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植物博物学讲义》:一本完美的纪念册

小丸子林捷 草木有语
2024-09-04

2020年10月,由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负责人马克平研究员主编的《植物博物学讲义》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很荣幸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这本书,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图片,更有一张张老师讲课时充满激情的脸庞,一串串同学相聚刷花时开心的笑声。

2018年10月,首届“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举办,共有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植物爱好者参加了这个3天的学习实践,和10多位老师和工作人员一起,共同完成了植物博物学培训在中国从无到有的落地尝试,这本书正是根据当时培训班的授课和实习材料编纂而成。我非常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员,参加了全程10个主题的培训和2次野外实习。我记得当时我们20位同学是从全国众多报名者中经过层层筛选来到这个培训班的,我完全是一名植物学的业余爱好者,无论大学所学的专业还是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与植物学都没有半毛关系,但是我们这些同学都是植物学的狂热地爱好者,凭着一份热爱和激情,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这个班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熔炉,经过这个大熔炉的熔炼和锻造,让我们在这一领域成长地更快,提升地更高。我们之中的很多同学回去以后,都积极活跃在当地的博物圈里,在当地做在地植物观察、实践自然教育、出书编书等等,各位同学在各自的领域里均小有成就。

这本书是一部讲义。内容包括了刘华杰老师的《博物学简史与当下博物学的定位》、顾有容老师的《自然观察和自然教育中的理性之路》、李聪颖老师的《植物博物绘画技巧》、林秦文老师的《植物摄影技巧》、段煦老师的《全球视角下博物学在科学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刘冰老师的《APG IV系统介绍》、刘博老师的《植物分类学在线资源(包括数据库)的使用》、李敏老师的《“花伴侣”--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服务的新媒介》、宣晶老师的《标本制作、装订与保藏》、陈莹婷老师的《走进国家植物标本馆》。还有一个附录是首届“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的有关情况,包括通知、课程按排、学员风采、师资和工作人员介绍、实践基地介绍和马克平老师在培训班开幕式上的讲话。

对于我们参加过培训班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真是一本完美的纪念册,记得当时老师上课的时候,因为课程排得比较紧,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多,容量大,各位同学植物学的基础不同,所以对于消化每天的课业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当时大家都追着老师要每天的课程PPT。可是也因为总总原因,没有完全收集到位。但是通过这本讲义,真是了却了大家的一桩心愿,《植物博物学讲义》 对我们当时上课的内容进行了完美的重现,而且可以说是更深入,更细致,有部分老师的讲义就可以作为资料,放在案头,常常可以翻阅备查。而本书后面的附录部分,则无异于一份学习纪念册,翻开都是满满的美好回忆,同学和老师的音容笑貌,永远珍藏在册。

近几年来,很多地方都在组织各种各样的博物学培训班,包括植物学、观鸟、观虫、天文、自然教育等等,博物学本身涉及面非常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日益丰富多彩,对博物学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入手、如何提高,这些培训班的开展,对普通公众如何开展博物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如何开展博物学培训班,这一本《植物博物学讲义》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里面的一些课件也可以酌情选取,成为培训内容。

对于像我这样的培训班学员,可以说在“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上受益良多,通过培训班使自己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也因为通过这样的培训班,收获了一大批爱好博物观察的同道中人,我们在各地进行自然观察,用文字、照片、视频、绘画等多种形式记录观察所得,并用我们的热情影响身边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开展身边事,让更多的人在身边的无用之物中感受到美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草木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