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爱丽:校长数智领导力发展的路径方法与保障策略 | 封面主题

田爱丽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校长的数智领导力是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和引领者,其数智领导力对于学校能否顺利实现数智化转型具有决定性作用,影响着数智教育的成效。校长数智领导力的意义与内涵是什么?如何通过校长个人的努力来提升数智领导力?外部需要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来助力校长数智领导力的发展?一起来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的深入阐述——


学校数智化转型的程度和成效与校长的数智领导力密切相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学校的数智化转型实践。发展校长的数智领导力,需要在厘清其内涵的基础上,从外部支持与内在努力两个维度同时展开。


一、校长数智领导力的意义与内涵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未来,将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青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拥抱智能时代,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潜在功能。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和引领者,其数智领导力对于学校能否顺利实现数智化转型具有决定性作用,既可以是学校数智化转型的最强推动力,也可以是学校数智化转型最高的天花板。学校的数智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没有校长的高度重视、亲自领导和统筹协调,是不可能取得数智教育明显成效的。


对于校长数智领导力的内涵,学者有大同小异的认识。基于课题组先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校长数智领导力概念的理解,将其定义为校长带领师生员工进行数智化转型的复合型领导能力,涵盖愿景规划能力、数智治理能力、素养发展能力以及实施保障能力4个关键维度。[1] 其中,愿景规划能力是指校长带领领导团队进行学校数智化转型方案的顶层设计能力,是校长数智领导力的价值驱动因素;数智治理能力是校长和团队以数智思维和技术重构学校教、学、管、评的业务流程能力,是校长数智领导力的核心要素;素养发展能力是校长提升师生数智化教学所需数智素养的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的能力,是学校数智化转型和校长数智领导力的策略性素养。提升师生数智素养,既是学校数智化转型的策略,也是数智化转型的目标;实施保障能力是指校长为学校数智化转型提供制度、资源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与支持能力。这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校长数智领导力的整体框架。


调研表明,经过十余年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专家学者和校长的共同努力,中小学数智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多数校长认识到数智化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积极带领团队强化学校的数智环境建设,实现多样化的智能应用,以促进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科学化评价等。然而,整体推进学校数智化转型,培养数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校长及其领导团队具备前瞻的眼光、数智的思维、系统的规划、专业的指导、有效的保障等方面的数智领导力。


二、校长数智领导力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从校长个人的角度而言,提升其数智领导力,可从五个方面努力。


一是学习使用数智技术,提升自身的数智素养。数智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数智社会运用数智思维和技术学习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包括数智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和创新、数智社会责任等。[2] 尤其是对数智技术外行的校长而言,首先需要通过跨界的阅读、聆听报告、参观考察、研讨交流等方式,了解前沿数智技术的发展情况,并亲自使用和体验相关技术产品的性能,在学习使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智素养,在解决问题时有数智化的意识、思维方式,具备基本的数智技术使用能力等。校长学习数智技术,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算法、设计的原理等,更多是了解某项数智技术或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方式等,便于知晓其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如何应用得更好。


校长的数智素养是其数智领导力的基础和前提,数智领导力高的校长通常经过学习后基本具备了相应的数智素养。不具备一定的数智素养,在今天的学校领导实践中是难以成功的。但是,校长有了数智素养不等于就具备了相应的数智领导力。数智领导力的发展需要在领导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过程中展开,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成事”的过程中“成人”,在领导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实践中发展和提升校长的数智领导力。


二是画好发展坐标系,增强顶层设计数智化转型规划的能力。“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创造性设计与规划学校的数智化转型思路和方案,是学校可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的前提和目标指向。在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结合学校现阶段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客观条件,通过内部研讨、外出考察等方式,凝聚领导团队和骨干教师对于数智化转型以及数智化实践项目的共识,定位好学校数智化转型的价值追求和中长期目标,画出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坐标系,辨析出影响学校数智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利因素、可能的机遇与挑战,制定数智化发展的路线图,是校长数智领导力提升的首要维度。


