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0926】核污染水排海会有哪些影响?海鲜还可以吃吗?

自贡疾控 2024-03-13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和随后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第一、三和四号机组爆炸和堆芯熔毁,大量放射性废物排放到环境,造成灾难性核泄漏,酿成全球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12年之后的2023年8月24日,在一片反对声中,日本开启了为期长达30年,多达130万吨核污染水的排海计划。



很多人都在担心,此次核废水排放,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核污染水处理过了危害还有多大?海洋环境被污染,海鲜还可以吃吗?且跟着疾控君继续往下看。

01核污染水还有哪些危害?

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主要包含,氢-3(氚)、碘-129、锶-90、碳-14、铯-137等62种放射性元素。



▲以上为德国海洋科学研究对核污染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从图中可见,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持续扩散,进而蔓延至全球海域。来源:GEOMAR


排入海洋后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使得放射性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浓度不断增高。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海产品对碘-129、锶-90和铯-137等核素的浓集系数较高,其中海带对碘的浓集系数约为1×106当人类捕食受污染区域海洋生物后,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可能造成内照射危害。

02什么是内照射危害?

放射性核素随食物、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参与人体代谢,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属于内照射危害。对于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产生的危害比外照射更大。虽然部分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射线和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弱,但当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就不同了,它参与人体代谢,组成生物分子,而且产生的辐射犹如身体里一把持续发射子弹的枪,持续对临近的细胞核组织产生辐射危害。长期摄入放射性核素会造成放射性核素的体内蓄积,从而造成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氚作为氢原子的同位素,可以像氢原子一样参与水分子的构成,其自身衰变会放出一个电子,然后变成氦。氚随着食物大量进入人体后,一方面它可以作为氢的同位素参与人体大分子的构成;另一方面,当氚在体内衰变放出电子时,电子直接轰击人体大分子,并且,衰变后的氚变成氦扰乱了大分子的结构,容易形成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氚之外,碘-129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碘-129的半衰期长达1570万年,碘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富集在甲状腺,可导致甲状腺癌

 


03海产品还能吃吗?我国政府为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已于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海食品时,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家,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同时,要特别关注进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留意所购食品的原产地和生产日期





重要提醒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到食品产地为禁入区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保护自身的权益。

2023年6月下旬,为及时掌握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排放对我省海域海产品影响,江苏省疾控中心也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海产品放射性应急监测方案”的通知》,启动了我省沿海地区海产品放射性应急监测。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信息来源 |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涂彧《放射卫生学》[M] 原子能出版社,2014等

编辑制作 | 自贡市疾控中心

撰    稿 | 健教所

审    核 | 周 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