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渔村发展要挣钱也要环保,可能吗?

智渔 智渔
2024-08-29


引 言
4月7日,“生态研学与渔村发展融合模式探索研讨会” 在琼海市潭门镇举行。潭门是海南重要的滨海渔业小镇,近年来,潭门渔民加快转型步伐,并在休闲渔业方向上做出积极探索。本次研讨会以智渔在潭门的休闲渔业探索为起点,引出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社区发展、自然教育的多位专家,和海南本土社区代表共同交流,聚焦渔村生态、文化资源挖掘转化、渔村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共同探索渔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道路。





智渔项目经理夏丹首先通过上面这则视频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智渔与琼海潭门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包括支持潭门渔民进行科学底播贝类、共同设计潭门常见贝类宝典、共同开发生态研学路线、培训渔民成为导览员等。

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舟山市蓝海公益服务发展中心
主任陈莉莉老师介绍舟山经验

随后,由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舟山市蓝海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主任陈莉莉老师介绍了渔民参与可持续渔业的舟山探索之“东海生态共富研习社”的生成逻辑、行动方法及政策建议。据陈莉莉老师介绍,东海生态共富研习社在舟山的实践包括“社企联动”,链接企业利用渔民换证培训、增殖放流活动等嵌入东海生态共富相关课程,增强渔民生态意识;以及“社社联动”,链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等,比如渔嫂协会,开展“渔嫂成长计划”;还有“社村联动”,链接渔村社区,嵌入在地基地建设、开展可持续渔业公益教育、宣传、展示等;最后是实施“社校联动”,链接多所高校进行研学探索。同时,陈莉莉老师也提出项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破解“外部行动内不动”的困境。


海南仁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吉家钦老师分享社区参与经验


海南仁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吉家钦老师则基于贵州遵义市狮山村社区发展案例,分享了社区参与的经验与启示。吉老师看重社区权力结构、利益相关群体分析,强调要识别关键人物,再培养带头人,建立便利的、成本低的公共参与渠道(比如活动与平台),最后推动更广泛的参与 —— 即“小组织、强链接”的组织化路径。同时,吉老师也提出,短期内大家关注的目标是诸如促进创业就业、改善城市务工环境等显性目标,但也不可忽视长远的、更隐性的目标,例如:促进社区组织化,支持社区主体性成长,提高社区或社群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是社会或社区组织互为表里的实践与价值。


武汉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的朱小明老师分享

如何设计生态旅行产品


而在“生态研学”层面,来自武汉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的朱小明老师就“渔港生态旅行设计——客人的需求是什么?”进行了阐释,朱小明老师认为,从用户视角的生态旅行活动设计原则包括要将自然与文化及生活进行结合,同时要重视记录、观察和表达的灵活运用。来过潭门多次的朱老师也指出,潭门渔港生态旅行可以包含渔民、渔获、南海、古港等多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可以挖掘许多故事并作相应的产品转化。


此面向上青年创新加速器创始人彭微分享多种类型的研学产品


作为潭门镇排港村的“新村民”,此面向上青年创新加速器创始人彭微(洋葱),分享了她在研学设计上的相关经验和案例。她表示,研学和游学之间整体都可归为“教育旅行”,从注重知识性体验的1.0产品(如动植物观测等),到注重研究的2.0产品(如乡村调研、水质监测等),再到注重跨学科实践产出的3.0产品(如策展、开店、APP制作等),不同类型产品适合不同的客户。她的团队更专注于设计 3.0型产品,将基于排港村特点,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探索更有趣、更创新的潭门研学产品。




嘉宾的分享在会上引发多次热烈的讨论,比如有与会者关心社区发展如何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平衡,研学机构如何参与社会组织的工作等,现场与会人员也纷纷表达各自的看法。潭门渔民合作社带头人符名林坦承深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但目前他们正在探索的分区赶海、抓大放小规范赶海行为等模式,也让他看到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可能性。来自海口市演丰镇北港岛的陈奕存副书记和陈元晶委员也表示,参与此次研讨会很有收获,对构想北港村的发展蓝图很有启发



全体与会人员大合影


本次研讨会由智渔与琼海潭门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举办。自2021年起,双方就开展了基于本土生态和文化的休闲渔业模式探索。而这也是智渔🔗“让渔回家”项目的延展,旨在将根植于渔村本土的传统渔业记忆、渔业知识、渔业文化,通过社区参与和服务设计的手法转变成产品,跟海南的文化产业、旅游发展相结合,让渔业、渔村、渔民能在新时代背景下,走出一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项目简介
在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与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共同发起的“为海行动”项目支持下,智渔“与潭门渔民合作社共创基于本土生态和文化的休闲渔业模式”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本项目通过识别社区需求,以社区参与的工作手法挖掘社区文化及生态资源、开展可持续底播、生态导览等活动,以期找到一条适合当地渔民本土化、可持续的休闲渔业路径,从而促进渔业社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他渔民的转产转业提供经验,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落地的参考意见。本项目也得到了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云享自然等多家机构的技术支持。





—END—


点击了解更多

潭门 会文 荣山寮

赶海 延绳钓 幽灵渔具

罗非鱼 白海豚 大黄鱼 石斑鱼 生蚝

气候变化 可持续渔业 让渔回家


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夏   丹排  版丨大   雨


想第一时间看到智渔的最新动态

快按照以下步骤给我们加星标吧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智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