为推进数智化转型,重庆树人景瑞小学校领导团队坚持调研先行,规划引领改革实践。对外,学校领导团队进行市场调研,秉持共同研发以建设能真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个性学习平台的原则,选择合作企业;对内,对教师、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数智化改革的支持度、期望值,坚定构建智慧学习模式的信心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改革领导团队,并经过多方论证编制了专项发展规划,纳入学校章程,以此凝聚了学校领导团队和骨干教师的数智化共识,统一了认识,推动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实践。


三是强化数智思维和系统思维,在分步分项实施中发展数智治理能力。在愿景和规划引领的基础上,以数智思维和技术重塑学校教、学、管、评的核心任务,推动学校整体的数智化转型是校长数智领导力的关键和核心。一是强化开放、互联、共生、共创的数智思维方式,克服经验羁绊和路径依赖,[3] 主动有意借鉴和应用数智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教、学、管、评中的问题,强化教的精准性,改善管的效率,提升学的个性化,促进评的科学性,重塑教、学、管、评的业务流程,逐步形成教、学、管、评的数智新生态。二是强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彼此关联的系统思维方式。数智化转型是系统性转型,各子系统有机协同、相互支持与配合;同时数智化转型不是一步到位,是分步、分项、分阶段实施。因而,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条件确定数智化项目、推进步骤和达成目标,注重分步分项推进项目与整体目标的关联等。所以,数智思维是数智领导力的业务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是数智领导力中的领导或管理思维方式,构成了推进学校数智化转型、提升校长数智领导力的核心与关键。


四是开展实践场域深度研修,发展提升教师数智素养能力。教师数智素养是顺利推进数智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数智化转型的策略性要素。优质的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师发展的平台。推动数智化转型,提升教师数智素养能力,是校长数智领导力的重要维度。请进来、走出去的集中培训是常规的教师研修方式,但是在数智教学改革实践中,集中、大规模教师培训的效果不是最好。基于实践场域的深度研修被认为是更有效的教师研修方式,是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的重要载体。数智教学是创造性的新实践,需要基于真实的教学场景、实际的课堂教学案例,组成理论工作者和执教教师为一体的研修共同体,对真实发生的数智教学课例、场景和活动等展开深入交流、反思研讨,基于教学目标分析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流程、教学内容与形式、技术融入的恰当性等,然后总结出数智时代的好课标准,以此深化教师的数智思维,提升教师运用数智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是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办学的重要思路,在数智教育推进过程中,为提升教师数智素养,一方面学校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引领教学实践推进,强调“研究真问题,解决实难题”,基于学校教学实践扎实做好科研课题;另一方面学校以课例研究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实施路径。学校的“智能课例研究”,有效保障了教师与数智变革实践相适应的智能素养。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作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和上海市数智化转型实验区,在教师数智素养提升方面探索出“智慧同侪课堂同侪教研”区域模式,取得显著成效。[4] 诸多实践案例表明,在学校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扎实开展基于实践场域的教师研修,是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的有效策略,也是校长提升教师数智素养指导能力的重要路径。


五是加强跨界协同沟通,强化数智教育实施的保障能力。推进学校数智化转型,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持和多方的有机协同。在当前数智教育生态尚未形成的阶段,要保障学校的数智化转型实践顺畅推进,需要校长加强跨界沟通协同,强化数智教育实施的保障能力。与上级行政部门沟通,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同和理解;与企业沟通,获取更多的经费和技术支持;与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基地沟通,为学校建设更多学习实践基地和场所;与媒体沟通,营建宽松向上的舆论氛围等。当前,数智化转型成功的学校校长一定是跨界协同沟通的能手。同时,组建由学校领导、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科技企业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的数智化转型领导小组,建设与完善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让数智化转型推进中的问题第一时间呈现并得到解决和响应,是有效强化沟通协同、保障数智教育推进的重要举措。


如何让技术人员理解学校和教师的需求,是杭州建兰中学推进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为此,校长制定了“跨界共创”策略,为实现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沟通,学校对技术人员实行“两个放开”:一是学校会议全部放开,二是课堂教学全部放开。技术人员在参加会议、听课的过程中了解教师和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后将其需求转化到技术产品之中;同时,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智素养,让数智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益。上海市美兰湖中学为推进数智化转型实践,成立了数智化转型工作专班,校长任专班班长,专班“上对教育局,外对企业,下对教研组,直接对老师”开展工作。对于教育行政部门,专班及时了解市区级信息,针对教育行政部门正在推进的重大项目,在校内组织教师作为专员进行专项统筹及信息对接;对于企业,专班组织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实践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可借此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


