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兵团老知青陪伴妻子住医院历经病房里真实的故事


2014年7月19日,妻子在病房休息

一个兵团老知青陪伴妻子住医院
历经病房里真实的故事

作者:付晓峰

引 子

回城女知青宋桂芬,不仅是与我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妻子,她也是与我和共同经历边疆的风雨的内蒙古兵团的战友。9年前,她因病情经历过二次惊心动魄的抢救,第二次是她胆结石发作,疼的在床上打滚。我立即打120叫救护车来家抢救。因儿子在北京工作,一时半会回不到天津,儿媳妇陈萌与儿子的一位老同学很快地赶到我家里。


那正是2014年7月11日,妻子患胆结石住进了本市的一家医院。当天晚上儿子就急匆匆赶回天津,直奔医院。这次住院要动手术,前后要在医院逗留半个多月。在住院前,医生征求家属意见,病人可选择单间病房每天300元,单间病房配备卫生间,电冰箱,空调及沙发。(长条沙发可供陪床家属用)(空调电费另算)另也可选择9个人大病房每病床70元,每个病床只配备一个小折叠椅(供陪床人用)空调一个,没有卫生间。为了妻子更好治病和休息,我与儿子选择了单间病房。在此,我从冷冰冰的医生护士的面孔和冷冰冰机械仪器,我便第一次观察到了中国大都市医院里真实的一面。

公立医院的病人食堂为何被私人承包了?

中午,我带在饭盒去住院病人食堂去买饭菜,看到前去食堂的病人家属稀稀拉拉。可是饭堂里张贴着花花绿绿的菜单上有中高档的美肴,台子上摆列着各式各样诱香的饭菜。我仔细瞅着菜单,昂贵的菜肴吓的我目瞪口呆。一盘炒土豆丝16元,葱爆羊肉48元,一条清煮桂鱼99元,半个烧鸡腿48元……我心里嘀咕,就是住院百姓的食堂吗?

经过我找一个在食堂里当清洁工大姐了解,她是山东人,说话很爽快,她告诉我,这座医院的病人食堂被医院一位领导承包给他的小舅子经营,所以这座住院病人食堂的饭菜很昂贵。我又经过一番调查,在此住院看病(动手术)的病人和家属,大部分人吃不起这座食堂的饭菜,他们跑到大街上去买10元钱盒饭或8元钱的一碗面条。来这里每天买饭菜的人,大多是住医院时间短,咬着牙,伸长脖子让食堂老板拿刀宰!我尽管虽不是富人,但考虑到妻子动手术,我不愿到大街小摊上买便宜的盒饭吗,因大街小摊上的盒饭卫生合格吗?我还是依旧老老实实地到这家食堂给妻子买饭菜,每天换着各种菜样给妻子买妻子喜爱吃的饭菜。同时我也在这里就餐,荤素搭配,凑乎填饱肚皮。


可是我每天在这里买饭,心里总是不舒服。为啥国家的医院竟出现让私人承包病人食堂的怪事?

一位疲劳不堪的陪床的农村大姐

妻子夜里陪床是由我儿子儿媳及亲戚轮流值班,我几乎负责白天陪床,到时给妻子打水打饭及有事叫医生护士。等妻子入睡了,我就在病房的走廊转悠,写作的敏感,使我随时随地想寻找故事和素材,捕捉新闻线索。我开始在饮水处、吸烟室、走廊里,开始关注一些男女陪床人。

