评价:“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


《容斋随笔》与《困学纪闻》《梦溪笔谈》等齐名,却独少笺释、考证之作。《容斋随笔笺证》一书对《容斋随笔》作了全面的笺注、考释、辨订、辑证,对洪迈所记之材料来源,辨订是非,辑录其所未备;对书中涉及的典章、制度、人物、辞章、名物、故实、文献等,作了考订注释;前人对此书所作考论,尽力辑录,或证成其说,或商榷析疑,兼存学术史之脉络。《笺证》详赡博洽,使洪氏广大精微之学术益加彰显,不仅让《容斋随笔》一书更便阅读,并且通过对《随笔》探讨的许多重要学术问题的梳理,勾勒了一部以课题为中心的学术史。


只是一首歌: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词 

作者:宇文所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02月

作者聚焦并追踪北宋时期,词如何从宴饮助兴的表演文本——歌词,历经创作、传唱、抄写、结集诸过程,终衍变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逐渐取得与诗歌并举的正统地位。

宇文所安一方面从表演实践、文本传播、作者问题、词集编纂与流变等全新角度将词史看成“词集史”而非“词人史”;另一方面又对代表性词人如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力图从多个层面呈现词的历时性发展及其作者化、风格化和经典化的过程。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

作者:潘向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03月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是著名作家潘向黎的一部关于古诗词的随笔集。唐诗宋词在其笔端游走,作家的感性与学术的严谨,现代立场和古典情怀,清丽婉约与明快豪放,都恰如其分地融会其中。

书中十二讲,聚焦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文人。作者匠心独运,目光透辟,旁征博引,却又发前人所未发之语;深入古人灵魂深处,笔锋游走,执著探寻古人所思所想,古典诗词与人生真味水乳交融。

一个小小切口入笔,却写得恣意情深,气象万千。既有怀古追今、女性之美,亦有闲愁离绪、命运喟叹,更是把时光深处的古人写活了,每个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向我们走来。

一书读懂古诗词之美,更读懂古老中国儿女潜藏心底的人生气概、心灵秘语。


红楼夺目红

作者:周汝昌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2022年02月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的一本红学随笔集。全书一百三十余篇,每一篇都以一个新的角度来为读者讲解《红楼梦》所不同于其他小说文学的道理和笔意之所在,摆脱了常见的一般眼光和议论,因而生发出令人处处感到意外又新奇的红楼境界。本书以短文讲大旨。大旨不是张皇喊叫,却常常隐伏于琐墨细笔之间,有待我们去玩味领悟,所以这本书虽小,讲的却并不是“繁琐考证”。读之给人一种点面新、视角新、解说新的感觉,可以说本书是红学界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


古文辞类篹

作者: 姚鼐  
出版社:中华书局2022年02月

《古文辞类篹》一书,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编选。本书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在每类之下说明文体源流;共选文719篇,大都附有精彩评点。本书是直接体现“桐城派”创作观的名著,与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经典,编选精到、广为流行、具有总结性质,可以称为古代文选的范例和高峰,与《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被张之洞《书目答问》誉为“古雅有法”的三种选本,数百年来影响巨大。


本书以李承渊求要堂本为底本,此本已经过李承渊和萧穆、吴汝纶等晚清学者以康本和吴本对照校勘,文字上较为完善;且保留了姚鼐的全部评语和圈点,呈现了《古文辞类篹》的本真全貌,便于读者了解桐城义法。


德国人写的中国文学史

作者:[德]施寒微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02月 

这部《中国文学史》是对中国语言及文字传统进行研究的成果。中华文明拥有全人类为丰富的文字遗产,从中折射出各种跌宕起伏的命运与经历,特别是人们在思考世界以及人在天地间位置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聪明和智慧。想要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学。从广义上讲,这个文学既包括诗歌和小说,也包括哲学,以及多种多样的知识记录和付诸语言的对世界的理解。当然,中国文化的特点并不仅仅体现在书面记录的知识中,还包括了音乐传统、风俗习惯等其他元素。但是,语言和文字对于中国不同年代、不同群体的人来说,都在其学习与塑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并且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故事法则

作者:施爱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1月

民间故事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个自组织系统,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嫁接、自己开花、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在故事中,英雄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离开家乡时需要哪些装备、神奇助手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叛徒为什么总是英雄的叔父、误会为什么总是不能避免,所有情节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结构或套路,而所有的套路,都是特定功能相互制约的结果。


故事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生长的,貌似无序的生长中,总是有一些配置、结局。特定的难题,总是对应着特定的解题方式。每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都是特定语言游戏中的玩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