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滥贴“熊孩子”标签,为儿童寻求善意的“最大公约数”|人民微评

刘俐宏 人民教育 2023-08-28


民小编说

暑假期间,高铁、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冒出来不少“熊孩子”,一时间,因孩子吵闹引发的家长与乘客吵架、乘客“开麦”呵斥孩子等新闻变成社交媒体上的焦点。有人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很正常;有人则觉得,家长管不好就不要把孩子带出来。舆论场上的撕裂和对抗,可能来自于家长的滤镜、公众的情绪、部分群体的偏见、媒体的炒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家长带孩子出行是给他人带来不便的“原罪”吗?作为家长和公众,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和处理孩子在公共场合的不当言行?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近些年的每个暑假,“熊孩子”都会成为社交媒体上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在高铁上吵闹,在影厅里乱跑……各种公众场所冒出的“熊孩子”,滋生了不少矛盾,家长与乘客互怼,甚至“厌童症”一词还上了热搜。家长们既感到无奈,也忿忿不平,似乎带孩子出行就是给他人带来不便的“原罪”。


然而,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带着天然的秉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需要一定的教化方能取得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少不了一些曲折。面对这群涉世尚浅、初来乍到的“小毛孩”,如果一方坚持“你的孩子关我什么事”的冷漠,另一方始终带着“孩子还小”的滤镜,那么口水只会制造口水,孩子永远得不到成长。对于儿童,我们理应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善意和美好,即使是所谓的“熊孩子”,家长和公众也应共同寻求善意的“最大公约数”,为孩子创造有爱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成长为懂爱的人。


做“有为”的家长


遇到孩子的成长问题,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孩子背后的家长。试问哪位家长喜欢自家孩子被称为“熊孩子”,愿意接受他人厌恶、歧视的眼光?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那为什么“熊孩子”依然肆无忌惮呢?问题就出在“无为”上,家长对孩子平日教育的力度不够,对孩子当下不当言行的教育行为缺失。


“爱子,教之以义方。”父母爱子女,就应当用做人的正道加以教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立德方能树人,帮孩子扣好德行这粒扣子,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做好日常的家庭教育,让好习惯成自然。养育孩子,以“育”为本。孩子的言行举止是平时家庭教育的显性呈现,代表着家庭教育的成效。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影响他人、礼貌待人,是父母从孩子成长之始就该教给他的基本礼仪。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给予正面的示范和引导,那孩子自然会形成应有的规范;反之,一个“无为”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不重视、不教导,甚至自己都不讲文明、随时骂骂咧咧,自然也会引起孩子的效仿。有报道称“三岁半萌娃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一路给自己打气”,我想也让不少外放抖音、高声交谈的大人感到羞愧。父母的各面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投射、再现,做“有为”的家长,方能影响和投射“有为”的孩子。


及时纠正当下不当言行,让坏习惯“巧”遏止。孩子始终需要融入社会,入世之初势必带着天然秉性畅游其中。作为家长,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首先就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时刻关注其动态,当其有不当行为时,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有人会说:孩子太小,根本说不听!但“有为”的家长也不会坐视不管,任由孩子哭闹,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安静下来,比如给孩子准备一些转移注意力的玩具、动画片,或者与孩子互动交流、做做游戏。记得哈尔滨一位妈妈让孩子擦车厢来转移注意力,独自带娃坐飞机的一位宁波妈妈主动为同行乘客准备了隔音耳塞和糖果,这些“有为”家长的做法都获得了网友点赞。父母的教育有良方,孩子的脚下方能有远方。


做“有度”的公众


在舆论中翻炒的“厌童症”“熊孩子”这些词,对于称呼者与被称呼者而言,都不是愉快的体验,因为这两个确实是很糟糕的标签。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公共场合,孩子无礼言行造成困扰的事实。然而,公众对于这样的孩子,吐槽和忍耐不应该是社会义务,理解接纳、示范引导才应该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儿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对儿童的“照料”自然就有公共义务的部分,我们要打破养育孩子仅为家庭和个体责任的狭隘理解。教育学将教育实践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那我们每个人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公共事件时,都应该是社会教育的直接参与者。


首先,不滥贴“熊孩子”标签,不放大社会负面情绪。同是对儿童的称谓,“熊孩子”“萌娃”这两个词给人的情感体验截然相反,一个充满厌恶,一个满是怜爱,这正是言语对情感表达的引导,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更需要指向积极正向的言辞。公众想拥有安静的乘车环境可以理解,但面对孩子打闹,大吼制止、一味吐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孩子想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也没有家长想成为被周遭看笑话的“熊家长”。面对调皮玩闹的孩子,一味贴标签、搞对立,煽动社会“厌童”情绪,这不应是参与社会教育的一个公众该有的行为。


其次,尊重儿童发展的特点,给予善意的提醒和帮助。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不成熟的孩童阶段成长起来的,盲目去评判一个孩子,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缺少与孩童世界的换位思考。尊重是相互的,除了人际交往的尊重,儿童发展的特点也应该得到尊重。孩子的成长阶段具有不可跨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我们是成年人,他们是未成年人,我们双方智商的发育、情商的发育、逆商的发育,是不对等且相差很大的。因此,一个成年人是不能跟未成年人去计较的。如果计较,那么被伤害的一定是成年人。未成年人的逻辑脑发育是很慢的,更多是情绪脑起作用,一旦某种情绪上来,他是没有任何收敛的。


也正是这个逻辑,我们也要理解家长的不易。很多人形成固定思维:孩子一闹,就是家长的错;家长一辩解,就是不负责任。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的哭闹并不完全指向家长失责,更多是天性使然。要求婴幼儿在公共场合不闹不哭,相当于克制孩子的本能。因此,将孩子吵闹的问题完全归咎于家长,不仅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对生儿养女的家长不够公平。


做“有度”的公众,便是面对孩子的无礼言行,能够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多给孩子家长一些时间和空间,用善意的提醒代替无奈的忍耐,用微小的帮助代替恶意的吐槽,与其“生闷气”,不如多想想“怎么办”,寻找更多安静环境与儿童体验的“联结点”。当一个扰乱公共秩序的懵懂小儿,得到周围人的善意提醒或行为引导后,他逐渐学会对身边的人抱以善心,这便是社会对孩子的正向影响,你给予了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节美好的社会教育课。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可见,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生活在充满善意的环境里,才会成长为懂得播撒善意的人。因此,不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列车厢这样的社会小环境,我们都应该努力营造有爱的时空,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可能。


再借用教育家斯宾塞的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征  稿


人民教育微信“人民微评”栏目持续征稿中。欢迎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你,就关涉教育的时事热点、群众关心关切的焦点问题、教育综合改革中的顽瘴痼疾,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我们期待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


投稿邮箱:rmjywx@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人民微评投稿”,稿件即正文,不用附件。字数1500字左右。来稿要求原创、首发,谢绝抄袭和一文多发。


文章作者|刘俐宏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读新刊 | 引导青少年阅读暑期专辑、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法治教育一体化……第13-14期杂志来了
让防溺水意识入脑入心,快分享给孩子这篇生动的学习材料 | 天天讲安全 · 严防溺水③
让孩子在具有松弛感的家庭里慢慢成长 | 荐读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学校、家庭、社会分别可以做些什么?| 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