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广东明珠(上篇)| 人均创收2081万,屡屡试水屡屡成功的跨界故事

南方 格隆汇探雷区 2021-01-26

作者 | 南方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人生,总需要多走几条路,多尝试,才知道哪条路适合自己。


1994年成立,2001年上市的广东明珠,已经算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资历较老的那一代,上市19年里,它的业务包括阀门、酿酒、制造、阴极铜、发电设备、建筑安装业务、铁矿投资、金融贷款、房地产投资、汽车制造投资、房地产开发、PPP等等。


以下这份密密麻麻的履历也只是到2014年,并没完全概括最近这几年的新业务。但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广东明珠的这一路的挣扎和尝试。



因为它什么都干过,公司所处行业定位为"综合"行业。



01

跨界渐入佳境



人到中年最尴尬的是什么都会一点,却什么都不精通。这在广东的营商环境中是不存在的: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到如今。谁还能记得广东明珠曾是靠阀门起家的。搞过投资、搞过金融放贷,最近几年,广东明珠的路线才开始逐步清晰: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


在资本市场玩跨界,玩多元化,风险很大,但看广东明珠跨界后的业绩表现,似乎是找到了人生方向,苦尽甘来。


将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进行统计,2001年到2010年是一段性价比较低的日子:厚厚的收入规模,赚的却是少少的利润;2010年到2014年是一段黑暗中摸索的生活,过的大起大落;2015年之后,开始企稳,似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气象。



而且,上市19年以来,即使搞了很多产业,跨了很多次界,公司都没干亏损过。称得上跨界典范了。


但要从另外两个角度衡量公司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是追求速度不求质量的搞法:2014年之后,这些业务都是往外掏钱的节奏,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的正向的现金流入,而且资金流出规模那叫一个哗啦啦。净利润规模逐年增长,但1分钱的净利润,却是1分钱都没进口袋。2018年和2019年,这些指标才逐渐得到改善。




02

副业刚需



上市之初的广东明珠是做贸易业务,金融危机的出现,直接扰乱了公司的主业经营,2009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那会以铁矿石贸易业务为主的广东明珠,主业经营出现了首次亏损(对应下图中的"主营业务利润")。


2010年,继续亏损。



连主业都经营亏损了,怎么办呢?那就得考虑"副业"贴补业绩了。


副业就包括下表中的现金分红、股权投资处置收益、土地出让收益。2009年-2014年,这些"副业"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度达80%以上。



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广东明珠靠卖股权和卖地皮给公司带来了处置收益是0.22亿、1.56亿、0.37亿和10.58亿,对各年业绩的影响程度分别达21%、75%、14%、88%。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笔10.58亿就是卖地皮的收益,此举也为公司走"主业地产化"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而另外的一种玩法。是让别人给他分红。


当然,这个别人不能是外人,必须是有点持股关系的"亲戚",而且要达到影响公司利润的目的的话,必须是现金分红。这些现金分红,也不到一定要给真金白银,有个宣告的动作,就能在账上记一笔收益。


探雷哥根据年报统计了下,从2009年到2016年,下图中参股单位给公司的现金分红给公司带来了高额收益,贡献度分别为76%、38%、92%、66%、81%、7%、45%、40%。2017年至2019年,分红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度大幅降低,只有5%、2%、2%。



在上述现金分红单位中,以大顶矿业、明珠深圳投资、珍珠红酒业的分红金额最高,而两家单位的现金分红金额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公司没有股权可处置的年份,业绩刺激主要靠这些分红,在大顶矿业分红金额较低的2016年、2017年,明珠深圳投资和珍珠红酒业的分红金额就开始变高。2017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贡献度达90%以上时,这些参股单位的现金分红金额大幅降低。



03

金融+地产渐成主业



副业虽好,但常常不稳定。指望参股公司分红得盼着它的业绩持续稳定,靠处置股权和出让土地,也只能偶尔用用。


2015年之后,公司对参股公司的投资回报和资产转让收益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找到了新的主业方向。


2013年开始,公司开始拓展了委托贷款业务。


2014年,子公司广州阀门公司通过"三旧改造"项目实现了10.58亿的收储土地补偿收益,首次尝到卖地的甜头后,2014年11月,公司宣布开始参与地方政府的一级土地开发合作项目。2015年,公司在当年年报中正式提及了"参与PPP模式项目合作,致力于土地一级开发建设和对公司现有物业实施对外出租等业务";



2016年,公司在年报中新增披露了"参与共同合作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并从当年开始,逐步压缩委托贷款业务发放规模;2017年,公司开始开展财务资助业务。


委托贷款业务和财务资助业务主要都是公司给关联方单位提供资金放贷。


一级土地开发业务是公司通过PPP模式,与政府、其他资本方共同合作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为拆迁、土地平整、安置及补偿工作提供资金,政府将土地进行出让后,土地出让收益扣除相关税费的金额提供给项目公司,同时,还向项目公司支付贷款利息专项资金、亏损弥补专项资金、投资弥补专项资金。



共同合作房地产开发业务是由公司的子公司与外部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合作进行房地产开发,子公司提供建设开发资金,合作对方承诺按照子公司的实际出资额按年分配率18%计算金额给子公司分配利润,合作期满后,子公司将会全部收回出资及利润。



类似一种借钱给对方搞房地产开发,后续通过定期收取利息,以及通过房地产销售实现投资收回的盈利模式。


主业逐渐金融+地产化,这块主营业务的收入占比也从调整前的7%逐年提高,2019年金融+地产收入占比达到92%。



公司主营业务的逐渐"金融+地产化",一级土地开发建设与房地产合作开发业务成为公司核心利润来源:主营业务利润自2015年的55%提高至2019年的99%。



这也算是广东明珠的试水成功。


相比于A股很多跨界失败的典型,广东明珠可谓是从未经历曲折就取得了成功:上市19年,从未亏损,而且近年来似乎已经渐入佳境。



近5年来,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高达75%,平均销售净利率为64%,这种盈利指标已经可以媲美大白马。



而且随着公司业绩不断增长,人均创收跟人均薪酬也在逐步提高,最近3年,人均创收超过了1000万,2019年,人均创收达2081万。



但,跨界成功的广东明珠,似乎又有很多疑点。


PS:这是格隆汇关于“广东明珠”深度分析的第一篇,更多精彩分析可点击查看《广东明珠(下篇)|人均年薪1万,值得质疑的业务和一群神秘人的游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