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功的「新陆权」思想

2017-11-24 超讯 硕鸣灼见

 文|张子华


陈功重新解读传统的陆权理论,提出「新陆权」论, 认为资本在新陆权论中扮演昔日殖民帝国君主角色,迫使世界权力角斗场,从海洋重新回到大陆。而世界物流技术发展,令海运成本相比昔日极大提升了,海的重要性相比昔日世界已降低。 

  ▲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

 

安邦的首席研究员陈功是最早研究经济与地缘政治关系的学者,也是最早研究新丝绸之路的中国学者之一,只不过与同时代的学者不同,他对新丝绸之路始终保有支持的态度和立场。 

 

传统而早期的陆权理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众所周知,这是由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民主的理想和现实》和《全世界赢得和平》三篇文章总结形成的理论。在麦金德看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 

 

陈功的两个重要发现 

 

陈功很早在研究中就坚持认为,这个因为世界航线的发展以及海运价格的低廉导致看似「过时」的陆权论,在今天的世界里面依旧具有难以想像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认识源自于陈功长期以来的研究活动,他在此基础形成了自己的两个重要发现。   

 

第一个发现,资本的流动与陆权的重新崛起具有重大关联。资本总是追逐利润的实现, 大部分的生产活动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所以只有在大陆才可以持续发展增价行业。唯有地理空间上的大陆而不是海洋,才能向资本提供这样的可能性。所以,资本在今日新陆权理论中扮演着昔日殖民帝国君主的角色和作用,资本迫使世界权力的角斗场,从海洋重新回到了大陆。 

 

新陆权思想的函数模型 

 

第二个发现,世界物流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这包括军事物流也包括民用物流。高铁技术在发展,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遍及世界,最终将会降低物流成本,大幅度提升运输效率。与此同时,海运成本却由于世界主要港口的城市化,相比起昔日的时代,极大提升了成本。此消彼长,大海的重要性相比起旧日的世界已经降低了。 

 

也许,一个简单的函数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陈功的新陆权思想。 

 

陈功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可以用经济增长来表达,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用一个函数G=H(s)来表达,在这个函数中,H代表人口,是因变数;s代表空间,是引数,这个函数的结果就是未来的经济增长G,也就是国家实力。在这其中,关键在于空间s的争取和控制。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服务于人口的,离开了人口,经济增长将会失去意义。假定世界政治经济在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结构性改变,人口以及贫富,在一定国家和区域不会出现重大改变,那么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就是生产要素转化而来的规模惊人的各种产品和商品,除非拥有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否则就将失去价值,甚至毫无意义。由此可见,模型函数中的s所代表的空间变数,具有极大的决定性意义。 

 

这一新陆权理论实际上解开了一个谜团,世界充斥着资本过剩,产能过剩,大多数商品价格均受到强烈的压抑,与此同时虚拟经济日益膨胀,金融体系的交易日益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危机的阴影总是时隐时现,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世界各国的安定和市场秩序并且难以挣脱。 

 


  ▲ 麦金德提出陆权论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难局面? 

 

一般来说,经济学总是假定空间不变,经济增长理论就是建立在空间不变的基础加以衡量的,GDP的计算也是如此。并非巧合的是,我们的世界总是如此,每当经济学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地缘政治学家就该出面解决问题了。答案实际并不复杂,关键是追求空间的改变,通过空间变数的改变,扩大市场的规模以及人口的规模。一旦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均出现增长的时候,经济增长的真实价值就会显现,资本的各种类型回报率将会大幅上升。 

 

在世界的历史上,这样的空间改变,往往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所以战争与和平始终是人们关心的主题。只不过因为战争的残酷毁灭,人们更多地被政治家们的决定所吸引而忘记了政治背后的地缘经济意义。事实上,现代战争的频率远比历史为高,争夺空间的战争机器始终在各种蛊惑人心的政治概念下持续运作,从伊拉克、阿富汗到叙利亚,再到乌克兰和南亚次大陆。现代世界上所有这些战争的背后,都有资本和空间争夺的影子,新陆权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的规律而已。 

 

经济同盟追求的是空间扩展 

 

与战争的粗暴和恐惧不同的是,争夺空间规模也有现代文明的方式。经济同盟关系实际就是空间扩展的一种表现,欧盟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在不改变各国政治现实的条件下,通过联合的方式实现了空间规模上的初级扩展和联合。未来的世界还会有更多的、大大小小的这种经济同盟的出现,他们的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目标都是空间s变数的扩张,在此基础上满足并且实现资本、价值和实质增长的需要。 

 

陆权理论的提出时间可以上溯至1904年,在时隔百年之后,陈功的新陆权理论实际宣告的是一个陆权时代的回归,它在新的基础、新的路径之上,事实上也是在遍及世界的争议声中不可阻挡的稳步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