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大家》第32期:戴面具祈福的人

2017-02-07 曾悦之 凤凰江西

导 读

每年正月期间,对于江西南丰县一个叫石邮村的地方来说,是一年中最为庄重的日子。这个由300来户人家组成的千人村庄里,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跳傩仪式串联起了自汉代以来绵延不绝的祈福热忱。

他们戴上面具祈福,用一种原始的方式,向大地和山川告白。


南丰跳傩表演


在南丰县石邮村,罗会武被人称之为“大伯”,这个称号跟亲缘没有关系,而是当地傩班一种古老的称谓。在傩班的建制中,按根据入行的先后顺序论资排辈年纪长者称为“大伯”,为傩班班主,次称“二伯”,并以此类推,直至“八伯”。

罗会武在南丰县石邮村的傩班中,入行最早,他熟悉傩坛中各种古老的咒语、科仪,他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南丰跳傩)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目前石邮村唯一一个掌握所有技巧的人。“大伯”罗会武算是傩坛的“大人物”。

罗会武学习傩戏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他18岁,和村庄里的三人同时进入傩戏班子,属他年级最小,那时候是排行最末的“八伯”。

罗会武所在的石邮村,吴姓占总人数的90%以上,还有罗、刘、叶等11个外姓。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由推举出的吴姓人氏作为头人管理傩事,按照老规矩,跳傩的全是外姓男子。按照傩班规矩,“头人为吴姓,所以,吴姓子弟不得加入傩班。


跳傩祈福,是一种古老仪式。(木木雨 摄影)


南丰傩自汉迄今,世代相传,仍保持“头人”的世袭制,“头人”保留着家族的威严,掌管着傩班的主要事务。所谓“头人”,又称头首,是傩班活动的管理者,南丰石邮村的傩班属于家族傩,负责管理的人被称之为“头人”,吴氏作为石邮村的大姓,宗族弟子读书登科,村里的人也会学习跳傩,一般情况之下,会选出二十四人作为傩班的管理者,统称为二十四人,文革之后,“头人”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

按照傩班祖传规制,近年来的傩事活动都是由吴氏家族推举出的32位头人负责,在32位头人中又经过民主推选产生6人,负责管理傩班日常具体事务,即头人常委制。遇有重大活动由6人分工安排,卫生、后勤、治安、财务等各司其责,傩班只负责跳傩。


南丰跳傩代表性传承人罗会武


傩班中的分工极其细致,罗会武作为主持者,有着多年的经验,并且威望高,他充分了解傩事活动的各个流程。同时也要负责教授后面入班的弟子技艺,“二伯”和“三伯”是“大伯”的助手,有时候傩事活动也会当主持人,“四伯”、“五伯”多为中年人,同时也是骨干力量,承担“搜傩”和“傩舞”表演的任务,“七伯”“八伯”主要是协助完成傩仪任务,也承担傩舞的表演的任务,同时负责做一些杂活。

罗会武说,那时候,他所跳的傩舞都是折子戏。因为努力,他很快地就掌握了折子戏的所有要领,那些年的时间,他跟随傩戏班,走南闯北,学习祈福词、仪式、动作。在学习这些的过程中,罗会武也下了翻苦功夫。


南丰石邮村傩班“八伯”


当时在傩班,罗会武跟随“二伯”刘家龙学习傩的念词,在村中的傩神庙里,一学便是几个小时。“二伯”刘家龙对于罗会武的经验传授极其严厉,根据傩班的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必须传承好。

罗会武回忆,“二伯”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在傩神庙内教念请神词、祈福词,经常一念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二伯”教他非常严厉,罗会武丝毫不敢偷懒。经过长时间的磨练,罗会武已能非常流利地念出请神词、祈福词。在掌握了跳傩所有的绝活和技巧后,罗会武的傩艺水平也不断提高。

从“八伯”到“四伯”再到“大伯”,罗会武前后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四十年来,外面的世界翻天覆地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石邮村的傩戏,依然不止。


跳傩表演。(木木雨 摄影)


每年从正月初一至十六,是石邮村最为喧闹的日子。傩班弟子负责跳傩和举行仪式。凡村民新盖房屋,或家庭分居,或闹病等原因,都要举行当年的搜傩仪式。

傩文化对于年轻人依然有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更多的是傩的原始神秘性。

傩,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祭礼,是先人最原始的一种祈福方式。跳傩的寓意是为世人祈福,它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

罗会武介绍,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有“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之说。

石邮村与其他地方的傩戏表演有所不同,最为热闹的是正月十六这天的搜傩表演,这是一种庄重的仪式,在这一天的时间,这个一千多人的小村子将承载几万人的狂欢。


跳傩表演(木木雨 摄影)


村中有座闻名远近的傩神庙,每年从正月初一至十六日为期半个月的“跳傩”就是从这里开始。傩舞仪式是有严格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包括“起傩、演傩、搜傩、圆傩”四个环节,初一“起傩”,十六“搜傩”。 “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到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

罗会武说,每年举行傩事活动,外出的村民必定回家参加驱疫,出嫁的儿媳妇也回娘家祈福纳吉,更有在外地工作的石邮人为家乡傩班捐款赠物,“搜傩”日石邮全体村民参与,四面八方群众观看,将其作为老百姓自己的盛大节日。

这些年的时间,罗会武作为傩班的“大伯”,村中的傩舞自然少不了他,有时候,他也被请到外地去,或十里八乡,或越洋过海。他带着傩班,走村串户,用最原始而神秘的仪式,为这个村庄祈福,为祖祖辈辈生活在村庄里的人祈福。


南丰傩神庙前表演。(王矛 摄影)


值得一提的是,傩面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有着几千年的傩文化积淀的南丰,不仅留下明代的傩神庙和古老的傩祭仪式,而且流传一百一十多个傩舞节目和一百八十多种共计二千三百枚傩面具。自远古时代以来,傩舞面具是去灾纳祥的吉祥象征,是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根植于民间,凝聚了世代民众的审美情趣,更反应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许多傩舞面具堪称艺术精品,丰富多彩,每个面具都是一件民间艺术品,每个面具背后都深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传承至今留下的文化遗产非常深厚,是承载傩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大家》是凤凰网江西频道重点打造的一档文化专题栏目,致力于江西本土文化挖掘与发现,解读有温度的赣派人文故事。

主编热线:137556697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