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在为拯救海洋还是为认证标签付费?

陈婷 智渔 2021-11-08


1- 今天晚上吃什么?

路过寿司店的招牌

对着渔民大叔手举的纹理美丽的三文鱼

下意识地咽了口水

途径海鲜市场

用眼睛把青色的大龙虾蒸成了蒜蓉味

回到家里

老妈指着锅里的文蛤说

看,只要5块一斤!

 

希望晚上九点的时候,你已经吃上宵夜了

(图片来源:https://www.nuomi.com/deal/hkgbl.html)

 

是什么促使我们消费水产品?


回顾了49篇文献的Domenico Carlucci等人表示,“那些喜欢水产品的人,因为“易获得性”“美味”“营养”等原因而成为水产品的忠实拥趸。


而那些不喜欢水产品的人,表现出来的意愿可就复杂多了。


他们也知道海鲜是优质的蛋白来源,但是由于“价格”“难处理”“腥味过重”“没经验不知道怎么挑”等原因,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些自然的馈赠。

 

遗憾!


而对于那些已经下定决心要购买水产品的人来说,价格、口感、新鲜度、食品安全、生产方式、产地等选项,往往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


“生态认证”标签的存在感就是这么刷出来的——由独立于产业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机构,为商品赋予认证标签:



有着重表明产地的“地理标识”系列


有强调没有虐待生物的“动物福利”系列


有通过推出复合概念,由此带动了一个巨大产业发展的,“有机食物”系列



也有专门针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而倡导的“可持续水产品”系列,也就是,这里要谈的主角。

 

国际主流的第三方“可持续水产品”认证,从水产品的生产方式大致可分为“养殖类”“捕捞类”,分别由Gloabal G.A.P.、BAP和MSC、Friend of the Sea等认证体系为代表。

 

常见的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可持续水产品认证标识

(图源:UIMP)

 

但是这些标签

真的能让消费者改变他们的购买决策吗?

 

 

2- 认证标签与消费决策

有些消费者认为,标签能够促使他们改变购买决策,是出于他们对认证机构的了解和信任,信任机构所宣传的内涵——通过我的购买,就能改善海洋生态,拯救濒危生物。


为了探究消费者是否真的了解认证机构的运作原理,本着单纯的好奇心,Risius等人发起了一项实验,来研究这些 “认证标签”对于消费决策的影响。


虽然类似的实验一直在进行,但他们独特 鸡贼的地方在于,实验团队专门创造了一个“假的”认证标签,来考验各位消费者到底有多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认证”。


结果非常有趣,60%的受访者声称自己知道这个“假标签”;


而31%的受访者表明自己相 !信!这个标签。


 



就连团队自己在文献中,都使用了“interestingly”这个单词。这种微妙的情感大家请自行体会,毕竟……实验发生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让这个单词的意味,更加深长了。

 

信任到被欺骗得明明白白




 我是严肃的分割线






可持续认证体系基于美好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消费者改变消费模式从而倒逼生产端改善它们的管理模式、关注资源变化,从而推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可惜,消费行为模式的转变不能“一厢情愿”的浪漫化、理想化: 一方面,认证产生的高昂费用最终通过产品溢价转嫁给了消费者;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严格独立的监管监督,这些消费者买单的费用是否真的回到产业链中帮助“可持续性”的提升,从哪个环节提升等等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消费者主动选择“认证产品”而为生产端带去实质性改变的作用被广泛质疑。我们在全球知名学术文献库里粗略一搜,就发现多达数十篇研究论文质疑这个问题。

 

“可持续认证”也逐渐演变为贸易战弹药库中的一枚“银子弹”——毕竟零售巨头沃尔玛曾宣布,2012年之前,要保证自己分店内售卖的所有水产品都有可持续认证的加持。


虽然六年过去了,“100%”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但是沃尔玛对其供应商的压力施加,却从未停止,最终形成了“自家产品要进入西方市场就必须拿到认证”的贸易壁垒,让国内的各大加工出口商叫苦不迭。

 

3- 另辟蹊径?


认证之路不好走,有人则提出了“顺其自然”的概念。


来自美国一家名为“Eating with ecosystem”的非营利组织的创始人Sarah Schumann说道,当消费者站在水产品柜台前认真考虑着晚餐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自己与传统认知上的“海洋”分割开来,无法产生合理共情。


作为一个有十多年捕捞经验的渔民,Sarah认为挽救海洋渔业资源的关键,在于消费的“不挑剔”


当一条鱼被从海中捕捞上来时,与站在柜台前的消费者不同,渔民此时只有两个选择:


留下

or

丢弃

 

正在TEDx演讲的Sarah

截图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2WRPrEl6k


这听起来很像中国传统饮食和捕鱼之道——

没有先进的探鱼仪指引

没有大功率马达的加持

没有动辄成千上万公斤的捕捞能力


只是根据多年的作业经验,知道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能捞上最肥美的鱼虾蟹贝藻,有啥吃啥,人不吃还有牲畜吃,什么都充分利用。

 

这种捕捞方式强调每条鱼、每种鱼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忽视完整系统中每个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将引发的是整个食物网的崩塌。

 


我是更加严肃的分割线





从第一家认证机构出现到今天,可持续水产品认证也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背负着拯救衰退渔业资源的期许,承担着公众教育的重任,也直面着舆论、批评和赞许。


相伴而生的可持续消费理念,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似乎跟拯救海洋的初衷不再有必然的联系。

 

出于好奇,我们也准备了一个小问题,有劳大家动动手指~


 

注:第三方认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MSC/ASC/BAP /GLOBAL GAP/Friend of Sea等


不要担心

这些机构都是真实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Carlucci, D., Nocella, G., De Devitiis, B., Viscecchia, R., Bimbo, F., & Nardone, G. (2015). Consumer purchasing behavior towards fish and seafood products. Patterns and insights from a sampl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ppetite, 84, 212-227. doi:10.1016/j.appet.2014.10.008

[2] Risius, A., Janssen, M., & Hamm, U. (2017).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products: Evidence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think aloud protocols and choice experiments. Appetite, 113, 246-254. doi:10.1016/j.appet.2017.02.021

[3] Bush, S. R., Toonen, H., Oosterveer, P., & Mol, A. P. J. (2013). The ‘devils triangle’ of MSC certification: Balancing credi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arine Policy, 37, 288-293. doi:10.1016/j.marpol.2012.05.011

[4] IF. (2016). Certification all at sea? Innovation Forum.

[5] Webster, B. (2016). Fishing’s blue tick benchmark tainted by ‘conflict of interest’. The Times.

[6] Schumann, S. To save our Fisheries: Eat like a fis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2WRPrEl6k.


你可能还想看:

海南渔业社区调研 | 被现代化遗忘的群体

湿地与可持续渔业——记新盈湿地调研

不会认渔网的水质检测员不是好水手——会文湿地调研手记

谁来解决中国水产养殖的“最后一公里”


智渔招人啦,详情点



   —— END ——  


本文为智渔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排版 | Mos、泽 游



感谢SEE基金会、劲草同行计划

爱佑基金会对智渔提供支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