病患者在大厅等候的情景

在饮水处,我观察到一个穿着一身旧衣服蓬头乱发五十多岁的操一口河北方言的农村妇女,她每次去打热水或去公共厕所给病人倒屎尿的时候,总是无精打采咳声叹气。一次,我主动地很有礼貌地上前询问:“大姐,您给谁陪床?看样子您很疲劳了。”那位农村妇女听到我主动问话,她好像在多日的寂寞的医院终于寻找到了说话的人,她竟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我是河北清河县农村的人,我老爹在廊坊一直是临时工人,(因犯过大错误)我从小和老娘在老家伺候奶奶,就落根于清河农村了,这次来天津是给八十一岁的老爹陪床,我老爹患的是胆结石,动完手术已过去七天了,他住在九个人的大病房,病人多休息不好,我也没有地方休息。”她说完就又咳声叹气。“怎么就您一人陪床?”我又问道。哎!我有三个弟弟,二个小弟弟在廊坊市当工人,大弟弟曾从廊坊市下乡时找一位天津女知青媳妇,后来把他办到到天津,在一家建筑企业当工人,后来升为项目经理,退休后又补差当了一名监理)他们三人分摊老爹的住医院的医疗费,(老爹没有医疗保险)我在农村生活困难,不用摊钱,可出人陪床伺候,再说他们都说工作忙,来不了,就叫我一人白天黑夜陪床,可我实在顶不住了,我已有七八天没有好好休息了。她说完,用她那双粗糙的手抹着眼泪。我听罢这位农村大姐的说的话,我对这位疲劳不堪无助可怜的农村大姐很同情。但我不知怎么安慰她,我只说:“大姐,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当她知道我妻子在隔壁312单间病房,她的眼睛亮了,她说:“昨天我的清河县老乡来天津办事,顺便给我捎来了二瓶虾酱,一瓶肉酱,这里医院的病人食堂饭菜比街上饭馆还价钱贵,一个素抄土豆菜十六元,我吃不起,可大病房没有冰箱,没有空调,屋里热,虾酱和肉酱容易坏,我想麻烦您,能不能将虾酱和肉酱夜间放在您屋里的冰箱里,白天我吃饭的时候再取出来。”我忙说:“大姐,别的忙帮不了,这件小事不算啥,您不必客气。”

医院大厅一景

日后,这位农村大姐和我们夫妇熟了,每天饭后将虾酱和肉酱放在我屋的冰箱里,有时候将吃不完的水果也放在屋的冰箱里。她每次来我们单间都很客气,我们夫妇俩感觉到能给这位农村大姐提供一点帮助,给她解决一点困难,这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一天深夜,我到饮水处打开水,就听到旁边的卫生间门口,一位值班的高个子的护士正大声斥责着一位睡在门口地板上一个人:“您怎么在卫生间门口睡觉?这是医院,不是你们农村里的大院,要罚你钱。”我走近一看,在这地板上睡觉的人正是那位清河农村大姐,她极度疲劳和困乏,她是夜里给老爹倒尿时却迷迷糊糊地靠着门口墙角睡着了。于是我赶快过去与那位护士交流作解释,(事后才知道她是护士长)她似乎不听我解释,反而对我发火了:“您是那个病房的?您不要管闲事”!我无奈拿出我随身带的证件:“我是312房间陪床的,这是我的证件,我是一位普通的作家,可以与你交流吗?”她接过我的证件并瞧了一眼,口气立刻变的温和了:“作家,欢迎您给我们医院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忙说:“意见谈不上,我想与您说,这位大姐一人给老爹陪床七八天了,可家里没有人来替换她,她太疲劳困乏了,当然她不该在卫生间门口睡觉,你是否先让她回病房?。”这位护士长还很圆滑,立刻风见风使舵:“还是作家了解情况,”她对这那位清河农村大姐说:“既然作家替你说情,这件事就算了过去了,罚钱就免了,你以后夜里不能再卫生间门口睡觉,你先回去吧。”。


事后,那这位大姐到我们病房特意感谢我:“大兄弟,您是个城里的好人,那天不是您给我解围,那个护士长不放过我。”我对她说:“大姐您不要客气,如今社会变得很世俗,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大多是势利眼,专门欺负农村人。”转天大早,在饮水室我遇到那位大姐,她愁眉苦脸地告诉我,今早医生检查完她老爹的伤口后,对她说,由于她老爹年纪大了,手术后的伤口恢复的很慢,半个月出不了医院,需要住二十多天。看到眼前的这位疲劳不堪女人,我很郑重地对她说:“大姐,让你大弟弟来替换你几天,你一人再这样白天黑夜陪床,身体会出事的,把你在天津的弟弟手机的号码给我,我试试,不知能不能帮上。”

