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布式光伏发展策略:高速公路匝道圈光伏

2017-07-24 何继江 何继江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在青兰高速孟疃收费站建成17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6月23日并网,是全国首例高速公路匝道圈分布式光伏发电。该项目安装265Wp多晶硅光伏组件6336块,项目发电采用全额上网模式,于10KV电压等级接入国家电网线路,项目平均年发电量185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74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800吨。






案例提供:山东交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交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研发、设计、建设、运营及新能源投融资业务。公司依托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庞大的高速公路体系,大力推广林光互补等“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利用高速公路路域内收费站、收费广场、边坡、匝道、屋顶等闲置、低效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化监控接入、物联网应用等,致力于打造交通行业新能源样板工程。


济青高速南线、济南绕城高速东线南线与机场高速8对服务区、7个收费站,共将建设15.17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高速公路的用地性质是建设用地中的交通用地。

一个大型互通立交的匝道圈占地面积少的也有30亩,大的超过100亩的也不少见,如果当成光伏电站建设,10兆瓦-30兆瓦都是可能的。



高速公路用能需求:

1、照明;2、监控;3、充电;4、基站;4、隧道照明、通风,消防等;5、服务区及扩展的产业功能;5、未来的无线充电道路。


高速公路光伏资源测算:

2011 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提出,到 2015 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 10.8 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资源主要表现在:

1、收费站;  

2、服务区;

3、互通立交的匝道圈;

4、隔离带及路肩;

5、边坡;

6、隔离栅;

7、隧道;

8、取土坑。

按目前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建设情况,每一百公里有两对服务区,至少两个互通立交匝道圈,占路面 1/3 面积的边坡,沿线散落的约 4000 亩的取土坑。 


据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徐春福测算,以山东高速为例,每对服务区的屋顶、停车场及周围匝道护栏可建成 1兆瓦的分布式能源电站;每百公里的互通立交匝道圈可建两座 2兆瓦的发电站; 每百公里的边坡至少可建 50兆瓦的发电站。 统筹考虑,如果每百公里能够建成55兆瓦。 按照山东省高速公路 5000 公里的里程,以可利用 1/2 计算,光伏安装量可达25*55兆瓦,即1.375吉瓦。

如此计算,全国高速公路可建分布式光伏光伏总量可达27吉瓦。


另一种测算,把高速公路当做光伏电站设计。

高速公路的两侧护坡安装10米宽的光伏,每米高速公路就能建2千瓦,考虑各种地形局限,按一千瓦计,每公里可建一兆瓦,仅山东省5000公里高速公路的光伏装机潜力高达50吉瓦。如果安全标准等不成为阻碍因素。高速公路简直就是潜力最大的光伏电站。


讨论:

1、高速公路匝道建设光伏和农业用地建设光伏,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是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分布式光伏资源测算和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的调研材料,本课题的研究也为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应用与人人光伏发展研究》课题提供支撑。感谢能源基金会中国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人人光伏

目标:中国平均每人拥有一千瓦光伏。

以峰值人口14亿考虑,总计14亿千瓦,占用土地约1.4万平方公里。为全国供应至少1.6万亿千瓦时电力。人均的光伏电力达到1200千瓦时左右。

构想一:2035年实现人均一千瓦,2050年实现人均两千瓦。

构想二:50%以上的光伏来自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光伏案例征集

《中国分布式光伏资源测算和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向全国光伏行业从业者征集分布式光伏开发案例。

如果你们开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利用了以前大家不太关注的土地资源,或者更好地利用了某一类土地资源,欢迎你把项目情况发送给我们,我们将邀请你们加入课题组,共同探讨分布式光伏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如果你们对某一地区进行了分布式光伏资源的测算和项目策划,如果你们对分布式光伏发展有好的建议,市场策略或政策设计,我们也非常欢迎。


可以微信公号直接留言,我们在微信群恭候您的加入。

联系人:丁琰妍  微信 18983060526




公众号简介

这是何继江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互联网,普及绿能,淘汰碳能。

何继江:博士,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发展研究室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用电与节电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工作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文件起草工作组成员,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亦有贡献。

本人及所在的研究团队愿意为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研究支持,欢迎地方政府、园区和企业就能源转型规划、能源互联网规划、能源互联网项目设计与我们进行探讨。


长按二维码关注何继江微信公号,点击历史消息,可查阅能源革命等系列文章

何继江2016年微信文章全链接收藏版: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互联网,普及绿能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公众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