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AO专栏丨粮食危机VS可持续渔业,你的碗里还能有几条鱼?

智渔 智渔 2021-11-08


在蝗灾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全球粮食的供应似乎并不乐观。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判断,仅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蝗灾波及的农业区域就已经达到26.5万公顷,摧毁了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三个国家共计14万公顷的农田,以及巴基斯坦40%的农作物;而世界粮食计划署则在今年发表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预测,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将有2.65亿人陷入粮食危机,比2019年增加了1.3亿人。眼看着粮食供应和饥饿问题愈发尖锐,"粮食安全"也成了各界热议的话题。


 那么,粮食安全,到底是什么呢?


FAO认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是指人类目前的一项基本生活权利,即"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回归到个体上,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应当是确保人人吃饱饭、吃好饭的问题。

提到“粮食”二字,吃米饭、吃面食长大的我们脑海中大多会浮现出谷物、薯类等传统粮食作物。毕竟在我国,碳水化合物才是基本食品,动物肉类、鱼类[1]则属于改善生活的蛋白来源。但在全球的很多地方,尤其是食物紧缺、粮食作物供给困难的非洲地区,鱼类一直是当地人的主要(也是基础的)口粮,鱼类的稳定、充足供应对这些地方的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即便是不依赖鱼类作为口粮的世界其他地区,鱼类在人们日常饮食的蛋白质摄入中同样占据了很大比例。

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到,世界鱼类利用量和表观消费量(指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1961 年到2017 年,全球食用鱼类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3.1%,高于所有其他动物蛋白食物(肉、乳、奶等)每年2.1% 的增长率。在我国,2018年人均消费约48.4公斤水产品,和猪牛羊肉持平,较1996年增长了72.5%。



另外,从蛋白贡献的角度来看,水产品中仅鱼类在全球动物蛋白消费总量中占比就达到17% 、在所有蛋白消费总量中约占7%,为全球超过33亿人提供了人均动物蛋白摄入量的20%,且在孟加拉国、柬埔寨、冈比亚、加纳、印度尼西亚、塞拉利昂、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达到50%或以上。这意味着以鱼类为主的水产品已成为我们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食品营养学研究也表明,鱼类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


此,本文将在粮食安全大背景下

探讨如何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状况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得先一起低头看看,海洋这个大饭碗里还有多少余粮。

《数说渔业FAO专栏》的第一期(戳我)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在2018年,全球捕捞渔业总产量约964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海洋捕捞渔业贡献了绝大部分产量。但根据FAO对所评估海洋鱼类种群的长期监测显示,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并不乐观:处于生物可持续水平的鱼类种群占比已由1974 年的90%,下降至2017年的65.8%。这意味着有34.2%的鱼类种群处于过度捕捞,形象来说就是韭菜割太狠了还没来得及长回来。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眼看着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日常吃鱼似乎越来越难了。但为了能够年年有鱼,长久地吃吃吃下去,人们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渔业资源的监测与管理


在捕捞渔业上,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与管理者一直都在关注着渔业资源的变动,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渔业资源监测和管理中来。


比如通过卫星及遥感数据,实时了解船舶的航行状况,获得特定种群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渔场时空变动特征等信息;环境DNA(eDNA)技术,通过检测海水中的eDNA来判断目标鱼种的动向;以及近日得到试点的"渔港通"APP,其电子化的"捕捞日志",能对生产情况和渔获物信息进行更便捷、更系统的记录、采集和分析。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如西北大西洋渔业组织(NAFO)、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等,也在对相应海区的相应物种进行可捕量控制管理,以协调各国的资源开发量。


水产养殖的兴起


自1990年左右起,全球捕捞产量就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但日益增加的人口却带来了更大的食物需求。在此窘境下,养殖水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供求空缺。1980年以前,水产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相比十分微小,近40年间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至2018年,水产养殖已占总产量的46% 和供人类消费产量的52%。水产养殖产量的不断激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产品的供应紧张问题,其地位愈发重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为养殖水产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循环水养殖系统(RAS)通过匹配额外的全方位的数据监控和管理的调整,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减少养殖用地,提高生产效率。当前绝大多数养殖企业的苗种孵化和育成均采用RAS技术,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各地得以成功实践。如欧洲鲈鱼的苗种数量在RAS发展和饵料及喂饲技术稳步改善下,从1987年的年产100万尾到2005年的年产1500万尾,18年间增长了14倍,且同期苗种的价格下降了60%以上[5],成鱼的产量也从1987年的1100吨增长至2005年的50709吨。


鱼粉、鱼油与粮食浪费


除了供人类消费的鱼品外,鱼粉、鱼油产业的发展让备受关注的粮食浪费问题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转变。鱼头(占鱼总重的9–12%)、内脏(12–18%)、鱼皮(1–3%)、鱼骨(9–15%)和鱼鳞(约5%)等鱼副产品的重量可能占到了鱼类加工的 70%,但通常被当作下脚料直接丢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现在的鱼粉和鱼油加工则更多地取材于鱼副产品,据估计,各国鱼副产品对鱼粉和鱼油总产量的贡献率已经占到了25–35%(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这一利用率的增长对于缓解粮食浪费问题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随着渔业管理水平提升,用来制造鱼粉和鱼油的原料用鱼的过度捕捞情况也得到一定控制,这部分鱼类数量于1994年达到峰值(超过3000万吨),随后下降至2014年的不足1400万吨。

 


与此同时,许多关于蛋白源的研究已经证明,鱼粉、鱼油是有望被取代的。如詹姆斯库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就认为,除了植物之外,昆虫很有可能成为饲料的主要原料,来为养殖鱼类提供饲料蛋白。挪威的Metapod公司也尝试将蚱蜢虫粉加入了鲑鱼的饲料中,类似于此的养殖措施,不仅能增强渔业的可持续性,还有望带动昆虫养殖业的发展。

FAO报告指出,提升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的利用率有助于减少损失和浪费,减低渔业资源压力,促进该部门的可持续发展,以缓解当前严重的粮食浪费问题。


未来展望


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全球食物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还将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面对全球纷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运用,也给渔业持续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为了我们的饭碗里年年有鱼

一起来推动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吧!




    

[参考资料]

向上滑动查看


[1] 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 注:本文中“鱼类”系指鱼类、藻类、甲壳类、软体类及其他水生动物,不包括水生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其他水生植物。[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2019.
[4] https://www.fmiri.ac.cn/info/1016/20191.htm[5] 刘鹰.欧洲循环水养殖技术综述[J].渔业现代化,2006(06):47-49+38.[6] Ye, Y.,Cochrane, K., Bianchi,G., Willmann, R., Majkowski, J.,Tandstad, M. & Carocci, F. 2013.Rebuilding global fisheries: the World Summit Goal, costs andbenefits. Fish and Fisheries, 14(2): 174–185.[7]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20世界渔业与水产养殖状况》





FAO专栏行动A组


组 长
 陈光辉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hi~ 还有你想看的







END

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图表均由原作者制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编  辑  | 「数说渔业」FAO专栏行动A组

陈光辉、赛   可、张炎惠
林   珍、罗一鸣
排  版  |  黄晓健



感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银杏基金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对智渔提供支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