本来这是别人家的家务事,我不应该参与,可是我看到眼前的这位陷入到困境的农村大姐,我不能袖手旁观。我给那位大姐的下过乡的大弟弟打去告急电话:“老知青战友,我也是在医院陪床的,我本不该管您家的事,可是您大姐给您的父亲陪床太辛苦了,熬了七八天夜了。我是一个知青作家,期望您来医院替换您的大姐。”下午果然她的大弟弟带着儿子来医院陪床了,让他大姐回清河家休息四天。但她的大弟弟却埋怨姐姐不该把家事透露给外人,特别是一个让他讨厌管闲事的知青作家。那位大姐回到家才休息了三天又赶快地来医院了,我告诉她,让您休息四天,你怎么休息三天就来了。她哈哈地大笑:“我回到家整整睡了二天二夜,睡足了有精神了,我在家老惦记着老爹,再说我大弟弟补差干监理也很忙。”听罢她的一席话,我没有吱声,让我感慨万分,这位确实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大姐!她这次回来专门给我妻子带来了二瓶自制的虾酱,表示对我们的谢意。我与妻子还觉的很过意不去,我又让妻子给她老爹送去了一些水果和面包。(那位下过乡回城后任过经理的老知青,只来医院一天,当天下午就回家了,忙于挣大钱,却把给住医院的老父亲陪床的任务交给了儿子。这位搞建筑行业当监理的儿子,竟让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住在九个病人的大房间,这样对自己老爹不孝顺的老知青,真是没有人性!更让我鄙视,让我看不起。也许是他对曾经犯过错误的老爹有什么看法?)

五个有体面工作的儿子,却让九十一岁的老爹住大病房

一次我在病房外走廊结识一个穿得很讲究的中年人,他很健谈,很快与我熟了,他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印有廊坊市司法局一个处长的头衔。他夸夸其谈,我感觉到此人很轻浮,他与我索要名片,我没有给他。我得知他的老爹也刚动了胆结石手术,却住在九个病人的大病房。当时我还很纳闷,司法局里当大处长儿子怎么让自己九十一岁的老父亲挤在八个病人的大病房?

二天后,他那在廊坊教育局工作的妻子也来看望公公,她随他丈夫到我们312病房串门,与我们夫妇也熟了。我与她开玩笑地说:“您们夫妇都是国家干部,应该让您公公住在单间病房,适合老人家养病,大病房人多杂乱,老人家休息不好。”谁知这位长的很文雅的女人嘴头很厉害:“哎!我公公是青县农村人,看病都是自费,全部医疗费由儿子们平摊,我丈夫哥兄弟五个,都不愿多花钱让老爹住单间病房。”我刨根问底:“其他四个哥哥没有工作?”她回答很干脆:“老大在廊坊师范学院当教授,老二在青县中学当校长,(高级教师)老三在青县某区政府当秘书,老四在青县某街道办事处当副主任。再说我公公是农村人不讲究,凑乎半个月就过去了,其他四个哥哥不出头,我丈夫也不愿充大头,怕影响哥兄弟关系。”我听罢这位处长夫人的话,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五个有体面工作的儿子,却不愿多花钱让自己的九十一岁的老爹住单间病房。他们在政府里都当领导,他们在大学当教授和高级教师…..他们都有文化有头脑有觉悟有水平,但他们不懂得孝敬老父亲,他们不懂得如何做人。他们自私自利,他们不孝敬自己的父亲,他们还能为老百姓真心实意地做事吗?

妻子动手术前,手术医生找我谈话,暗示索要红包

妻子在医院里,天天打针输液,她的两只手腕和手背都肿了,她都没有吱声喊疼,在她的身上依旧还有老兵团战士的坚强和吃苦的毅力。我听一位病友说,将土豆皮贴在妻子的手腕和手背上,可以消肿消炎。我立刻去医院食堂讨了一个大土豆,一尝试,很管用。(看来土偏方还很实用)动手术前一天,妻子的妹妹桂英还特别嘱咐我:“姐夫,我姐姐动手术,你要提前给医生送红包,这样咱们家人都放心了,何况现在社会都是这样风气,病人动大小手术都要给医生送红包。”我笑着说,你放心,我会办妥的。”

