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朝的开国皇帝,和那个杰出的女子

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
2024-09-07

努尔哈赤

清朝的实际奠基者是努尔哈赤。但严格来说,他只是后金的大汗。

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创业,多年来东征西讨,百战百胜。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19年,萨尔浒战役发生。努尔哈赤率后金军,在萨尔浒大败明军,明朝的四路大军中,有三路全军覆没,丧师九万。明庭朝野震动。

而且他与明军作战,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胜多,连续多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几年间,已覆灭了明军几十万,并得到了抚顺、铁岭、沈阳、辽阳等重镇。

   但是,这时明朝出了个督师叫袁崇焕,是个硬茬,是条汉子。

袁崇焕率军新建了宁远城,用于抵抗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到达宁远并攻城。明军在城中架起了11门西洋大炮,向城外轰击,阻击后金军进攻。战斗非常惨烈。努尔哈赤连攻三日,一度将宁远城墙击穿了几十个大洞,也一度把城墙打开了一丈多的缺口,眼看城破……

但袁崇焕这个出生于广东东莞的文弱书生,亲在一线督战,身中两箭流血,然后就骂出了广东话,“顶硬上,几大就几大!”主帅有“顶硬上”的勇气,将士们也就都“顶硬上”了。

这是一只完全不同的明军。努尔哈赤和他的将士们从来没见识过这样的明军,太意外了,傻眼了。再加上死伤很多,努尔哈赤自己也被打成了重伤,不得不撤军。

以前努尔哈赤与明军交战,总是胜,而且总是以少胜多。这次却是13万人败在了明军1万人手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一辈子,只打了这一个败仗,也是最后一仗。不久后,他就因这次的重伤死去了。

努尔哈赤死后,由第八子皇太极接位。

皇太极

皇太极的军事才华可能不如其父努尔哈赤,但综合素质更高,其智谋武略、才干见识、识人用人,据认为可与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相提并论。

那皇太极接任之后,有什么雄才大略呢?其实没有。他就想做一件事,与明朝议和。他对形势看得很清楚,就人口、幅员面积、生产力水平、甚至是武器来说,自己这边比明朝差了太远。明朝完全处于碾压之势。后金军先前所取得的所谓百战百胜的业绩,完全是由于明军太烂。现在突然冒出个袁崇焕,整军练兵,堵在家门口,有坚城,有西洋大炮,自己这边就一筹莫展了。因此,皇太极要议和。

皇太极议和的诉求也很简单,就是保住已有的成果,只要明朝正式承认他们的存在,那就和平共处,你不打我,我也绝不打你……为此,皇太极不惜向明朝称臣。

但大明朝廷,从皇帝到大臣都认为皇太极根本就没有议和的资格……

皇太极见议和不成,而袁崇焕堵在家门口,越来越强,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便决定再次主动出击,进攻宁远,“以战求和”。但这时的袁崇焕部队比一年多前更强了。一年多前,努尔哈赤拿不下宁远;一年多后,皇太极更拿不下来……皇太极无奈退兵,转攻锦州,照样不行。

此时,后金军已伤亡很大,皇太极的亲兄弟济尔哈朗、萨哈廉,大将瓦克达、阿格等都阵亡了,将领多拜山、巴希等受伤……后金军败回沈阳。这一仗,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袁崇焕对后金军的第二次胜利。

但其后不久,因大太监魏忠贤不喜欢袁崇焕,袁崇焕被逼走,“回老家养病”去了。

此前,皇太极一直主动向明称臣,谋求议和。袁崇焕走后,皇太极也不议和了,而是马上称帝,以示跟明朝皇帝平起平坐了……

但明朝崇祯帝即位后,重新启用袁崇焕。一年多后,袁崇焕竟然以督师的身份又回来了,皇太极马上又感到压力骤增,便去除了帝号,愿意向明称臣,想继续议和。皇太极还给崇祯写了封信,态度极为谦卑。

但崇祯帝及诸位大臣还是认为,皇太极没有资格搞什么和谈,坚决不与他打任何交道。

议和不成,袁崇焕再次堵在了家门口,情况继续下去对后金越来越不利。为了改变局面,皇太极决定出狠招——奇袭明朝京城。能攻破京城当然好,如果不行,至少也要逼崇祯签订城下之盟,“以战促和”。

