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喻中教授加盟中国政法大学

学术之路 2021-09-16

来源:陕西阳光报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中国法的精神》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作者喻中教授(中)、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杨建军(右)参与现场访谈


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彭莘朗读《论中国法的精神》节选


7月29日下午,《论中国法的精神》新书发布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本书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在第29届全国书博会上推介的重点图书。作者喻中,西北政法大学杨建军教授,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宋亚萍、副总编辑李晓锋、副社长钮琦、副总编辑刘景巍等出席。

“这是一本能让人正襟危坐去读的一本书,这是一本能让人掩卷深思的书,同时这又是一本既有颜值也有气质的书。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在党和政府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大背景下,出版这本书恰逢其时。”带着陕西人民出版社宋亚萍总编辑如此高度的评价,阳光报·阳光网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专访了作者喻中教授。 


    对话   


  记者:你好,喻中教授。听说你要来第29届书博会现场,会场已经座无虚席,你有什么想跟读者说的吗? 

喻中: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经说过“书就是母鸡下的蛋,而作家就是下蛋的母鸡。我就是那只下蛋的母鸡。”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感谢现场的读者朋友。 
   

记者:你是首次跟陕西人民出版社合作吗? 
  

喻中:不是。这是第二次跟陕西人民出版社合作了。201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写的《在法律思想的密林里》。 
  

记者:这本书叫《论中国法的精神》,你能简单解释一下“中国法的精神”是什么吗? 
  

喻中:《论中国法的精神》是一本法学方面的书,但又不完全是一本专业方面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公共事务方面的书。如果你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事务,一定要关注它。这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理论、法治、宪治、宪法。整本书都在回答“中国法的精神”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问“中国法的精神是什么?”主要集中在书的理论部分。在理论部分我讲述了“和谐秩序原理”和“信托政治理论”。西方法的精神起点是自由秩序原理,而我们中国法的精神原点就是“和谐秩序原理”。概括起来就是,当从“和谐秩序原理”说起,再到“信托政治理论”,决定了中国法制、宪制、宪法的走向。 
   

记者:你的同学们评价你是中国的孟德斯鸠,对此你怎么看待? 
  

喻中:说我是中国的孟德斯鸠有些夸大其词。孟德斯鸠法的思想,确实对中国法的发展影响很大。我的这本《论中国法的精神》就是受到孟德斯鸠的启发,模仿孟德斯鸠写西方法的精神,而写的这本《论中国法的精神》。 
  

记者:你可以给中国法画一个坐标吗? 
  

喻中:从时间和空间上给中国法画个坐标,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类型,第一是现代西方的法与我们的对话关系。第二是古代中国的法与我们的一种传承关系。第三是现代中国的法。我们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法,就要从古今、中西两个方面来理解。 
   

记者:听说这本《论中国法的精神》你写了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是吗? 
  

喻中:其实,这本书是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宋总,我的同学、西北政法大学杨建军教授,以及其他朋友们的帮助下才写完的。这本书的写作时间超过15年。第一章第一节写于2002年,距离现在已经17年了。记得当时召开“世界法学大会”,这是我的参会论文,向全世界陈述“和谐秩序原理”。第一章第二节是我在“太平洋学会”写的文章,讲的是历史事实。第三节,发表在我同学杨建军教授参与主办的刊物《法律科学》杂志上。 
  

记者:听说你最近换工作单位了,是吗? 
   

喻中:2019年7月19日,也就是10天前,我已经正式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的法理学教授,不再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 


   作者简介


   

喻中,全国法学界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四川大学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宪法学、法政思想史。 

曾出版过《法学是什么》《中国法治观念》《在法律思想的密林里》《宪法社会学》《法家三期论》《风与草:喻中读尚书》《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等20多部影响力较大的学术专著,成就斐然。 
  

精彩片段欣赏


要解说“中国法的精神”,其实就是要回答“中国法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当下,“中国法”到底是什么呢?最直观的回答是:以宪法作为统领,由各种部门法组合而成的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就是现行的中国法。从法条主义的角度来看,以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解释中国法,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我们以“中国法的精神”作为论述的主题,目的并不在于列举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而是在于幻画中国法的精神实质和精神轮廓,或者说是中国法的灵魂。本书试论“中国法的精神”,是把中国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来认知的。那么,何处寻找中国法的精神?回答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现象的中国法,主要体现在中国法的理论、法治、宪治、宪法诸方面。 

关于中国法精神的认知,没有止境,没有终点。我从理论、法治、宪治、宪法等几方面着眼,对中国法的时代精神进行了个性化的描绘,这是一个选择,也是本书的边界。不过,正如“月映万川”这个词语所提示的,所论的中国法是中国法在我心镜中的某种投射。所描绘的中国法的精神,只是我所看到、我能看到的中国法的精神。在其他作者的笔下,中国法的精神完全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这是极其正常的,对此不必感到惊愕。而且,按照我的理解,本书旨在解说中国法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流动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前因后果的精神现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