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关村: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北京市属媒体融媒体矩阵近期推出“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科技创新”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十年来北京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和生动实践,感受首都北京在与国家战略高度同频共振中所贡献的积极能量。今天,我们推出《中关村: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高低错落的玻璃幕墙,阳光透过中庭的玻璃屋顶洒落,人工智能科研人员穿梭其间——走进未来科技大厦,很难让人将这里与昔日人声鼎沸、推车满场跑的电子大卖场联系起来。


北起清华大学西门,南至白石新桥,长达7.2公里的北京中关村大街闻名遐迩。20年前,在这条孕育中国科技产业雏形的“电子一条街”上,以硅谷电脑城为代表的电子卖场次第落成。10年前,随着中关村“黄金三角”衰落,“电子一条街”谋划转型,向创新要动力。


如今,众多前沿科技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已经在中关村大街扎下了根,成为北京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


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创业服务机构云集,成为海内外创新创业者的热土。北京日报记者 武亦彬摄



01

中关村

“黄金三角”的兴与衰


路边翠茂的枝叶散发着浓浓春意,推着婴儿车的母亲缓缓前行,学生和白领背着包步履轻快,电动平衡车偶尔穿行而过。在中关村大街一角稍作停留,科技与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


24年前,这条街还是另一番模样。


1999年5月,红黄绿相间的条幅迎风飘扬,中关村最早的专业IT卖场之一——硅谷电脑城开业了。


“一铺难求,租金不愁。”曾在硅谷电脑城工作了近20年的杨兴国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昔日盛况:柜台紧挨着柜台,商户和买家摩肩接踵,“巴不得越挤生意越旺。”由于抢占了电子卖场的先机,这里集中了大批从事IT产业的中关村“老江湖”。


爱国者品牌创始人冯军,就曾是“老江湖”之一。199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冯军跑到中关村大街蹬起了三轮车。插在电脑上是U盘、拔出来就是能随时随地听音乐的播放器——10年后,爱国者的“月光宝盒”MP3一上市,迅速风靡全国。而爱国者前身——华旗公司的总部,就设在硅谷电脑城的十五层。


那是市场“弄潮儿”的时代。


2000年前后,中关村“黄金三角”渐次登场,鼎好电子商城、海龙电子城、中关村e世界三足鼎立,撑起了中关村“电子大卖场”时期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到2009年,中关村电子卖场的面积已达32万多平方米,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电子卖场群。


“那是最鼎盛的时候。”中关村e世界副总经理刘海川回忆,自己2008年7月来到位于中关村大街11号的e世界上班,炎炎夏日里,卖场中叫卖声不绝于耳,推着小车的商贩随处可见,人头攒动的场面让人看着激动,“电脑、手机、相机,东西太全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海龙集团创始人鲁瑞清将这些活跃在市场中的商户称为“蚂蚁雄兵”,他们前赴后继,为激发中关村的市场活力作出过巨大贡献。


繁荣背后,也有隐忧。刘海川谈起,当年大大小小的摊位鱼龙混杂,个别黑商家恶意欺诈,市场接到的投诉居高不下,“口碑做烂了。”


中国电商的崛起,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用刘海川的话说,“铺位里的店员比顾客都多。”定位调整已是箭在弦上。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年7月,“电子一条街”所在的中关村西区公布其“创新要素聚集功能区”的新定位,不再鼓励电子卖场的发展。


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大幕拉开,海龙、e世界、鼎好、四通等卖场,短短数年累计腾退的商业面积就有60万平方米。



02

“腾笼换鸟”

为创新主体筑巢


海淀桥西北角,“AI Bay智慧港湾”的标志矗立在路口,在绿植掩映下泛着金属光泽,颇具未来感。几年前,这里由外部停车场改造为服务大众的公共绿地,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高地的绿色现代门户广场,是它的新角色。


