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 | 黄永玉:骨灰不要了,谢谢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2024-03-04

据央视新闻消息,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子女发表声明: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黄永玉先生是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2012年采访黄永玉先生,当时88岁的他这样说,“我们这个时代好像一个眼口很大的筛子,筛筛筛,好多人都被筛下去了,剩下几个粗的,没有掉下去——我们是幸运的,漂泊了这么多的地方,都没有死,经过多少你们很难想象的磨难,最后活下来……”

黄永玉被形容最多的一个词是“传奇”。其实在他看来,每个人生活的实质也许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对待生活的一颗心。


黄永玉

2023开年,九十九岁黄永玉画的蓝兔邮票,遇全网群嘲,一路吵上热搜。

人们说兔子笑容狡黠,不够呆萌;说兔子蓝皮红睛,透着不吉;最后,大学教授出场:兔子颠覆了传统审美,是失败之作。

声浪之下,黄永玉窝进他棉被般厚软的沙发,慢吞吞回应:我这个兔子大家都会画,祝贺新年而已。谢谢大家。

2023年,黄永玉设计的兔子邮票
小友姜昆更懂他,说老头不过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他的画作、杂文和版画,一脉相承,幽默自在,百无禁忌。

他画鹦鹉,配文是“鸟是好鸟,就是话多”;他画老鼠,配文是“我拿耗子药当早餐”,他画美猴王水帘洞开会,猴子们都低头玩手机,大圣当场发飙。

他曾养过小猴,起名伊喔,伊喔死后,他把它画在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上。那猴票已是收藏传说,有价无市,号称“一版猴票一套房”

那些嘲讽他画技不佳的人,多不知他开创了生肖邮票先河,不知他五十年代便轰动中国画坛,不知他1978年便被《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报道,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他举办个人画展,意大利政府授予他大十字骑士勋章。

2013年,黄永玉所画的《田家梅》,最终拍卖售价5500万,折合每平尺百万。

他享过富贵,见过繁华,亲历过乱世狼烟。他狂飙而行,潇洒一个世纪,身影边尽是传奇。

他受李叔同点拨,与汪曾祺同游,青年时惊艳沪上,名动香江。他曾在《大公报》任美术编辑,同办公室的好友乃是金庸。

一次,他和金庸、梁羽生,到饭店吃童子鸡,结账时发现都没带钱。

黄永玉见饭店有鱼缸,便现场画热带鱼,用辣椒油涂抹颜色,然后电话喊来《星岛日报》编辑,编辑预付画酬,以此结账。

他作画甚少条框,国画讲究用墨,他却拿丝瓜瓤刷色;国画看重留白,他偏将颜色泼满。他画浪花就是用抹布蘸色后一抹,随性肆意,从无定法。


他的行事也是如此,梁羽生说他是怪侠,黄霑说他是妙人,周润发登门拜访也难入家门,林青霞息影20年后参加真人秀,原因是黄永玉说他:你呀,不够好玩,要抛开顾虑和限制,做个开心的野孩子。

九八年,香港大学邀他办画展,名叫“流光五十年”,金庸到场助阵。他喊金庸“小查”,金庸苦笑:现在恐怕没有几个人叫我小查了吧

而今,金庸已去,黄霑早逝,香港四大才子仅余蔡澜,内地大家也纷纷谢幕。

晚年,他拒绝任何大师头衔,“我算什么大师?”。看到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被称“大师”安之若素,他觉荒唐可笑。

他说:
“不要去做个这样的人物,要自由、有意思、活得自在。”

他自印名片,上写:黄永玉,享受国家收费厕所免费待遇(港、澳、台 暂不通用)。功名尽粪土。

七十岁他手书“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八十岁他手书“八十脸皮太厚刀枪不入”。

九十岁,他在三米长卷上写下,“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沈从文和黄永玉

曾经表叔沈从文对他说:大时代像筛子,很多人如沙粒般从眼里漏下去了,耐磨的几粒留在上面。

黄永玉是留下的沙粒。他丈量过世纪,穿行过狼烟,站到过峰顶,也跌落过泥间。红尘中几番打滚,且能自舍浮名。

每个时代都有个性的砂砾。砂砾的多少,对应着一个时代的精彩度。

砂砾已经越来越少了。晚年好友渐去,黄永玉想起当年的诗:
所有人都不在了,我的战友们全都死光了,我一个人蹲在战壕里面,我是晚上八九点钟的月亮。

荷塘日升日落,他如倔强的荷叶般,抗着时间的风霜。世事早无顾忌,他愈发率性而为。

83岁,他登《时尚先生》封面,斜叼着烟斗扮靓仔。他说,“你们都太正经,我只好老不正经。


他在万荷堂养了两只狗,一只叫科学,一只叫民主。富豪上门买画,他不耐烦,讲价便放狗。

七十自述里他写道: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

然而,对市井小民,他却态度极好。

他打车遇跑车养家女司机,感动送画册,虽然对方根本不识黄永玉。他逛潘家园,碰老板卖他的盗版画,老板惶恐,他却拍肩膀说“有饭大家吃,不要紧”


他早立好遗嘱:不留骨灰,不进八宝山过“规范生活”,跟着孤魂野鬼才自在。想他了?那就看看天,看看云。

他不讳言死亡,甚至想活着时候就开追悼会,搬个躺椅躺中央,听大家夸他。

主持人问他:一百年后,当有人提起你时,你希望别人怎么说你?他笑答:这个混蛋。


关于衰老和死亡,是一件需要提早准备的事。推荐这本此领域世界级的畅销书: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这本书讲的是临终医疗、护理、养老。但书里写的是些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作者的父亲,别的几位亲戚,罹患绝症的病人,他们的亲友。


作者写到不同的治疗或护理途径,不同的养老送终建制。


一路写来,就事论事,没有任何煽情痕迹,而同时,不论是描述还是思考,都饱含着深厚的、古典的人道关切。可以说,这是最高一级的写作——岂止写作,实是最高一级的人生态度。


本书自出版之后席卷世界各大排行榜,及众多名家推荐;


陈嘉映:这本书,读了就愿推荐。这本书的主题是衰老与死亡,关于这类主题,我读过的,这是最好的一本。


李开复:在与癌细胞交手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未知生,焉知死”。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他从医者的角度思考,对病人及其陪伴者来说,人生最后阶段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刘瑜:死亡是跟随每个人的巨大阴影,但是恐惧反而使我们对它视而不见。逃避的后果往往是“事到临头”时的惊慌失措。《最好的告别》帮助我们挪开捂住眼睛的手,讲述个人以及社会在面对死亡时如何保持从容


华尔街日报:葛文德医生的书不像某些医生写的那类书,不断提醒我们死亡的事实有多严峻,而是向我们展示,末期疾病患者该如何维持那些重要的生命品质。


对人到老年如何体面走完,很多人的思考,以及跟亲人的交流可能还远远不够。《最好的告别》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衰老和死亡,调整我们的观念,而且有可能为我们如何处理实际事务提供技术性的帮助。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来源 | 本文节选自公众号:摩登中产,文章《黄永玉:狂飙九十九年》。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俞敏洪:陪伴孩子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93岁吴敬琏最新发声!(直击本质,入木三分)

今天,还能看到这套书的完整版,甚至是奢侈的

中国经济环境,政府无处不在

赵俪生:如果不招秦晖,我就一个也不招了
豆瓣9.0分,填补了一段政治思想史的空白,一本启人深思的神作

秦晖:高考作文谈这个,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纪念 | 黄永玉:骨灰不要了,谢谢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