三、校长数智领导力发展的保障策略


促进校长数智领导力的发展,既需要校长个人的主观努力,亦需要来自外部多方面的支持。


一是多维的专业支持。如何提升和发展校长的数智领导力,除校长的自我修炼外,加强多维的专业引领和支持必不可少。多维,既是内容的多维也是形式的多维。内容方面,如学校宏观层面的数智时代人才培养与育人模式变革,中观层面的数智化转型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微观层面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变革、学生评价方式变革、数智技术的使用、数智思维的强化等。形式方面,既可以是理论讲座,也可以是跨界考察、研讨交流、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形式,同时还可以是专家团队对学校数智化转型实践如数智发展规划、数智教学、数智管理等方面的入校指导与支持等。加强对校长和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多维专业支持,既是推动数智化转型实践之必需,亦是发展校长数智领导力之所要。


二是基本的投入保障。调研发现,缺乏必备的网络设施设备等硬件保障和教师数智素养的软件保障,是当前学校推进数智化转型最为紧迫的问题与困难。为此,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数智化转型必需的经费投入,保障数智教育实施的网络、设备和数智资源的供给以及应有的师资培训,是学校推进数智化转型最为迫切的需要。在当前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考量区域差异,尤其应为西部学校提供专项项目和经费支持,缩小数智鸿沟,保障学校能够实现硬件设备的更新、数智教学资源的使用、网络安全的维护等,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得到基本的经费投入保障。同时,考虑到东中西部、城乡之间的差异,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为西部地区、乡村地区学校提供实践指南,帮助这些学校在数智教学模式建构、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建设等方面有效推进,完善薄弱学校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亦是当前需要努力的重要维度。


三是数智生态的营造。今天数智化转型实践顺利的学校,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校长的努力推进。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校长承载了过多的责任与压力,因而对校长个人的数智领导力有着高度依赖。随着数智技术的深入应用和数智社会的日益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数智教育生态,政府履行好政府职责如政策引导、标准制定、经费支持等,企业研发适合的数智技术产品,做好数据安全的保障,学校做好数智化重塑教、学、管、评等核心业务的实践变革,各主体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和有机协同,共同推动学校数智教育的有效实施,是应有的也是校长及其团队期盼的教育生态。校长应把精力集中到以数智思维和技术重塑教、学、管、评的核心业务上来,着力提升教师数智素养和数智教学质量。


各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数智教育生态建设的顶层规划者和独特的中介角色,应充分发挥公共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价值,在兼顾校、企、研三方效益的基础上,完善利益协调和监督机制,促进校—企—研共同体的紧密协作,共同助力学校数智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在统筹布局、整体推进区域数智化转型和营造良好数智生态方面积极作为,成效显著。区教育局花大力气凝聚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共识,联合企业建设区级数字基座“未来宝”,以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以及区校企家的高效联动,在学校和教师评价方面凸显其数智化转型的贡献度,借助媒体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等。通过良好数智生态的营造,大力推动区域学校数智化转型的进展和实施成效。


综上,校长数智领导力是推进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力量,亦是人工智能时代校长必备的关键能力。通过校长自身修炼和外部相应支持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有效提升和发展校长的数智领导力,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注释

[1] 田爱丽,高文心,肖敏等. 校长数字化领导力的模型构建与发展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4(5). 

[2]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cac.gov.cn). 

[3] 田爱丽,侯春笑.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OMO)发展的突破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视角[J]. 中国电化教育,2022(1). 

[4] 沈伟. 智慧共享  同侪共进——上海市宝山区“智慧同侪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6).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国家重点课题“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的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编号:ACA210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13-14期

文章作者|田爱丽

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赵明 摄

责任编辑|施久铭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王圣婴


推荐阅读

教室里有一面“提问墙”,学生学习变了样 | 荐读
苏君阳:中小学校长应具备哪些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封面主题
“食”刻注意,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这些食品安全知识要记牢~ | 暑期讲安全
于维涛:新时代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治能力生成发展的五重逻辑 | 封面主题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