来到相距几十米的未来科技大厦,智慧门禁、共享办公区、立体绿植墙、挑高中庭,现代化办公楼的要素一应俱全,曾经的硅谷电脑城已改天换地。站在顶楼,整片中关村西区尽收眼底,以未来科技大厦为圆心,3公里半径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与院所林立。


“前几天这一整层都被预订了,楼里的人工智能企业刚确定要扩租。”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国斌介绍,4年前,作为中关村西区最后一家电子城,硅谷电脑城启动改造。


“敢为天下先”是中关村与生俱来的气质。腾笼换鸟,考量的也是自我革命的魄力。


如今的未来科技大厦,已蜕变为北京人工智能原创科技高地,吸引了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万里红、暗物质、神州医疗等众多人工智能机构与企业。


鼎好电子商城也已升级改造,以“鼎好DH3”的新身份亮相,捕捉创新的孵化机构取代了卖电脑光盘的“小摊位”。创投公司盛景网联,就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全球科创路演中心,自2023年1月起,几乎每周有项目路演、企业家沙龙、企业经营者闭门论坛等活动在这里开展。投资人、科技创新成果、专精特新企业汇聚一堂,创新火花“一触即发”。


“创新生态就是要有交流与互动的土壤,有了环境与服务的滋养,更多创新思想与成果才能够应运而生。”鼎好DH3总经理王剑峰说。


源源不断的创新主体与资源汇入中关村大街。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观察到,从20世纪80年代的科研人员下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归人才创业,再到2010年以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关村大街活跃的群体最能展现中国创新创业的特点。而自2018年以来,硬科技创业与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已成为中关村创新创业的新主流。



03

从一条街

成长为一座城


全景染色试剂盒、仿真月球车教学用具、高级别智能驾驶场景异构嵌入式车载计算平台……离未来科技大厦不远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创新展示中心里,全是各行业最具创新性和领先性的产品。


2014年6月,海淀图书城成为过去,中关村创业大街崭新开街,曾经的前沿知识“供给地”变成了创新创业的“热土”。车库咖啡、3W咖啡……人群熙攘的创业咖啡馆,见证了从这里源起的创业浪潮。“连上厕所的工夫,推门出来都会有人塞几份商业计划书给你。”一位投资人回忆。


佳格天地的创始人张弓,就是2015年走进创业大街的。北京孩子张弓,小时候总爱到海淀图书城淘买科学书籍,尤其喜欢天文学。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多年后,张弓回国创业,立志整合不同卫星和气象数据源的数据,服务于农业生产,这里成为他获取创业资源与服务的“第一站”。“从企业注册到敲定办公室开始办公,一周不到,几天就完成了。”张弓的创业伙伴张文鹏回忆。


如今,走进大街运营方搭建的创业会客厅,“咖啡桌”变成了一站式服务“中岛”,相比于在其他地方点一杯咖啡等待与投资人、创业伙伴偶遇,在这里,政策咨询、投融资对接、人才引进、办公空间对接、企业管理咨询、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一系列创业者所需的资源,都能“一站式”获取。


与张弓的脚步同频,高精尖创业者已经成了大街目前孵化与服务的主要对象。据统计,创业大街目前重点服务的700多家生态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到21%,创业领域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领域。


一条街的变化,见证着中关村科技产业的变迁。如今,“一区十六园”的中关村早已突破北四环的地理范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和金名片。


从创业大街开启创业梦后,佳格成长迅猛,几度变更办公空间,但它从未离开中关村大街。谈及原因,张弓说,这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中关村电子卖场转型升级


2011年6月

太平洋数码大厦关停。


2015年2月

中关村e世界关停,变身e世界财富中心,陆续引入字节跳动、东方甄选等科技企业。


2015年10月

《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发布,提出未来3至5年内彻底告别电子卖场,转型升级为“创新创业一条街”。


2016年7月

“数码圣地”海龙电子城停业,转型“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引进华灿工场等创业孵化机构。


