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早期北京话珍稀文献集成”之“清末民初京味儿时评书系”


图书简介

《益世余墨》为著名京味儿小说家蔡友梅在民初报章《北京益世报》上发表的专栏时评。

《益世报》由比利时籍天主教神父雷鸣远于1915年10月在天津创刊,1916年10月增设北京版,内容并不和天津版一样,起名叫《北京益世报》。《北京益世报》上有一个专栏叫《益世余谭》,主要针对当时的一些事件、现象发表评论。因为现在能找到的《北京益世报》不全,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益世余谭》从1919年11月21号开始,1920年8月2号改为《益世余谈》,到1921年1月16号结束。从17号开始,《益世余谈》更名为《余谈》,1921年3月20号又更名为《余墨》,到1921年10月1号为止。本书选择了《余谈》《余墨》进行标点、注释。


作者简介

《益世余墨》的作者是梅蒐,本名蔡松龄,号友梅,生于1872年4月3日(同治壬申年二月二十六日),卒于1921年10月16日,享年49岁。去世时,家住北京东城东颂年胡同31号。

从现在所搜集到的资料看,蔡友梅的一生丰富多彩。他年少时,父亲蔡绶宸曾在山东做官,蔡友梅曾随任。他参加过生员考试,中了秀才。蔡友梅的祖母出身中医世家,蔡友梅也曾经和三叔君邻一起正式行过医。即便后来他当了报纸编辑,也依然义务行医,直到逝世。1895年前后,他在兵营中谋得一个小差事,“前清甲午年间,中东战事发生,记者在营务处充当委员”,“庚子之先,记者在某营充当文案委员”,“己亥年间,记者正在神机营营务处充当委员。”1899年,他在大学堂学习,“曾记前清己亥年九月,记者正在大学堂肄业。”“大学堂”就是京师大学堂,当时也叫北京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随后,他自己说:“甲午之后,世伯黄君由上海日寄《申报》一分,……记者自经看该报之后,如梦方醒,颇动国家观念,不敢说研究新学,新书新报,也常翻阅。庚子后联合同志,阅报处、宣讲所、学堂、公厂、戒烟会、演说会,也都组织过。”他当过老师、在振华中学当过校长,1907年办过《进化报》。《进化报》因亏空倒闭后,他去“绥远城充当禁烟局帮办”,兼任法政讲习所总办。民国成立后,他从绥远回来,开始在《顺天时报》、《京话日报》、《白话国强报》、《北京益世报》、《爱国白话报》上发表连载小说、演说和随笔。1914年曾经到河南、湖北、江西劝办印花储蓄公债,1916年底开始任教育部模范讲习所讲员。他还先后担任过《益世报》白话编辑主任、《大西北日报》和《卫生报》编辑。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是《鬼社会》,仅写了28页半,便撒手人寰。现在已能确定的他的笔名有松友梅、损、损公、退化、亦我、老梅、梅蒐、瞎公,仅这几个笔名,我们就查到有小说100部以上,还有演说数十篇、随笔数百篇,几百万字。


图书试读

图书信息

书名:益世余墨民国初年北京生活百态

书号:978-7-301-26261-0

作者:梅蒐 著    刘一之,[日]矢野贺子  校注

页数:236 页

定价:48.00 元

可扫码购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京东旗舰店


往期回顾


丛书总介绍丨“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丛书出版

朝鲜卷介绍丨朝鲜日据时期汉语会话书汇编

西人卷介绍丨西人北京话教科书汇编

正音文献介绍丨清代官话正音文献

京味儿小说介绍丨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书系

《十全福》介绍丨《十全福》

日本卷介绍丨日本北京话教科书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