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德树人 华章赓续 |设备工程系以“工匠精神”育人才

四川建院新闻中心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22-07-21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院高职办学20周年暨建校65周年,为充分展示学院改革发展成果,营造良好改革发展氛围,现以“立德树人 华章賡续”为主题展示各教学系(院、部)五年来发展成果,敬请关注。


为了促进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群的高水平发展,设备工程系对标地区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方向、市场配置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基于深度产教融合下,以“大国工匠”为引领,以“校企双主体育人”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因“工匠精神”得以建德、明志,因“工学结合、育训并举”得以筑能笃行。

发展概况



 大师引领,弘工匠精神,育工匠人才

积极争取与行业领军企业中国建筑的合作,成立丁锐“大国工匠”工作室,工作室下设有无人机工作站、BIM工作室、智慧安装工作室,“大国工匠”丁锐任导师。选拔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学生,以师带徒的形式,以丁锐总工负责的国内一流高端机电安装项目(如中国尊、上海大剧院)为蓝本,学习国际领先的机电安装技术和理念,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拓宽行业视野。在“大国工匠”的引领下,优化机电安装类专业群的发展布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育工匠人才提供保障。










“大国工匠”工作室导师丁锐,采用“大国工匠”课堂和5G“施工现场”开放课的形式为学生上课,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行业领先技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职业价值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底埋下“工匠精神”的种子,对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为智慧安装专业的工匠人才培养注入动力。


基于利益驱动,深化产教融合

企业、教师、学生是产教融合的切实参与者和执行者。企业的需求主要包括人才需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教师发展产教融合企业的建设,更便于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其双师素质;有利于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有利于教师更好了解该行业最新动态和企业实际,提高其教学水平,最终达到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发展,借助产教融合,企业学生与企业接触更加方便紧密,学生与社会和职场近距离接触,实现学习和工作实践的有效衔接,可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目的。基于利益驱动,保障产教融合长效发展。

高职教师发展需求主要由基于三方需求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以产教融合为支撑,切实落实“校企双带头育人”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二点:

(1)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双方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合作原则,形成企业实训+校内实训、课程教材+企业教材+X的培养体系模式。由学院提供实训场地、基础建设和办公场地,企业持续投入并更新设备;以新型课程教材为支撑,利用企业教材拔高学生专业技能,精品在线课程、慕课、网络资源等X资源为补充,扩展学生的知识的来源,使其开放视野。

(2)2019-2020年,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群共计与8个企业签订了共建专业,共同育人的校企合作协议,其中包括4家国内(省内)一流安装工程技术公司、地区水务公司、环保公司、通用航空公司(无人机),形成了专业群合作企业库,并将校企合作贯穿专业群育人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撰写、课程标准编制、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教材编写与出版、学生实训基地建设、人员互派、学生就业、合作相关职业标准研究等,深度实行产教融合。


育训并举、提质培优

在打造了充足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企业群后,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严格按照并优化实践教学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向省内一流专业群看齐。教师培养方面,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并重,送培10余名专业教师深入学习BIM,以大国工匠一流项目为篮本,在大国工匠工作室下的BIM安装工作室进行集体研讨和提升,承担安装施工员和安装质量员培训,2名团队教师带领学生,以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获得BIM安装毕业设计一等奖,证实了团队实力。因为培养学生与市场契合程度高、学生技术技能具有一定前瞻性,专业群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学院领先,毕业后迅速成长为安装单位的技术骨干。   







发展成就



 大师领衔,专业群稳步发展

在丁锐大国工匠工作室的引领下,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始终坚持根据需求侧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内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全系7个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行列,且全系于2020年12月完成了国家级《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技术专业标准》的编制,在工业设备安装行业具有引领作用。


 教师团队百花齐放,成绩斐然

在大国工匠引领下,教师以“德技双馨、育训皆能、国际视野”为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积极组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工程应用团队,提升自身素质,以更好的服务学生和社会。截止2020年,全系现有“双师型”素质教师31人,占比58.5%。近3年来,全系培养南非留学生42人;教师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科研立项2项,获得科技厅科研立项1项,德阳市科知局立项7项;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2篇;专利18项。1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一项。2019年全系面向企业服务的德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四川省建设厅的污水调研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


校内校外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创新的学生职业全生命周期教育理念和多元化的课堂,激起了校内学生和企业员工学生的学习热情。近三年,在校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65人,获得学院特等奖学金16人,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技能竞赛奖励17人,专利11项,获得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22人,专升本289人,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20人,平均就业率97.2%。培训SYB120人,过关率98.7%。同时,为校外企业员工学生和校友提供内部新员工培训、技能核心课等提升累计达2.5万余人次,优秀校友在行业中为学院赢得了口碑。大国工匠及其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在2020年的抗击疫情和抢险救灾中,全系学生表现出了不畏艰难,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发社会关注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因具有显著的“现代学徒制”特色,吸引了大量电梯行业、企业和相关院校同行到我校参观学习,累计近1000余场次,人民网四川频道对我院及电梯产教融合进行报道,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且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共同发展。

发展经验


“大师引领、利益驱动、提质培优”为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群的提质手段和培优模式提供了一种可操作可借鉴的思路。


一种"大国工匠"引领的专业群提质培优方案选择

施工技术随着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在不断升级,教学资源的滞后在所难免,专业群采用的应对方案是将重量级、国家级的工程技术大师、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丁锐)作为牵头人,对专业群进行动态引领和把脉,提高专业群的技术层面站位,借鉴行业领先专家的思路,实现专业群的整体提质培优。这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一条基于各方利益需求的深度产教融合路径

企业、教师、学生是产教融合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

教师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政策落实、服务落地的主要执行者,是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群提供了一条路径,路径中包含了产业的各个要素的五个融合——企业职工和学校教师、企业员工和学生的融合、行业现有设备和实训教学的融合、企业培训与专业教学资源之间的融合、行业工艺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融合、行业和教育环境的融合。做产教融合,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和打造,但是五个方面都需要着力,才能形成深度的产教融合。对于学院相应教学资源(实训室、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思路。 


一种专业集群化培优模式范例

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群包含设备工程系下属所有专业,致力于设备安装与调试,无论民用建筑的安装,还是工业建筑的安装、或是特种设备的安装,经过团队对学生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的提炼和归纳是成功的,抓住了“智能化”这一点来对专业群进行统筹,致力于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维管理这个行业核心点领域。如何通过能力提炼构建专业群共享课程,是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群的一种培优模式范例,可供其他专业群进行借鉴。


一种专业群提质培优方案选择

施工技术随着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在不断升级,教学资源的滞后在所难免,专业群采用的应对方案是将重量级、国家级的工程技术大师、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丁锐)作为牵头人,对专业群进行动态引领和把脉,提高专业群的技术层面站位,借鉴行业领先专家的思路,实现专业群的整体提质培优。这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图文来源|设备工程系

排版|微博协会 周新园

审核|党委宣传部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信息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