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轶事】三山福宁会馆上海馆址小考——从两张福州路老照片说起

2016-04-29 作者:食砚无田 方志上海

2014年在网上偶然发现两张上世纪七十年代福州路街景的老照片,但对其街面生疏,不知它是哪段街景。用放大镜仔细看其中的一张照片上的门牌号,依稀可见三位数,首位看不清楚,后两位像是“87”。依据这几个数字,再看沿街建筑的拱门样式,先圈定其位置在福州路西段,且不是商店或民居街面。

 

1:1976年,三山会馆门景,Michael Rank


 

2:1976年,三山会馆门景,Michael Rank

 

 

经查1947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册图11,发现这两张照片就是福州路687号近云南路口的“三山会馆”门前街景,片中墙上还残留文革时期的标语。当时手头没有其他老照片佐证,就拿着这两张老照片让福州路687号及其周边居民辨认,他们都说没印象、不记得,即便是中老年居民也淡忘了。


 

3:福州路云南路口三山会馆【行路图】老地图截图

 

后经席子兄联系,找到了这两张照片的拍摄人迈克,并很快收到了他的回音:

收到席子的来信很高兴,得知你想将我的三山会馆的照片两张引用,欢迎,没有问题,请你将你写的作品寄给我吧,我是1975-76复旦大学留学生,1980-84年驻北京路透社记者,由1983年以来没有回去上海,很遗憾!

如需要能把这两张照片寄给你。

敬礼

MichaelRank, 伦敦20150124 04:30 (星期六)

 

得到迈克的佐证后,为了解福州路三山会馆的前世今生,我上网百度“三山会馆”,发现网上图文说的全是中山南路三山会馆,没有我想要的信息,暂且放下此事。20151月,机缘巧合,去了中山南路1551号三山会馆(此处会馆是由原半淞园路沪南三山会馆移位重建的),结识了会馆管理处的叶远韬老师,与他聊起福州路三山会馆的事,并拿出老照片请他辨认。叶老师也是第一次见到此照,但立马认出片中建筑,原来他有一张1920年启昌照相馆拍摄的四马路三山会馆门前发大水老照片,两者对上号了。不久收到叶老师发来的老照片和1950年福州路687号三山福宁会馆填制的《上海市公所会馆山庄联合会会员业务概况调查表》。

 

 

4:1920年代四马路三山会馆门前

 

5:1950年三山福宁会馆业务概况调查表

 

那么,三山福宁会馆为何这么快就被人遗忘了?之前我也只听说老南市半淞园路上有处三山会馆。三山福宁会馆是那一年创办的?它与老南市的沪南三山会馆有何关系?建国后,它还正常运作吗?它沿街门面何时被改造成如今的模样?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去图书馆查史料。上海通社编著的《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中载曰:“三山会馆福州路光绪二十三年福建福州建宁两府人公建”(148页,上海通社根据《上海县续志》所载,加以整理,编入“会馆公所一览”)。从史料中得知福州路三山会馆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早于沪南三山会馆(1916年)。令人不解的是《上海研究资料》中只字未提“沪南三山会馆”,《行路图》中也没有半淞园路的地图。而《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第八节“会馆公所”在介绍沪南三山会馆文字中对福州路三山会馆也是一笔带过:

在南市区中山南路1151号,福建旅沪福桔青果业商人公建。三山为福州以及福建的别称。这个行会组织始于清同治初年,在里仓桥赁民房设三山公所,光绪二年(1876年)所租之屋为业主收回,遂在沪军营沪杭车站对面购地2千余平方米。建公所,祀湄州天后,惟房屋简陋,于宣统元年(1909年)由同业商人集款重建,三年夏开工,至民国5年(1916年)冬竣工,改名沪南三山会馆,因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福州、建宁两府商人在福州路云南路口建三山会馆,故有南北之别。

高红霞主编《上海福建人》(1843-2008)(以下简称《高文》)中提到:“民国以后,上海被称之为三山会馆的有两处,一处在福州路云南路口,一处在南市半淞园路23931支弄15号,后者从前者析出,因此成立时间晚于前者。”《高文》对福州路三山会馆记述如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月第1版,第5章“同乡社团与驻沪机构,P243-245):

三山公所,初创于1863年左右(清同治初年),位于福州路687号,近云南路口。亦称三山会馆、三山福宁会馆。三山取自福州城内于山、乌后山和闽山(一说九仙山、闽山、越王山),故三山也是福州的别称,三山会馆就是福州会馆。同治初年,三山会馆由福州、建宁果橘商人所建。新中国成立初仍具一定规模,在福州路有671弄石库门住宅三幢、福州路673-693号及云南路174号店屋若干。三山福宁会馆会员多为果农或在在沪经营无字号之果商。民国时期,“每年一次会员大会,理事会每月一次”,收入主要靠房租,新中国成立前有会员60余人。除了“研究商情、联络乡谊”外(注1《三山果橘会馆》,上海市档案馆,Q118-1-5),还资助一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儿童福利、恤孤、资遣等事业。如光绪十七年(1891年)所置闽峤山庄,其址在徐家汇天钥桥路636号,有平房六进及墓园坟山共计20.169亩,主要办理施材、义葬、寄柩等,新中国成立初尚有棺木220余具(注2,同上)。

1950-1951年,尚有理事9人,他们是:吴宏士、叶元勋、黄安惠、李彤然、林其忠等。监事3人,职员2人,工友2人。三山会馆主要负责人陈润南,行政负责人卢逢新。

 

对照《上海研究资料》、《上海文物博物馆志》所载,《高文》中将会馆开办年份提前到同治初年(约1863年),但文中没有说明出处。另从1950年福州路687号三山福宁会馆填制的《上海市公所会馆山庄联合会会员业务概况调查表》中获悉,三山福宁会馆当年人力财力捉襟见肘,“一切计划无从着手,仅能维持原有状态。”由此可见公所于建国初已停止活动,场地或移作他用或闲置。2007年上海市正式启动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11年结束普查,随后上海文物局公布了不可移动文物名录(4422处不可移动文物清单)。其中黄浦区的423处中记载了福州路三山会馆:

310102943180000251 三山福宁会馆旧址南京东路街道 

该处(云南中路168号)简称“三山会馆”,于1874年(清代,同治十三年)由福建旅沪先辈们集资创建,建筑式样为二层中国传统式楼宇建筑。解放后曾先后作为地段医院、云南中路幼儿园(1981年创办)1996年经旧房分割装修后作为上海市黄浦区科技实业总公司计算机应用发展分公司。原建筑风貌已破坏。

 

6:福州路三山会馆局部内景(叶远韬供图,20135)


 

7:福州路云南路口三山会馆外景(笔者摄,20152月)

 

从上述记录获悉,会馆原福州路687号门面因改建为商铺,改从云南中路168号出入。原旧房已经分割装修,外貌也遭破坏,虽内部仍存有遗迹,但终因等级太低,未列入历史保护建筑,仅有普查名录而已。现今变为家具卖场。作为早期基尔特(Guild,同业公会; 协会)组织的三山福宁会馆早已衰落,被人遗忘在情理之中。如今北海小区地块正面临拆迁,三山福宁会馆遗迹将随之消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