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耳边评测】LETSHUOER铄耳DZ4:“高端”入门塞

张蛋蛋 耳边事 2024-03-19


楔子:低端产品的“高级感”

大多数品牌讨论度最高的产品,往往是代表了品牌最高水平的旗舰产品,或者是作为品牌中流砥柱的中端产品。而入门级产品作为冲击销量的主力军,则大都还是以“便宜大碗”为主要卖点。虽然烧友们常说低端产品都很“卷”,但它们往往是高端型号技术下放或者是“阉割”之后的产物,实力固然有保证,却很难带来新鲜感,更没有“个性”可言。

近年来让我感觉诚意十足的两款中低端耳塞,其中一款是达音科的TITAN S,光凭精心打造的外观就值回票价,声音素质更是稳居入门价位第一梯队。另一款则是LETSHUOER铄耳的D13,我还记得在去年的云上HiFi赏试听现场,一群玩遍无数旗舰的老烧们拿着这条耳塞试听研究了半天,都惊讶于一条六七百的塞子竟能把声音调校出如此宽松细腻的“高级感”。尽管D13本身的外观在一众耳塞里并不出挑,却用实打实的音质“震撼”了一堆老油条。

还记得我刚开始接触铄耳的时候,他们在国内还没打响知名度,产品主要以同价位相对突出的配置和稳健的调音为卖点,整体定价不高,品牌格调相当内敛。转眼数年过去,铄耳的产品列表里已经增添了EJ09、Cadenza 12这样的高端“大杀器”,在烧友圈内也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而难得的是,尽管铄耳的中高端产品已经树立了不错的口碑,他们也并没有减少在入门产品上花的心思。从Tape PRO、Singer、D13到S12,铄耳推出的每一款低端产品不但外观和工艺各有特色,在调音风格上也都做出了鲜明的个性,让人感觉它们并不是高端产品的陪衬或者冲击销量的“工具塞”,而是同样凝结了研发者心血的“作品”。

前段时间,我在展会上听到了铄耳家一款尚在酝酿中的工程机,虽然还未定版,但已经能够听出其素质相当出众,声底也非常干净。当时,展台小哥神秘兮兮地表示这款塞子定价应该不到千元。而当这款名为DZ4的塞子正式面世的时候,售价竟比我想象的还要低不少——仅售559元,可以说是相当亲民了。


客观配置:“简单”与“复杂”

要论包装质感,DZ4在同价位并不算出彩,包装盒的纸质偏薄且耐用性一般,但在设计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其包装化用了耳机本身“三圈一被动”的配置,设计了一组由四个形态各异的圆圈拼成的闪电图案,并将这个设计沿用在了耳机的面板上。整体的设计语言虽然简单,但风格、配色都比较统一。耳塞采用了3D打印树脂材质,论质感确实比不上那些单独开模的金属腔体耳塞,但好处是亲肤且重量轻,久戴无压力

大多数人在第一眼看到DZ4的产品介绍时,恐怕都会立马注意到它有点“超常”的单元配置——3颗6mm钛球顶动圈+单颗6mm被动振膜,配以四路声学导管+双路电子分频的分频方案,这在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的入门级耳塞里还是头一个。被动振膜是在音响领域较为常见的音频技术,在低频单元体积有限的情况下,额外加入被动振膜作为低频单元的“延伸”,让低频单元和被动振膜在同一密闭箱体内做同一频率的共振,从而大大增加低频的能量感和下潜深度。而铄耳这次则是将这项在音箱领域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运用在了小小的耳机腔体内,同时,由于三动圈+被动振膜的配置会带来较为强烈的声压,DZ4选择了半开放式的后腔声学腔体,使空气得以流通,减小对耳朵的压力,保证舒适性。

若要从第一眼印象来说,DZ4的外观简单朴素,用料和做工也只是中规中矩,放在一众卷得飞起的同价位耳塞里,它的外表并不出彩。但是这款塞子真正的诚意并不在于“面子”而在于“里子”。在一款售价仅为559元的入门级耳塞上大胆地采用如此独特的动圈单元阵列方案,这在中低端领域着实不多见。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在低端产品上应用复杂技术的品牌,“翻车”几率并不低。能否真正驾驭这项技术,调校出令人信服的声音,这才是打造这类产品的难点。


声音表现

P1:风格

DZ4刚开声便展现出了相当优秀的解析力和充沛的能量感。即便是在未经过充分煲机的状态下,它的声底已经十分出色。而在经过数十个小时的磨合之后,它的声音顺滑度又有了更大的提升。许多人在看到它的产品详情页时,可能会脑补这款应用了被动振膜技术的耳塞会以强劲的低频为亮点,但实际上DZ4的声音风格比绝大多数同价位的产品要更加均衡。它的低频表现出色,但并不过于强势,量感也控制得恰到好处,凝聚力优秀且力道十足。以Britney的《Gimme More》为例,这首歌从开头到结尾,人声都被密集的鼓点所包围,若是器材的控制力稍有不足,很容易出现低频喧宾夺主,整体听感轰头的问题。而DZ4很好地把握住了低频的“度”,鼓点急促有力,每一下敲击都有着十足的能量感,同时回弹又相当及时,绝不拖泥带水,显得层次分明,且没有抢走人声的风头。在密集鼓点的衬托下,Britney略带嘶哑的音色显得更加张力十足,整首歌曲迷离、黑暗的氛围也烘托得相当到位。

