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赶海很潮?你可知道它是渔民的传统生计

智渔 智渔
2024-08-29



“北纬20度,遇见北港岛。”从海文大桥上俯瞰,北港岛呈菱形,两头尖,中间大。走在北港岛堤岸上,略带鱼腥味的风从海面吹过来,目光所及处白鹭在红树林里徜徉。


自去年10月,北港岛因“毁灭式赶海”频上热搜后,近日再次迎来喧嚣。平整裸露的滩涂上,出现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怪坑”。走近一看,一些游客在坑里撒盐,正等着蛏子冒出来。如果细细察看,挖出的滩涂泥沙里还掺杂着一些草。


赶海的游客在滩涂上挖的坑

摄影/刘义程


“赶海”原本是一种传统的滨海劳作形式,指渔民在退潮后的海滩上获取海产品以饱腹或进行售卖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加入赶海队伍,助推“赶海潮”。火热背后,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对本地环境与生活的影响,拥挤的人群、受伤的滩涂、充满抱怨的本地人……交织成赶海热之下的杂乱篇章,因此,我们急需探索失序之下的平衡,重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为此,我们也有幸入围2023年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ME创新计划”,以生态赶海构建文明渔村,一起探寻渔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草的重要功能



















在这波北港岛“赶海怪圈”热中,一个“无辜的”物种引发关注,即海草。那么海草只是长在海里的“草”吗?为啥滩涂上被连根拔起的海草,令人痛心疾首?


北港岛滩涂上分布的海草,一些螺栖息其间。摄影/陈明智


海草实际上是一种被子植物,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完全活在水下开花的植物,它大概100万年前由陆生植物进化而来,被认为是在演化过程中又“迁移回”的植物。


海草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功能,它们为海龟、儒艮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育幼场所,它们通过碳储存,调节气候变化,它们为渔业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缓冲海洋酸化……它们有着如此多的重要的功能,却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命运。


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共生共栖。资料图片来源:《海底大草原-海草》


很多时候,大家会将目光聚焦在对红树林、珊瑚礁的保护上,但海草往往就被遗忘在角落,并没有成为保护界的“明星物种”。沿海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疏浚和不受管制的捕鱼和划船活动带来的多重压力,是海草及其相关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自1930年代以来,全球海草数量一直在减少。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21%的海草物种被归类为近危、易危和濒危物种。


在海南,多地都有海草的身影,但它们也未受到足够的关注。2015 年至 2019 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海南岛海草床平均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1]。而在北港岛,赶海的人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伤害到海草,无论是踩踏或挖坑。


哭泣的不只是“海草”,因缺乏对海洋生物、生态的了解及海洋环保理念,蜂拥而至的游客们还其它的一些“暴力”赶海、不文明赶海的行为,比如随意丢弃塑料垃圾,污染环境,增加社区处理垃圾的负担;对滩涂大量的踩踏或肆意翻动礁石,破坏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影响水鸟的正常觅食,甚至直接伤害珊瑚、海草床、鲎等珍稀濒危物种或重要生态系统等。“人比螺多,游客走了,海滩上除了垃圾啥都不剩。”对于这些赶海行为,本地居民不无怨言。


赶海的人正用食盐刺激滩涂上的蛏子摄影/陈明智


同时,因缺乏正面引导,也可能催生出一些不良的盈利行为,比如售卖食盐、带人挖坑等,一些村民虽可借此短暂创收,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物种减少、环境恶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下降。


是时候行动起来,真正关注渔村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的健康了,🔗而这也正是“生态赶海”的价值所在。




传统智慧在哪里?



















“生态赶海”不仅只是关注环境、尊重当地,更需要从渔村传统智慧中寻找解决之道,那些流传的与自然、与海洋相处的古老智慧或将是助力保护的重要因素。


在北港岛,渔民祖上就出远海,捕大鱼,放大网。80年代后,渔民开始近海作业,造小船、置办网具、鱼排等。同时,赶海也是本地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


如果你问起北港岛的渔民怎么赶海?他们会拿起一根长长细细的铁钩,告诉你这就是他们的赶海工具。拎着铁钩下滩涂,“你看这里有两个眼,就知道这里有蛏子。”阿婆熟练地把铁钩往洞眼里一放,果然一条肥美的蛏子就被勾出来了。相比于撒盐、挖坑,这种形式就对环境友好多了,只对目标海产品下手,减少对海草根茎的伤害,也较少伤及其它生物。


