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西部岁月-知青篇

银川电视台 老知青家园 2020-10-03

50年前,一群少年放下书包,告别亲人,怀揣着信仰奔赴黄河岸边的宁夏,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一部由银川市档案局(馆)投资,与银川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反映宁夏知青岁月的纪录片——《西部岁月·知青篇》正在银川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动情的讲述、发黄的照片,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激情年代。
专题片:西部岁月-知青篇

(一至四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74zkw65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西部岁月-知青篇》

(五至八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740r77l6&width=500&height=375&auto=0

银川市档案局、银川电视台联合拍摄

隐没在档案中的知青岁月


核心提示:50年前,一群少年放下书包,告别亲人,怀揣着信仰奔赴黄河岸边的宁夏,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一部由银川市档案局(馆)投资,与银川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反映宁夏知青岁月的纪录片——《西部岁月·知青篇》正在银川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动情的讲述、发黄的照片,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激情年代。


那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在几十年后沉淀出的是什么呢?


全面客观地接近历史

据银川市档案局统计,整个上世纪60年代,宁夏共接收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知青8300名。如果不是《西部岁月·知青篇》这部纪录片,大量的知青档案和背后的故事,恐怕还深埋在散落的知青记忆中。


“关于移民的档案史料,非常贫乏,大量史料流失于民间。现存的知青档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珍贵的照片、信件、实物等档案尤其缺乏。档案馆的移民档案征集工作已经开展了两三年,但是推进困难,效果也不明显。如何找一个突破口,把移民档案征集来是必须面对的问题。”银川市档案局局长翟彦君说。


翟彦君2014年年底刚上任,在一次研究移民档案征集工作的会议中,他想到了拍纪录片这个方式。“形成音视频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征集文字、照片、实物等满足移民档案的需要。”这个提议得到相关专家的赞同,“经过分析,我们决定拍摄建国篇、知青篇、三线建设篇等5部移民题材的纪录片。先从知青篇入手积累经验。”


知青类作品的创作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常见的形式是知青小说,最初带有明显的“伤痕”性质,写苦难历程,以血泪控诉为特征。到80年代前期出现“回归”倾向,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表达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的《黑骏马》等。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90年代后,以冷峻回忆录等纪实作品为主。


“任何事物都是多面的,我们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确定了几个原则,首先坚持正能量。”翟彦君说,“我们采访的这些知青,下乡时与农民融为一体,在艰苦的环境中闯过一关又一关,意志力和生命力得到锻造,养成了很多现在看来都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客观地反映历史,避免一人一事反映整个上山下乡运动。”


“关于知青及其经历,我们这一代人多是从文学作品中接触到的,个人感觉作品中消极的成份居多。”银川市档案局技术科科长韩宏直截了当地说,“拍这部纪录片时,我们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接近真实的历史。其实在采访中,这些知青甚至知青后代几乎没有消极抱怨的情绪,他们想传达的,更多的是在艰苦环境里的生命韧性。”


提到最多的词汇是“精神财富”

《西部岁月·知青篇》分为8集,内容涉及知青的生活、劳动、思想等各方面,全方面的展示知青岁月。摄制组远赴北京、浙江、上海等地采访了近70名知青,除了个别“名人”,纪录片的主体是普通人。


黄怒波1973年在银川郊区、永宁、贺兰等处插队,1977年已经是通贵乡大队会计的他考上了北京大学,1991年下海经商,屡次创造财富神话。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富豪,却“吝啬”地不在飞机场消费一顿饭一杯茶,他说这是他的本能反应,因为“我插过队,知道什么是苦,要节俭,绝不能浪费。”


永二干沟是银川市一条重要的农田退水沟。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样一条全长22公里的沟渠,就是依靠众多知青人力挖掘的。知青蔡孝侗当时穿着母亲给做的小棉袄,背土的地方磨了一个大洞,棉花已不知去向。一天下来,背上都磨出了血棱子,很疼,但是第二天仍会坚持参加劳动。


“回忆往事的时候,很多知青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十多年的下乡经历究竟留下了什么?‘精神财富’是提到最多的词汇,这也是纪录片想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韩宏觉得,这些精神让人无法不动容。


贺兰山下放了8年羊后来回到北京的知青李建东说:“这么多年上山下乡的经历,物质上可以说一无所有,身体也受到伤害,唯一的财富就是精神了。”李建东回到北京后被分配到香山公园当瓦工,后来又克服种种困难考驾照做汽车采购,50岁的时候学习水暖工,又自费学习足疗、按摩、修脚,“14年的下乡经历让我不把任何困难放眼里,而且我想做的事情,我都成功了。”


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1989年已经是处级干部的周立伟回到了家乡杭州,成了新华书店的一个搬运工,仅仅过了3年,他就成了浙江省新华书店的总经理。“我走的时候,我当时的领导告诉我,在银川下乡和工作的经历,不会白白经历。吃苦耐劳、为自己坚信的东西去奋斗,这就是那段经历教会我的。”


有人把知青精神归纳为“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执着进取的时代精神”,这些知青故事正是这些“高大上”言语的最淳朴证明。


知青档案的利用

在9月3日举行的开播仪式上,翟彦君说:“随着时间的逝去,当年的人与事正远离我们。如果不加快抢救,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有这么严重吗?


“对于档案人,抢救档案是职责所在。档案存史、资政、育人,我们不能让后人靠‘推断’‘分析’去认识历史。”


宁夏是一个地道的“移民城市”。以自治区成立为时间节点,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事件:1958年自治区成立之际,先后从外地调入宁夏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各级类干部,数量超过自治区干部总数30%,在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下,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大批移民来到宁夏;“三线建设”时期,宁夏大规模地从外省整体迁进工厂及人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的兴起,大批浙江、北京等地的知青来到宁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浙江、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从事工业商贸活动的移民人口到来。


这些移民档案的征集和保存显得特别重要。拍摄纪录片的同时,银川市档案局把收集来的大量信件、日记、照片等,经过整理归档建立成移民档案。


据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末年至70年代末,银川辖区内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来自北京、杭州、天津、上海等地的知青有3万多人,银川市本地知青有2万多人。“近几年,这些知青到了退休高峰期,很多人到退休的时候才知道个人档案里关于知青下放经历几乎是一片空白,影响到退休时工龄的计算。‘知青档案’为他们办理退休和社保等手续提供了重要依据。”韩宏说,“档案局的数字查阅系统中储存的知青档案超过4.2万个,利用起来特别方便。”


本文摘自:《新消息报》2015年11月9日17版,作者:倪会智,原题为:《隐没在档案中的知青岁月》

文章来源:新消息报 作者:倪会智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

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识别加关注、查看历史消息(往期微信)

欢迎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网址 jianzi103.com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