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泽平陷阱

李宁 隆中对策智库 2020-10-10

今年一二季度开始,华人经济学家(主要集中在中港)对中国“新周期”的争论,直到今天还乐此不疲。

 

一定程度上,掀起这波以经济学专业与现实交汇分歧巨大,甚至于对立严重的经济学家,当然是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

 

争论过程中,据我观察,中港金融机构,不管中资,还是外资的经济学家,包括中国高校的经济学家,众人参与,报刊文章与研究报告铺天盖地,可谓难道一见的激烈话题。

 

中国与国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中港以外的经济学家鲜有参与,也就是说,新周期的争论,在国际上几乎掀不起任何波浪。著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IMF、国际金融协会、穆迪等也并未关注。

 

与中国经济学家讨论新周期不同的人,这些机构大都关注中国债务经济模式是否可以继续?比如IMF上个月中旬虽然上调了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前景,但异常严厉地警告中国债务风险。

 

返回新周期的争议焦点,一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短期回暖,是否是新周期的开启征兆?产能经过几年出清后,是否迎来健康起飞?包括消费与新经济相对向好,是否为经济增长添油加码?

 

很显然,简单地靠国际上经济周期理论去讨论新周期,在中国基本上是伪命题。比如产能出清,有些人看单纯地看数据,有些人看国企跟民企的区别,去杠杆也是一样的道理。

 

IMF战略、政策和评论部经济学家、现高盛投资管理部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就认为,抛开与“新周期论”支持者在增长前景看法上的差异,我们认为“新周期”之辩本身就有伪命题嫌疑:对一个国有经济仍占很大比重的经济体而言,我们不能在西方经典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下用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问题。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本轮经济危机开启的2008年来看,整个全球经济当时陷入困境,欧美债务问题异常严重,中国一枝独秀。但近10年后的今天来看,局面恰恰相反。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几乎每次都是国际会议重要讨论的关键。换言之,从2008年至今,中国经济经历过今天类似的短周期小上扬,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动能并没有。可以说,根本问题在于没有经济动能所急需的改革配套。

 

新周期真的没有

 

在外资机构中最资深的经济学家、多年入选美国《机构投资者》亚洲区优秀经济分析员排名榜的原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跟我聊起时也重点强调:所谓周期所产生的市场出清,价格调整,信用环境改变,结构性的转型,在目前,基本上没有出现。而且不仅仅是中国一家的问题,全世界的经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周期实际上是全世界在改革问题上,说得多做得少。没有了改革,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只是由于货币扩张所带来的一些经济数据上的潮起潮落。

 

陶冬博士认为,中国新周期实际上是噪音,并不是市场出清带来的新的周期开始。而是政府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GDP增长,逆经济规律,做出来的政策性干预,政策性干预本身无可厚非,政府干的事情就是要干预经济下降周期的痛苦,但如果旧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间,所带来的淤血没有办法清除出去的话,如果旧的增长动能在逐渐消失,而没有建立起新的有机的增长动能的话,算不上新周期。

 

在国内宏观研究资历最久的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也专门就存不存在新周期展开多篇论述,答案显然是不存在的。

 

更多对新周期的批判之声也不断出现,比如《潘向东:发财致富看周期,但别产生新周期幻觉》、《姜超:居民疯狂加杠杆 地产泡沫消灭后才有新周期》、《曹远征: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新周期 也不会掉头向下 》。

 

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Mansfield Freeman Chair Professor)、常务副院长白重恩上个月在19日在北京开会时演讲的题目就是《我国经济到底是否进入新周期?》。白教授通过分析投资(国有、民营)、需求与产能过剩得出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所带来的投资效率非常低,但起到主要拉动作用,民间投资仍然疲弱。

 

下行周期开始

 

不仅如此,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更提出与新周期截然相反的意见。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开端,未来两年增速将面临压力。

 

赵扬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面临下行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

 

1) 房地产市场进一步降温;

 

2) 市场融资成本上升、总流动性增长放缓;

 

3)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对中国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类似的观点,原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胡志鹏也认为,中国20182019年下行压力会更大。


除此之外,包括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等也呼吁跳出新周期看市场。

 

任泽平陷阱

 

任泽平呼出的“新周期”,成了今年中国经济学家们真理越变越明的开场。值得注意的是,对任泽平本身经济学逻辑的系统梳理,目前唯一看到比较全面的是中植资本首席经济学家陈光磊先生920日发表的《为什么研究员老是念打油诗,5000点是什么梦?》

 

应该说,在陈光磊先生这篇之前,经济学家们讨论最多的是新周期本身存不存在,而忽略了新周期提供方的本身投机性。

 

陈光磊先生研究了任泽平两百多篇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六篇是没有水分的。陈光磊先生在此之前在宏源证券担任高级经济学家,他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学位。

 

客观来说,我是相当认同陈光磊先生对任泽平的“扒皮”。从近些年的5000点不是梦,到抱着党章买股票,再到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的恶言,再再到这次新周期的提出,任泽平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转移到卖方市场后,掀起了这几波的腥风血雨。 


鼓吹A股5000点后,任泽平被及时打脸。抱着党章进股市,到今天来看,幸亏没人听他的。

 

简单来说,任泽平类似另一个某某某报,他紧跟政策,细腻解读,希望能从政策中发掘出自己YY出的兴奋剂。这类兴奋剂,也许短时间能活跃,但终归难以持续,很快熄火。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任泽平的话语体系,从卖方分析师来说,的确是创造了一套诗情画意的伪装说辞,容易蛊惑人,容易把没有逻辑的话术镀上一层金,这样看起来似乎就有逻辑了。

 

我跟陈光磊先生聊,他坦言,观点之争没问题,没有对错。关键是逻辑。



 




断层智库将专注于财经领域,为您解读市场逻辑与疑惑,欢迎关注。


李宁,断层智库首席研究员、时政经济评论人。如需转载请经作者同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