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榆林“芹菜案”,切勿将立法问题与执法问题混淆

张胜翔 食药法苑 2023-08-26


提醒

近期微信公众号平台调整了推送机制,点击上方 “食药法苑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以后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啦!

食药法苑

点击关注我!

各种法规资料尽在法苑

....

   

“毒芹菜”事件,切勿将立法问题与执法问题混淆

此次陕西榆林售卖毒芹菜被罚款事情,引发舆论热议,一时间监管执法部门面临巨大压力,作为一线执法人员,也想为基层发声。

此次毒芹菜事件其实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食安法相关规定是否过罚相当,是否合理;其二,执法是否应当严格遵循法律。第一个是立法层面的问题,第二个是执法层面的问题。舆论和媒体,往往是拿第一个问题去混淆第二个问题。法条是否合理、是否过罚相当,是经过立法程序的论证的。如果执法者因为觉得法条不合理而不去履行,法的有效何在,法还能否称之为法?把立法层面的问题混淆到执法层面,既不能让法的制定更科学合理,也不能让法真正有效执行,法治何在?

随着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愈发关切,以及前期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安法上次修正的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实际出台之后,执行至今,却面临各种争议。我们国家的立法体系严密而完善,完全有能力对争议点进行补足和修正。然而,此次舆论和媒体,把矛头指向执法层面,恐怕又是一次舆论裹挟执法的过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如果执法的过程再被破坏,那对整个法治体系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

实际上,对违法行为的界定,立法可以细化,对情形轻重的裁量,地方也都可以出台标准,现行食安法面临的争议都是可以在法治的范畴之内可以解决的。现在的舆论压力,却是要通过破坏法治的体系来达成”心中的正义”。

法治是正义的保障,如果连法治都被破坏,那还谈何正义?片面的追求“心中的正义”,最终结果必然是对多数人的不正义。何况,此次“毒芹菜”事件,其违法行为的危害是否轻微,也不因只凭案值而定,其在市场流通对民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又岂是20元案值能够衡量?

对于我们一线执法人员,一方面,我们希望我们的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能得到肯定,不要流血又流汗;另一方面,我们希望立法的过程能够更少受到舆论的干扰,更多倾听基层的声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法律的制定能够更加科学严谨切合实际。

相关链接 ↓↓

▶  “毒芹菜”案,听听一线执法人员的声音

▶  法学专家:卖5斤芹菜被罚6.6万,不是执法问题,而是立法问题

▶  榆林“芹菜案”引起反响,基层执法者该怎么办?

▶  榆林“芹菜案”为何罚6.6万?看看“毒死蜱”的危害就知道了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