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池百合子胜利是东京选民的失败

2017-08-04 超讯 硕鸣灼见


东京都议会中第一大党的自民党惨败,现任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领导的「都民第一之会」地区政党大胜。因为社会面对的困境,焦躁的选民不分青红皂白把票投给那些以自圆其说的政治教条反对建制派的新人,但这些新人作为议员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日本社会面对多重困境

文 | 俞天任


7月2日,东京都举行了都议会选举。原来为都议会中第一大党的自民党惨败,议席从原有的57个减到了23个,而现任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所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名为「都民第一之会」的地区政党大胜,议席从原有的7个增加到了49个。加上已经决定在都议会运营中合作的公明党的23個议席以后,小池阵营今后在東京都议會全部127個议席中掌握了79议席,远超过半数,以后的议会运营将会非常方便。

 

东京都议会只是地方议会,理论上这次选举的结果对日本国家层面的政治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因为东京都在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的地位,这次选举的结果肯定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日本政治产生影响,故而日本媒体把自民党的这次失败称为「历史性的失败」。

 

从安倍晋三在2012年出任总裁以后,自民党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依靠这种高支持率,自民党赢得了几乎所有的重要选举,无论安倍晋三本人还是内阁或者自民党都变得相当自负。但是最近因为一连串的丑闻被曝光,安倍以及自民党的支持率不断下降,反映在了这次选举的结果中。一般来说,东京都议会选举是日本国会选举的一个前哨战,东京都议会选举中出现的动向肯定会在以后的国会选举中反映出来,自民党两次沦为反对党之前都曾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大败,而明年日本将要面临众参两院的选举。

 

安倍晋三已经明言要在2020年中完成修宪,明年的选举十分关键。如果明年的众参两院选举失败,修宪目标就完全不可能实现。2006年安倍晋三就是因为在参议院选举中的失败而被迫以身体健康上的理由辞职的。现在摆在自民党和安倍内阁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在明年选举之前尽快提高支持率,不要使得这次东京都议会选举的结果影响明年要举行的众参两院选举。

 

自民党这次大失败的理由很多很直观,最近自民党在议会运营方面的傲慢,自民党议员的各种丑闻,有两件直接牵涉到安倍本人,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在为自民党候选人拉票时信口开河弄巧成拙等等。几乎所有人都预料到了自民党的大失败。

 

其实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在日本反覆出现的像钟摆运动似的震荡型选举结果。

 

不正常的震荡型选举结果

 

2005年小泉纯一郎首相的「邮政选举」,自民党增加了84个议席,达到61.7%的多数,而民主党却减少了64個议席,成为23.5%的少数。有种说法是「赢得溢出来了」——在比例区甚至有选票却没有候选人只能把议席让给其他政党,因为自民党自己都没有敢想能拿那么多票,没有安排候选人。

然而在4年后的2009年那次导致自民党下台的众议院选举中,结果则完全反转了过来。这次是增加了193议席所谓民主党赢得溢出来了,自民党减少了191议席而成为在野党。

 

再接下来是2012年的众议院选举。三年的执政让民主党的无能暴露无遗,议席减少了174席,而自民党的议席则增加了176席,时隔三年,夺回了执政权。接着安倍又在2014年解散了国会进行大选来确认选民对其推迟消费税增税的支持,因为当时找不到什么自民党执政的弊病,所以议席的分布没什么大变化。

 

如果这次东京都议会选举的结果像过去那样影响了明年的国会选举的话,人们就会看到一个完全的选举钟摆现象。多党制选举的结果发生摆动是很正常的,但是摆动幅度过大甚至出现了反覆震荡就说明社会出问题了。

 

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固定支持阶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选民会改变自己的选择,但这种改变在一般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选民不应该在短时间内再三颠倒自己的选择,所以政权交替不应该以极大的落差出现,尤其不应该再三反覆以大的落差出现。

 

日本出现的这种异常状况其实反映了日本选民焦躁的失望甚至绝望情绪,以及日本各政党都不具备选民所要求的执政能力的现实。

 

日本人一直为自己的「亚细亚的优等生」而骄傲,即便是曾经发生过战败,全国沦为焦土的事实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自负,因为他们很快就治好了战争的创伤,实现了经济上重新崛起。

 

但是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日本现实使得日本人对这种「优等生」的自负产生了怀疑。二十多年来日本的GDP就像被冰冻了似的没有变化,1997年中国的GDP还只是日本的1/5,十年后的2007年反超了日本。现在中国经济的规模几乎已经是日本的三倍了,而现在日本在议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会被印度反超?」

 

除了GDP这个宏观指标之外,曾几何时的日本企业也出现了问题,日本家用电器产品现在几乎被挤出了世界市场。大品牌夏普甚至破产,五大重工企业之一的东芝也在破产边缘徘徊,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除了经济生活,日本人面临的整个社会环境都非常严峻,高龄少子化的不断深刻化使得年金、医疗保险不断出现问题,通货在不断紧缩,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也在不断上升,整个社会前景很不光明。

 

日本人当然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那些大震荡的选举结果出现的背景。人们还不知道这种因为高龄少子化社会而带来的通货紧缩问题的解决方法,所谓「病急乱投医」,焦躁的选民会不分青红皂白,把票投给那些以自圆其说的政治正确教条来反对建制派的新人们。2009年日本人选择了民主党和这次东京人选择了「都民第一之会」,,都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再把目光放远一点,美国人选择特朗普也还是这样。

 

但是就像2009年被日本人选择了的民主党一样,这次被东京人选择的这些新人作为议员的资质也是很可怀疑的。这次「都民第一之会」当选的49名议員中,有20人没有过任何政治经验,甚至包括一位职业歌手。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当风起来的时候,猪也会飞」,还有一位当选的最大理由居然是因为他是粉丝众多的日本足球名将长友佑都的小舅子。

 

这些没有政治经验和行政经验的缺陷在以后会不断暴露出来使选民失望,从而在下一次选举中选民再一次抛弃他们而把选票重新投给上次被他们抛弃的政党,这就产生了反覆的震荡。

 

而且这种震荡还会使得议员的资质进一步劣化。现实上从小泉的邮政选举开始,赢得昏头昏脑的胜利带来的是大量没有经过认真考察和培训的新人议员。

 

日本社会政策向老年人倾斜

 

建制派也好,反建制派也好,对日本的现状都束手无策,而选民只能在找不到解决方法的建制派政党和自称能够解决问题的泡沫政党中间进行选择,一旦选错了,下一次选择时就会更加愤怒地选回来。日本的问题很特殊,民主社会的政策永远向最坚定的选民群体的利益倾斜,日本社会的所有政策都向老年人倾斜,生育年龄的青年人很难得到社会的照顾。这些年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这个牵涉到政治正确的问题几乎是无法解决的,这问题不解决,日本选举结果就还会继续震荡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