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 Communications:浙大、第四军医大发文揭示NMDA受体运输的调控机制

浙大神科所 brainnews 2019-06-30



2018年6月1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邱爽课题组的研究论文“Postsynaptic RIM1 modulates synaptic function by facilitating membrane delivery of recycling NMDARs in hippocampal neurons”


该研究揭示了骨架蛋白RIM1参与调节突触后NMDA受体运输,并进而调控突触可塑性及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分子机制。



图1. RIM1参与调控NMDA受体再循环途径的模式图



NMDA受体是关键的记忆分子,突触上的数量受到精确调控,但是NMDA受体如何插入或者撤离突触一直是个谜。


邱爽教授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参与突触前囊泡释放的核心分子 RIM1不仅定位于小鼠海马的突触前,在突触后部位也有分布。通过在海马CA1区注射病毒并结合脑片电生理及行为学检测,他们分析了突触后RIM1敲减对突触功能及小鼠学习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突触后RIM1特异性参与调节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以及NMDA受体依赖的长时程增强(LTP),并进而影响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功能(图2)。


随后,利用生化及成像技术,他们进一步发现,RIM1可以作为Rab11的效应因子,参与NMDA受体在突触部位的再循环过程,从而调节膜表面NMDA受体的表达量,进而调控NMDA受体的功能。


该研究首次证实,以往被认为只在突触前定位并发挥重要功能的骨架蛋白RIM1,在突触后部位也有分布,并且特异性参与调控NMDA受体的再循环。


该研究也进一步提示,突触后受体囊泡可能与突触前神经递质囊泡共享相似的运输机制,这对于我们寻找干预突触后受体功能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图2. 小鼠海马CA1区RIM1敲减影响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及突触可塑性



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是王洁洁博士和吕心游博士,共同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邱爽教授,罗建红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的陈涛教授。


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111引智计划等项目资助。



来源: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选稿:Simon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


前 文 阅 读

 


1,Cell |四种非编码RNA精密协作的网络,系统调控哺乳动物大脑


2,他将3个电极永久植入自己的大脑,只为破解语言的神经密码


3,四年之久,miRNA研究重磅武器miRBase 数据库再次更新了!




重要通知


brainnews建立了一个脑科学知识分享的微信群。该群里,没有社交的负担,纯粹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欢迎大家加入,一起学习脑科学知识。


进群方式


由于人数已超过100人,目前只能通过添加管理员微信:brainnews_01,申请加入。

brainnews

分享脑科学最新进展,探讨对脑科学发展的思考。

  微信号:brainnews_01

  联系邮箱:brainnews@163.com

  新浪微博:1. brainnews脑科学新闻

                   2. brainnews脑科学科普 

  今日头条:brainnews

  一点资讯:脑科学新闻 

  网址:www.brainnews.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