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

小丸子 草木有语
2024-09-04
点击上方“草木有语” 关注我!
     《草本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内容简介: 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来负载这个城市的记忆时,那么,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代人相伴,却又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阿来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有人认为这是狂妄的话,他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既然我们身处如此开阔敞亮的自然界,为什么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呢?阿来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于是,便有了这本与众不同的小书。   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阿来写就的这组关于成都的花木记,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这本书早看完了,一直想写点什么,今年有一个计划,就是想多看一些书,但是也不要这样看过就放过了,希望能够留下一点点思考,所以看完一本书,需要沉淀一下。        其实写植物的书非常多,每个人的特色也不一样,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内容的主题,才会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骛,包括我自己也如痴追随。本来只是想看几本这方面的书来填充自己,结果却发现,想看的书越来越多。
        我和所有人一样,当然喜欢这城中四处都有植物,都有开花的植物,但会进而更喜欢植物以自然姿态出现在眼前。城市里,那种细心规划计算过的空间,需要树木妆点,却又不允许树木尽情伸展。
        我想起了在城市绿化带上见过的火棘和在村子里见过的那些没有经过修剪的火棘,着实有一种让人为之一震的感觉,让植物可以自由地生长地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是大自然的天然作品,但是我们往往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抑制它们的发展,给它们修枝剪叶。给它们设计各种造型,让它们生长成我们想要的那种模样。对植物是如此,我们对于人,有时候也是如此。
       于我而言,还是喜欢那些单瓣的,更接近野生状态的品种。
        在我们这个城市中次第开放的各种花,有单瓣的,也有复瓣的,你喜欢单瓣的,还是复瓣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复瓣吧,你看那复瓣的樱花、桃花、梅花,开起来多么隆重呀。其实,复瓣的花都是经过人工培植诱导的品种。因为我们喜欢复瓣的,所以园艺界当然是往使花朵繁盛与热闹的方向,于是复瓣的梅花便更要繁复地重重叠叠了。其实,从花瓣进化的角度来看,很多花卉的雄蕊花在自然界,尤其是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经常出现瓣化,即雄蕊变成花瓣状,严格意义上来讲,复瓣的花,是人工培育出来的畸形。这样的花,你还会喜欢吗?
       在今天的城市布局中,这些土著植物的地盘日渐缩小,而从外地,从外国引进的植物越来越多。让这个城市多一点土著植物,因为这些植物不只美化环境,更是许多城市居民一份特别的记忆。
         走过不少地方,发现我们现在无论是搞公园建设,还是湿地建设,喜欢种一些外来品种,因为这些品种稀奇,人们没有见到过,种上了这些新品种,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那些原生的品种,人们老早看腻了。可是如果总是喜欢去引种外来品种,而不关心自己家的孩子,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正如刘华杰博士所言:“每个地方都保护好自己目前拥有的物种,就等于为全世界保存了物种,把眼光盯在人家的宝物上,想尽办法搜罗异域物种 ,与此同时对自己的植物不闻不问,任凭若干本土植物被破坏,濒临灭绝,这就是当下诸多植物园的一个根本问题。”
       我要自己记得,写这些文字的唯一原因,是“多识花鸟草木之名”,从身边的草木学习一点植物学,像惠特曼诗中所说:“学习欣赏事物美感。”
        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单纯一些,别去关注太多的树木道德学,植物药理学,象阿来一样,不去中医学中开掘植物的药理学内容,单纯的赏花, 象黑塞在《南方夏日》中所说的那样: “放眼望去,四下净是可爱的花草、青苔、蕈菇,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但一直想认识它们,因而决定带一本好的植物学字典同行,坐拥美丽花丛,静静地研究。”
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

(本期图片来自淘宝上本书购书网站,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呀!希望掌柜的看到不要有意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草木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