但奇袭京城,袁崇焕把守的宁远、山海关这条东部线路,是万万过不去的。皇太极便决定绕行西路,经内蒙古进河北,到京城。大多数将领反对,认为这样孤军深入,太冒险。皇太极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皇太极率十万后金军,走西线,破喜峰口长城,攻陷遵化,兵势如风,直指京城。袁崇焕得到遵化陷落的消息后,马上带五千铁骑,经两日两夜急行军,比后金军早两天到达京城广渠门外,并顶住了皇太极的进攻。

此时,多路明军正向京城赶来救援。无奈之下,皇太极下令全军撤退。

但在撤退之前,皇太极模仿《三国演义》,使出了一个阴招。很拙劣,但够狠。

大概是这样的:后金军无意间在北京城外,抓住了崇祯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关押了起来。皇太极命两个守卫在门口议论,说我们已与袁督师私下达成了协议,袁督师一定能搞定崇祯,里应外合……故意让太监听到。然后故意制造条件,放小太监逃跑。小太监跑回皇宫,就把自己听到的内容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崇祯。

皇太极这一招,模仿的是《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曹操错杀蔡瑁、张允那一段。模仿得并不高明,有些细节经不住推敲。崇祯信不信太监的话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用这个“证据”把袁崇焕抓了,并最终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皇太极用这一手做掉了袁崇焕,除掉了一个劲敌。此后的一切,似乎变得顺风顺水起来。

皇太极统一族称为“满洲”,并于1636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所以严格来说:

“满洲”这个名字是皇太极确定的,清朝是从1636年开始的,可以认为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从这时起,我们称后金军为清军。

此后,皇太极先迫使朝鲜臣服,后对明朝作战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彻底击溃明军宁锦防线,使清朝入主中原成为必然之势。

1643年,52岁的皇太极猝死。有人说是病死,有人说是其他原因,说不太清楚。

皇太极去世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即顺治帝。

顺治帝

皇太极一生娶了十五个老婆。其中的庄妃,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孝庄太后”,“孝庄太皇太后”,是顺治的亲妈,康熙的亲奶奶。

皇太极死时,没有指定继承人。福临身为皇太极的第九子,能够接位,非常不容易,身后有刀光剑影。

话说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弟弟多尔衮等都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最后,孝庄皇后却笼络了多尔衮,并通过其他运筹,合纵连横,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福临登上了皇位。

这就涉及到了清初一桩著名的迷案,即“孝庄太后下嫁”。或者说:

孝庄在自己的正牌老公皇太极去世后,到底有没有下嫁给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

在有关清朝的历史记录中,没有关于孝庄太后下嫁的只言片语。但民间却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恐怕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从情理上来说,清初之时,还保留了大量满洲习俗,婚嫁相当自由,包括“兄终弟及”,就是兄死弟弟可娶嫂子。孝庄本就是草原上的明珠,长得漂亮,气质出众。皇太极去世时,她只有32岁,嫁给喜欢她的多尔衮,在那时是可以理解,也合情合法的。而且最关键的:

这是一场重大的政治联姻。

孝庄的目的,当然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登上帝位,并保住帝位;至于多尔衮,在自己竞争帝位并无胜算、阻力很大的情况下,扶持顺治,自己则获得了“皇父摄政王”的称号。

顺治帝登基时只有几岁。多尔衮身为摄政王,大权在握,把皇帝的印章都放到了自己家里,可以说是代统天下。直到去世,他的权力、风光程度超过皇帝。

至于顺治帝,在长大亲政后如何修理他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是后话了。这里要说的是:

是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入主中原。

而顺治帝,则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大一统的清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最后,说回那个出色的女子孝庄。她历三朝,享年75岁,影响了皇太极和摄政王多尔衮,辅佐成就了顺治帝、康熙帝两个皇帝。

她年迈生病时,康熙为她祈祷,涕泪横流地说:

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


本公号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隋、唐、宋、明的四大“二代皇帝”

深度启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起义

那些奇男女,在历史的深处或浅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齐说经史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