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首个!珍贵革命烈士文物在南大隆重展出

南京大学 2024-05-02



历时三十年收集

一万多位烈士珍贵历史资料

一份份手稿、相册、日记……

见证着每一个鲜活的革命故事


近日,南京大学

中国共产党烈士制度建设历史展览

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展出

这是党史馆首次举办此项专题展览

也是国内首个烈士制度建设专题展览





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馆长、历史学院教授曹大臣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烈士制度建设历史主要分为初创(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时期)、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完善(解放战争时期)和规范体系化(新中国成立至今)等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烈士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发展完善。



本次展览展出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四个阶段的珍贵革命文物,首次推出一万多位烈士原始资料,最早烈士资料为1927年,包括2000多位老红军烈士史料,以及8000多位八路军烈士、新四军烈士、解放军烈士资料等。据曹大臣教授介绍,此次展出的革命文物,由他历时三十多年收集,种类丰富,除了基础档案外,还包括手稿、相册、日记等烈士个人资料。本次展览还震撼推出瞿秋白烈士相关史料、刘胡兰烈士相关史料等。



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征程中,无数革命烈士开拓了前行的道路,铸就了民族的辉煌。本次展览中展出的珍贵革命文物,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烈士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意志,激励南大学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目前,展览开放预约参观,联系电话:89681817,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南京大学长期深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助力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南京大学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牵头组建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功入选首批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这是我校继2023年成功入选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后,又一被列入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的平台。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旨在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联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充分发挥馆校协同优势,以南京大学和国家文物局共建的“南京大学革命纪念馆研究中心”为基础、依托信息资源管理、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等优势学科,以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为导向,以革命纪念馆治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的研究阐释、传承弘扬与活化利用为内容,以特色立学、守正创新、馆校协作、交叉融合为路径,以机制创新、资源汇聚、开放共享为保障,建设“四位一体”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与革命文物新型专业智库,全面推动革命文物综合研究,服务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综合施策。


建设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南京大学文科奋进行动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推动“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打造新型文科科研平台的又一喜人成绩,充分彰显了南京大学建设“红色南大、厚重南大、朝气南大、卓越南大”的时代担当。南京大学将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建设为契机,深化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决策支持能力,加快推进中国自主的革命文物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设,积极助力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砥砺报国,毕生铸盾!他被誉为“核司令”(内藏互动福利)

点击图片阅读:

全校热议“第一课” 凝心聚力促奋进


点击图片阅读:

万名党员同上一堂课!江苏高校师生党员基本培训“第一课”暨南京大学“奋进大课堂”首场报告会举行


来源:历史学院 新闻中心

文字:陈   畅 陈艺娴 丁   怡

摄影:程嘉劲 吴凯渊

编辑:有   奕

审校:宗   和

责编:李烨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