2017年11月

中海电子市场撤市,拆除后变身街心花园。


2019年

硅谷电脑城停业转型。


2020年10月

鼎好大厦电子商城关停,转型“国际技术转移聚集区”,陆续引入创新工场、盛景网联等创投机构。


2022年下半年

硅谷电脑城以未来科技大厦的形象全新亮相,重点吸引从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的高新科技企业进驻。



 创新密码 


“中关村精神”薪火相传


在中关村西区,矗立着一座金光闪闪的现代雕塑。这座名为《生命》的双螺旋雕塑,象征着中关村人生生不息、探索未知的开拓精神,也见证着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创新故事。


受《硅谷之火》一书感召,青年雷军投身创业洪流。金山上市后功成名就的他并未退隐,一人一碗小米粥,他带领团队在中关村开启了“小米加步枪”式的再创业。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正式宣布造车,智能电动汽车制造成为雷军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带着“为中国造芯”的梦想,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开启创业路。在市场大潮中搏击12年后,他带领龙芯成为国产CPU第一股。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答辩后,90后海归胡渊鸣步履不停地回到中关村创业,他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开源图形基础设施。


……


联想、新浪、百度、小米、字节跳动相继孕育而生,抗癌新药、无人驾驶车、骨科手术机器人等成果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酝酿。


一项项引领全国的科技成果,一家家叱咤业界的科技企业,缘何在中关村不断诞生?


“产业报国、敢为人先、包容失败、勇于创新,过去人们总结出的这些中关村企业家精神今天仍旧适用,成为推动中关村发展的精神动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解读。


一代又一代中关村人,赓续着创新之火,让一个个梦想最终照进现实,也不断改变着中国科技产业的面貌。“中关村指数”显示,中关村每平方公里的投资额,已然超越硅谷。


 亲历者说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


更让人兴奋的技术时代来了!


清晨7时,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来到海淀区百度科技园的总部办公室。他要在半小时后的技术晨会开始前,用一天精力最旺盛、思路最敏捷的时段先处理部分工作。


王海峰是全球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ACL的首位华人主席,也是首位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大语言模型热度空前。3月16日,他带领的技术团队率先发布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文心一言”。“我们看到,大语言模型开始出现一些人们过去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具有的能力,例如更强的创作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甚至情感理解和情感生成能力等等。”王海峰说。


大语言模型到底是如何习得这些近乎人类的智慧的?王海峰对背后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解密。他介绍,支撑公司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研发的关键技术包括有监督精调、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提示、知识增强、检索增强和对话增强等。其中,“预训练大模型”像博览群书的学生,记住了很多知识,但需要老师来指导如何运用;而“有监督精调”就是老师在教学生,将提炼出来的知识要点、典型范例等教给模型,让它知道该如何符合人类规范、习惯和价值观,去执行相应动作,生成相应内容。


“当然,国内大模型应用相比国际最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在加速缩小,我们的进步很快。”王海峰直言。


搜索引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点燃的爆发性增长,自百度创立起就不断上演。


作为近年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领头人,王海峰也亲身经历着一个个新技术从积蓄力量到奋力起飞的时刻。2011年,百度翻译上线,这项基于机器翻译的智能服务很快便拥有了海量用户。当时,一向沉稳内敛的王海峰难掩激动地告诉同事:“从事这个领域18年,过去一周收获的用户量比过去18年的总和还多。”


从那时起,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步显现出令人遐想无限的未来。12年后,看到人工智能不断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的智能,王海峰感慨,“一个更让人兴奋的技术时代到来了!”


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

—往期推荐—


金羽新能获泓诺创投战略投资,固态锂电产业化

炎黄国芯完成A++轮融资,逐步切入万亿级民用领域

【校友企业】芯翼信息完成3亿元C轮融资

【校友企业】中科海钠获混改基金领投B轮融资

【校友企业】安酷智芯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金羽新能又完成新一轮融资!

【校友企业】灵明光子完成亿元级C+轮融资




推荐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关村: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