三频之中,DZ4的中频能量感和低频基本平分秋色,而高频的量感会相对少一些,但对于大部分器乐的还原是没有什么硬伤的,只是对于泛音的呈现不够到位,亮度也不出彩。它的中频并不像很多中低端耳塞那样用暖厚抓耳的音色来追求一耳朵惊艳,而是着力去打磨质感,增强对于细节的表现力其人声厚度和位置适中,没有明显的染色,听起来干净、顺滑,情感的呈现很细腻,对于抒情人声的表现力相当出彩。我个人非常喜欢它对于林忆莲《等你说爱我》这首歌的演绎。Sandy的声音是细腻且饱满的,如果用传统意义上的“女毒塞”来演绎,反而容易丢失了其中的韵味。DZ4的中频密度出色,信息量相当充沛,以一种自然、平和的方式将这首百转千回的歌曲娓娓道来,Sandy在歌曲中的每一个转音、每一次叹息都被准确地还原,细细品来只觉得回味无穷。DZ4这种风格的人声并不会一耳朵便吸引你的注意力,但能够凭借情感的层层递进,很自然地让听者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之中。

总的来说,DZ4还是以流行人声见长,且它在低频的量感和中频的音染上做得相当克制,更注重细节的表现力和整体氛围的营造。放在入门价位,它的解析力、分离度都是极其出色的,同时又具备了优秀的耐听度和鲜活的乐感。


P2:搭配

虽然3+1的单元配置看着有一点唬人,但其实DZ4本身并不算很难推,即便是用小尾巴或者蓝牙解码耳放来搭配,它也能保证音色顺滑,三频均衡。如果你用素质更高的便携播放器来驱动它,其解析力和细节表现力还会有所提升。这里我只分享它和两个在便携领域比较典型的器材的搭配:iKKO的蓝牙解码耳放ITB03,以及海贝音乐HiBy的中端播放器R6Pro II。

ITB03的风格比较温暖浓郁,有着典型的流行倾向,配合声底干净中正的DZ4的效果相当不错。ITB03本身的推力在同类产品里是比较出彩的,能将DZ4推出较好的空间感,声场呈较为规整的圆形,人声饱满甜美但并不过于贴耳粘腻,音色顺滑且韵味十足,低频富有弹性,氛围感良好。虽然这套组合并不能完全发挥DZ4在硬素质上的优势,但胜在能够驾驭绝大多数常见的音乐类型,而且体积友好,非常适合出门聆听。

如果把前端升级到R6Pro II这种级别,你会发现DZ4的潜力在入门耳塞里绝对可以被称为佼佼者在驱动力和信息量双双到位的前提下,其纯净度和分离度上的优势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空间感开阔,人声密度优秀,低频质量俱佳。随着A类/AB类放大模式的切换,DZ4也能给予细致的反馈,将A类模式的醇厚细腻和AB类模式的干净有力呈现得相当准确。虽然购买中高端播放器的用户大都已经拥有了较为昂贵的主力耳机,但我觉得DZ4即便是作为一款备用塞,也是有着相当不错的可玩性的。

如今,随着各类高端技术的逐步下放,入门耳塞要想单纯地把素质做高其实不难,但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品鉴价值”,则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大多数中低端产品很难让人有长期把玩的耐心。我觉得DZ4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做出了这个价位少有的“高级感”,打造出了一种干净细腻且平和耐听的风格。一方面,这款耳机能够很好地搭配不同类型的前端;更重要的是,随着你不断更换前端,或者是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它始终能给你带来一定的新鲜感


小结:何谓“高级”的入门产品?

客观来说,DZ4这款产品并非十全十美。要论腔体的质感和外形的美感,我会更喜欢铄耳自家的Tape PRO或者是D13。但要论调音的水平和整体的素质,它又着实令我爱不释手。除了高频的表现稍显平庸之外,我觉得它整体的细腻度、耐听度和表现力甚至隐隐有点“越级打怪”的潜质。

入门产品要如何才能做出高级感?有的品牌着力提升单元素质,有的品牌专攻“黑科技”,有的品牌则在外观设计上下功夫……诚然,这些都可以被称为产品的魅力点,但DZ4所呈现出来的“高级感”,却让我更愿意去细细品评回味。乍看之下,它似乎也是一款凭借“黑科技”或者“高配置”来吸引眼球的产品,但如果你仔细聆听它的音色,感受它在不同前端上的表现,便会感觉到它真正的“高级感”还是来自扎实的调音功底和优秀的素质基础。对于入门用户而言,DZ4是一款可以陪伴你较长时间的高性价比器材;而对于阅尽千帆的老烧友来说,这么一款既有趣味性又耐听的耳塞,也不妨一试。



往期回顾



【耳边评测】能文能武——Burson Audio Playmate 2一体机使用分享


【耳边评测】一副耳机的三种风味——品评Elysian DIVA


【耳边评测】闲话少说:舒适之选——达音科ALPHA 3




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耳边小公举

哔哩哔哩:耳边小公举

新浪微博:国砖吧_耳边事

酷安、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

网易新闻:耳边事


官方微信群:耳边小公举

(erbian0220)

(扫码添加好友)


官方QQ号:耳边小公举

(2080243490)

QQ群:国砖吧&耳边事

(628722494)

(扫码加入QQ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