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州市:“三聚焦”提升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2022年以来,德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全市不同领域党员特点和需求,夯实筑牢“三聚焦”,建立起“培缺、培需、培优”施教机制,推动全市各领域党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双提升。


聚焦整合优质资源,筑牢党员教育堡

按照“示范带动、特色引领”的思路,推进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打造德州党员教育的“红色殿堂”。一是高标准推进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乡镇(街道)党校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全面开展“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明确“四区八有”标准要求,市县分级开展镇街党校“擂台比武”,评选命名20个市级重点党校,示范带动全市134所镇街党校对标加压,提档升级。二是多渠道用活现场教学基地。充分挖掘全市党性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各类现场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建设570余处各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整合各现场教学点优势特点,打造35条党员教育精品线路,把生动的实践现场变成“沉浸式”教育教学课堂。三是全方位用好线上教学资源。依托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建立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党员教育培训平台,培训场所全部安装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设备,基层党员干部使用手机或者到就近的党群服务中心就可参加教育培训。建设“灯塔书屋”,打造“灯塔有声墙”,整合“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线上资源,打造指尖学习平台,满足不同领域党员线上培训需要。


聚焦满足党员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立足基层实际,精准设计“接地气、冒热气”的课程,为全市各领域基层党员量身打造“菜单式”供给的课程体系。一是模块化设计必学课程。定期召开课程设计研讨会,借鉴各级党校课程开发经验,突出思政主课,制定包括9个模块93个主题在内的必学课程指导目录,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1+3+7”课程体系,适应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二是个性化打造特色课程。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印发《2023年度全市基层干部党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结合党员需求,分类设计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合胃口”“易消化”。对农村党员,制定基层干部党员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围绕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方面开设课程;对城市社区党员,制定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主题培训计划,围绕城市基层政策法规、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治理等方面开设课程;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制定基层干部党员政治能力提升培训计划,重点开设党章党规、“五型”机关建设、形势政策、服务群众等课程;对“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重点开设党性教育、党建知识、行业政策等课程;对离退休党员,重点开设志愿服务、家风传承、普法宣传课程,确保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常态化评选精品课程。定期举办精品课程评选、“说课”比赛、每个镇街党校“打造一部精品课程”等活动,不断丰富市县党员教育精品课程库,目前,全市已有2660余堂优质课程登记入库,全方位满足了党员差异化学习需求。


聚焦创新形式载体,激发党员培训热

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丰富培训形式,突出效果导向,显著增强了教育培训的“仪式感”“新鲜度”。一是打造“庭院课堂”。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创新教育形式,根据不同党组织所辖小区的党员群体情况,成立由党支部书记、党代表、离退休老党员等组成的“小板凳”讲课团,依托镇街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在党员家门口进行教育培训,随时随地用家乡话“零距离”将党的方针政策和知识等送到党员群众身边,让基层党员群众听得懂、听得进。二是打造“流动课堂”。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党员通过上门送学、线上教学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对“两新”组织党员,将培训课堂延伸到车间厂房、产业基地等生产一线;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探索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校,提供开放式、共享式、一站式综合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三是打造“实践课堂”。坚持“课堂+基地”教学模式,组织基层党员到先进村庄、示范园区等观摩学习,开展体验式、情景式、感悟式培训。结合全市“五型”机关建设,开展“党员责任岗”“党员先锋示范岗”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将年轻党员实践教育融入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一线工作中,通过实际工作让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为您推荐

来源: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

编辑:刘丙营   校对:张露、刘彬
编审:刘贤慧


一起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