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旅行的意义

翊瑄Camellia 理想屯 2022-05-10
01

他们从不满足于故乡的所见所闻,尽管他们清楚他乡也并非尽善尽美;他们情绪多变,时而希望满怀,看待世界如孩童般理想;时而绝望无从,愤世悲观。

——波德莱尔


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人,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觉得外面的世界永远充满了新鲜和刺激,躁动的心一时也停不下来,生怕浪费了时间,失去多了解这个美好世界的机会。


于是注定了漂泊,尽管身体没有整日奔波于路上,但是一有机会就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从小的志向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旅行的意义也有自己的见解,打卡式的观光游从来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更倾向于独自游走在异国他乡,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结交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


每去一个地方,也许因为好奇心总是战胜防备心,所以总会收获特别的惊喜,旅程虽然短暂,但存留下的记忆却将陪伴永远,就像刚刚完结的《西部世界》里提到过的那样,你活着的时间和别人记得你的时间一样长,多一个人记得你,多一个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受到快乐,那自己短短的人生就算没有白走一趟。



02

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

——阿兰·德波顿

每到一个语言和文化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国家,最不能错过的部分就是不带任何目的的压马路,在古老建筑亦或是钢筋水泥之间体会这座城市的生命气息,抚摸着那些带着故事的庞然大物们,他们就是见证一切历史的化石。如果有幸抵达古人曾经造访过的地方,脑海中回荡着着他们当年在此地游览时留下的诗词歌赋,此情此景融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种感觉实在是其乐无穷。


如果是涉足野外,大自然则有一种引导着我们重新发现美的力量,就像一面映射美好意念的镜子,帮助我们纠正过久在城市里生活的扭曲心灵。尤其是在夜晚的空旷山野游荡,举头观星,在斗转星移之间感叹自己的渺小,从而释怀一切心结;深深地呼吸来自空谷幽林的芳香,与大自然产生共鸣,时间彷佛也冻结在这一刻,引用姥爷写的诗描述那时的体会就是,「流光荏苒去无踪,富贵如云过眼空。淡泊生涯游物外,超然世俗学禅宗。阴阳和化情缘净,动静参修性意通。精气相乘神内守,天人合一九霄中」。 


01


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的多快,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而不是速度。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毫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再于急行,而在于亲身体验。

——罗斯金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生活居所与目的地的落差也将影响我们在旅行时感受。每次前往新的地方,我们总会怀着谦卑的心态,用心去发现每一处细小的美好,尤其是独自旅行时,更可以毫无顾虑地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在陌生的环境中,无需担忧旅伴对于你变化的不解和评价。而当我们返回时,如果也可以把这种心态重新带回自己的居所,那我们或许会发现,以前厌烦总想逃离的地方,其实也是独具魅力。重要的不是你在哪,而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不想高估旅行对个人的改变,但有时候确实可以发现,从一个地方回来后,整个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可能是看到的景致又或者是遇到的人,就在偶然间点燃了你,有些东西或者人只要静静地存在着,都不用做什么,就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生活。而当你看待事物的态度发生转变后,所处境况就会改变。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实践起来确实好难,因为人很容易被情绪和评判心理所劫持,从而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如今,满血复活后重新回到旧环境,换了一个思路和待人处事方法,一切突然变得美好开阔起来,欲变世界,先变其身,不再把自己放在简单的框架里,尤其是不受年龄和身份框架的束缚,就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发现。

最后的最后

最近经常听读Naval Ravikant,他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也是AngelList的联合创始人。在The Knowledge Project的一期播客中,他讲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哲学,如何做决定,幸福的概念和生活的意义等内容,听完受益匪浅,这里是完整的播客文字版下载地址:https://www.fs.blog/wp-content/uploads/2017/02/Naval-Ravikant-TKP.pdf 收听地址:https://fs.blog/naval-ravika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