传统的赶海工具 摄影/陈明智


在北港岛上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约20年前,一只鲸鱼在北港岛附近海域搁浅,引起了全村的关注。北港岛人世世代代在大海讨生活,渔民一直崇拜鲸鱼并称之为“海公”,发现这头搁浅的鲸鱼后,村民们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着它,为它搭起凉栅档太阳,拎来一桶一桶海水为它降温,经过3个日夜的守护,在搁浅煎熬80多个小时后,鲸鱼被船拖回大海,但由于鲸鱼搁浅时间过长,又受伤,最终巨鲸死了,北港村民又将巨鲸拖回搁浅之地下葬,立碑敬为“龙王三公主”,每逢清明节都去拜祭。


北港岛上的巨鲸墓,岛上的人常会过来祭拜。 摄影/王松子


站在巨鲸之墓前, 北港村村委动情地跟我们讲起这个故事,在这一个朴素又伟大的举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北港岛村民对海洋生物的爱心,以及他们对海洋的保护意识。而这些隐藏的爱心与智慧往往不容易被察觉,且有时村民也存在“有而不自知”的情形,他们只当是一种技能或是常年耳濡目染的日常,并不会刻意展示。但这一份爱心不应该被辜负,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与这片海洋建立起血脉相连的情感以及和谐共生的方式,然而,在外界各种冲击下,他们的这些本土知识往往会被掩埋,从而被新的潮流所取代,因此尊重并挖掘渔民传统智慧,并转化成新的生产力就变得重要,也或将是“依海吃海”得以长治久安的解题之道之一。




重新发现渔业社区



















滨海滩涂湿地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也是典型的“人海关系”场景之一,不同类型的主体在这个系统里自发地产生各种互动,但人们对这些互动行为的后果(影响)缺乏科学、客观、全面的(监测)判断,也无从进行有效的管理,行为主体对应的责任、收益、规则和秩序都缺位,就容易形成“公地悲剧”,也就使得环境、经济、社会均不可持续。


在此背景下,我们依旧以“协作者”的身份扎根渔业社区,探寻社区发展可持续之路。以北港村为例,此时它正处于渔村开发的早期阶段,硬件基础设施改造已初步完成,正需要从社区关系、社区文化、社区公共机制等“软件”角度,重建一套“用海”、“护海”的社区体系,为市场提供有公众亲和力的生态产品。


第八届潭门赶海节上,智渔设计的“一起来做赶海侠”科普活动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摄影/桂圆


而社会组织在这样的探索中可以充分发挥作为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以及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在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下,在提供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培育社区内生力量等方面创造关键价值。包括我们将记录传统渔民如何在不同季节抓不同的螺,如何赶海,再与科学的生态知识结合,编成歌谣、创作游戏,寓教于乐,让孩子、家长能通过生态友好地“赶海”认识滩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让村民意识到这些自然资产的价值,从而更愿意保护好它们.....



北港岛是海南渔村的一个典型缩影,此时也正踏上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希望在参与北港岛发展的过程中,以推动“生态赶海”的实现为目标,在实践中探寻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协调,而该项目已入围了第八届“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初选。在多方支持下,我们重新发现渔村的生机与活力,每一个渔村都是一颗明珠,必将串联成海南滨海发展的华丽篇章,而这也正是智渔的愿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年年有渔的梦想定将实现。


为此,我们真诚地向你发出邀请,在2023年3月20日20:00-24日20:00期间,发动身边的伙伴,为我们点“赞”,一起来做赶海侠,守卫我们的美丽滩涂。


赶海,你都遇到过哪些生物?

你认为什么是“生态赶海”?



参与规则:留言区集“赞”


成为赶海侠,和ME一起做公益


留言区回答“互动话题”并集赞。


你将获得


1、留言区集赞数达到20以上、集赞前10名的用户,将获得“一起来做赶海侠”马口铁徽章一套;


2、留言区集赞数达到50以上、集赞前3名的用户,将获得“一起来做赶海侠”全套(包含马口铁徽章5个+金属徽章5个+涂色卡5张)。




参考资料:


[1]吴钟解, 陈石泉, 蔡泽富, 等. 海南岛海草床分布变化及恢复建议[J]. 海洋环境科学, 2021.

张甲林, 陈石泉, 高高, 等. 海底大草原-海草[M].

岛上的卡夫卡. 这些能在海里开花的神奇植物,你是不是也没见过






想第一时间看到智渔的最新动态

快按照以下步骤给我们加星标吧





—END—


点击了解更多

潭门 会文 荣山寮

赶海 延绳钓 幽灵渔具

罗非鱼 白海豚 大黄鱼 石斑鱼 生蚝

气候变化 可持续渔业 让渔回家



文  字丨桂   圆排  版丨大   雨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智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