转天护士通知我,下午十四时动手术。上午十时左右,一位护士通知我,医生在办公室找我个别谈话。我一进一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很僻静,只有医生一人,他很严肃地先让我翻阅几个单子,并让病人家属我签字。所谓的由病人家属签字的单子,无非是病人动手术若出了意外事故,一切责任和风险都由病人家里承担负责,医院推卸责任和风险。当我签完字后,他马上由严肃的面孔变为很热情和温和,并在我面前保证,让病人的手术做成功。我知道他在暗示我拿出红包。我很镇静,慢慢地掏出证件,并自我介绍:“我是一个普通作家,我很尊敬您们从事救死扶伤高尚的职业的医生,今天下午由您亲自给我妻子动手术,我十分信赖您,我相信今天的手术很成功,在这里我什么也不必多说了”。说完话,我拂袖而去。在我结束和他谈话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观察到了那位很斯文的医生脸孔和神态由失望到尴尬……..我认为我这样做是对的,妻子在医院治病该花的钱必须花,给医生红包的钱,我就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中国公民,就决不能助长这些社会不良风气。


我回到了病房,我最终没有将此事真实地告诉妻子和小姨子桂英,我只说事情已办妥。因为我的事一旦穿帮和泄露,家人和亲人们心里就不踏实,直到如今我还保守着这个小秘密。也许是上苍的保佑,我妻子的手术很成功。在妻子出院时,我与妻子到办公室向那位医生告别和致谢,说心里话,我还是对那位医生很感激的。出乎我的意料,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想说什么,但他最终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对我点头微笑。

2014年7月24日妻子出院前于病房留影

我在医院里陪伴妻子在医院病房的短短的十三天,医院病房里所经历过一些平平凡凡的小故事让我久久地难忘。可以说,医院病房是瞭望社会的一个窗口,让我目睹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冷暖。

2023年2月6日初草于天津顺通家园
作者简介

付晓峰,祖籍天镇县。1952年出生内蒙古商都县,1965年就读包头十五中学。1971年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十七团战士,后调兵团电厂(乌拉山电厂)宣传干事。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业报》《巴彦淖尔报》《天津日报》“满庭芳版”版《今晚报》“人物专刊”版《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及“文化广角”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周刊”《人民政协报》“春秋,朝花夕拾”版,《民国春秋》《良友》《连云港文学》等二十五家报纸和杂志发表文学作品。

已出版《绿星照耀在东方地平线上——华夏名人与世界语风云录》一书,《小火炬手之歌》报告文学集。2014年,山东枣庄大学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收藏作者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发表的“名人与世界语”名人传记文章33张报纸,并颁发收藏证书。2000年,其生平与世界语创作经历被收录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物志》。2017年,又被收录于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名录》。

作者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世界语协会理事,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

付晓峰文章

【文革杂记】一个老知青的苦难人生

白彦花女知青自家菜窖上吊之死

春天里凋谢的花——天津女知青身亡始末

凋谢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花—天津女知青之死

一只失群的雁—永远留在荒野上的女知青

在生与死之间行走的姑娘——老知青矿工的女儿

李家园胡同老知青的故事

李黑子的二手时代,返城知青的风雨岁月

一位回城知青交警的苦涩婚姻

两位兵团知青踏上了人生不归之路大山里的牧羊人,文革中一个回乡知青的放羊生涯桑干河的女儿——我骨肉分离的妹妹三姐嫁给小山村的农民——一个回乡女知青的坎坷人生农民苦瓜娶的媳妇是一位女知青——地主的女儿我的老房东是地主

回城梦——返城知青的孤苦老年嫁给农民的女知青——她在寒冬中悄然自杀留在北大荒的最后两位女知青乌拉山下的两座女知青墓老连队写黑板报的那个小伙子 ——怀念我的兵团战友任庆生一位女兵团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学长号的厕所清洁工,是一个回城下岗的老知青

一位兵团老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

一个老兵团知青送儿子到内蒙古农场体验吃苦的日子

一对兵团老知青夫妇回城住大杂院平房的难忘岁月

大山里的黑妹,一个回乡知青的难忘经历

一个兵团老知青不堪回首的青春记忆

兵团知青:救一位上吊女人的苦涩往事

回城后替别人相亲,—位老知青真实的回忆

侦破“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的一段往事

唐山知青魏建华,回城后与36位贫困学生的真实故事

兵团诗人回城后的官场浮沉——从局长到看门人

一个兵团老知青历经乌拉山电厂保卫科外调和抓捕难忘的往事

火车上遇到一位“穷困无助”女知青巧设圈套,我却被蒙在鼓里

包头傻知青贾来福苦涩坎坷的人生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