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第8期期刊要览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2023-10-24







本期内容提要



01

农村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农民生活质量:机制与事实

王凤婷、王   浩、熊立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如何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是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农村层面的数字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和提高农民社会福利两个方面;(2)农村产业融合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村数字经济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3)农村数字经济在农民生活质量较低的地区提升作用更强,验证了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同时农村数字经济仅在低数字鸿沟地区发挥积极影响,验证了数字鸿沟的阻碍作用。


0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绿色增长:

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李治国、李兆哲、孔维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在共同富裕和绿色转型的双重目标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了新思路。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随后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2)经济集聚可以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作用桥梁,且随着经济集聚程度的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作用表现出“先抑制后促增”的阶段性特征;(3)相对于千兆城市,非千兆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4)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邻近地区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理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也可以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03

道德理由在司法中的运用

——从指导性案例切入

郭   忠(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内容提要:

从指导性案例中可以发现道德理由在司法中的运用存在三种方式,即道德理由为法律理由提供支撑、通过道德理由进行法律之内的法的续造、通过道德理由进行超越法律的法的续造。虽然司法过程中道德理由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由于道德本身存在的灵活性、多元性、不稳定性和主观性,在道德理由的选择上存在难题。要正确地运用道德理由,可通过是否具有“类法性”这一基本条件来判断其是否成立,“类法性”即道德理由具有与法律制度的融贯性以及与法律性质的相近性。在道德理由可以成立的情况下,道德理由仍然可能与法律理由发生冲突,这种冲突至少存在六种类型。要处理好这些冲突,需要权衡法律理由和道德理由,并应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


04

法律价值渊源的人性审视

陈亚飞(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内容提要:

人性假设是关于人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秦诸子学说、西方基督教思想以及近现代思想家等,都对人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法律属于一种规范人之行为的规章制度,对于人性的窥探与研究,实乃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对人性议题具有共同的理论旨趣,推导出类似的法律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而中西人性预设的差异性则导致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构架和法律文化特点。对人性的诸般言说,其真正的意义并非对人性之善恶有所定论,而在于发现人性作为价值维度在法律创制、实践过程中的解释力量。人性不仅是法律产生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法律得以发展、存续的价值根基。


05

环境人格权:从权利证成到保护路径

王   佳(东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

环境人格权属于一种新型人格权利,其客体是个人的环境人格利益。“环境”为自然之重要指称,在现行环境保护法中,它仅仅是指作为客体的自然物质。就个人的社会生活而言,对环境客体的损害还将侵害到个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权益。其中,人身利益损害就属于人格权法的概念范畴。环境人格权证成的理由有三:一是符合道德权利的内在价值;二是蕴含法定权利的实质内容;三是具备权利证立的规范基础。故而,作为一项人格权的环境人格权,在权利内容上,表现为人格尊严下的精神性人格利益与物质性人格利益;在权利救济方式上,可采取既定的人格权保护范式,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范实现权利保护。


06

“网络舆论审判”:

变局时代中的非正式控制及制度因应

赵时雨、董敬畏(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内容提要:

在文化思潮、政治制度、生存模式发生深刻变迁的转型中国社会,频繁引发情绪对垒的“网络舆论审判”,实则是一种弥补正式治理秩序空缺的自发性社会调节机制:在社会规范更迭、行为约束缺位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审判”表征着互联网“无道”情境中的神圣道德律令,强化了由德性论、社会性道德形塑的道德主义行为规范;权利意识抬升、意见吸附有限条件下,“网络舆论审判”是溢出性民粹冲动的鲜活呈现,并可能在“闹大-维稳”的互构中成为被默许的补充性政治参与;社会联结脱嵌、风险共同体涣散基础上,“网络舆论审判”是公众消解社会风险、找回脱域化社会团结的恰适工具,借助网络“全视监狱”曝光越轨者,并重新展示其倡导的社会价值规范。但这一自发性秩序愈发挤压着正式规则的客观独立空间,并由于国家缺场而造成过罚不当、破坏性大于恢复性的随意制裁,亟须接受制度性控制的价值引向。


07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张力与论争

王国勤(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

王代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和边界,其中大部分的流派及其主张源于或者属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深入了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首先,需要阐明它的基本研究范式—话语分析方法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其次,需要梳理其演进过程中蕴涵在“结构—能动”、“国家—社会”、“批判—建构”三个维度上的内在张力以及相应的调适;最后,需要厘清它所面临的诸多疑问以及所做出的回应,例如如何从话语中读出意识形态、如何摆脱“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立场也属于意识形态”的解释循环等问题。意识形态话语分析长期以来也是在这些调适与辩护中不断发展的,并且最终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确定更加合适的方法论基础。


08

数字技术与慈善事业的转型发展

周   俊、刘辰玥、周玉芳(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


内容提要:

数字技术对慈善领域的全面渗透使重新思考慈善事业中“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关系成为必要。作为对传统慈善科学精神不足的回应,科学慈善从价值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慈善关注社会进步和加强绩效管理,为慈善事业注入了科学因子。数字技术应用实现了对慈善的全方位赋能,极大地拓展了慈善的领域和功能,有效提升了慈善效益,使科学慈善步入黄金时期。然而,科学慈善过于强调科学精神而忽略了慈善应有的“温度”,带来数字鸿沟、数字失信和数字冷漠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慈善的人道主义色彩。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科学慈善转向寻求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相平衡的“数智慈善”提供了契机。在迈向数智慈善的进程中,要着重处理好技术应用与制度建设、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集中化与多元化三组关系。


09

传统保障、养老保险与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

徐   强、张开云(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周   杨(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养老担忧度是个体对养老所面临的预期困境的担心程度,是从精神生活方面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2023年全国8个省24个县362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传统保障、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表明,72.6%的农村居民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较高。传统保障、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健康状况越差、子女数量越少、家庭储蓄越少、社区交通越不便捷的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越高;年龄越大、兄弟姐妹数量越少、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越低。在养老保险层面,参保群体的养老担忧度较低,制度的公平性越高、期望值越高、满意度越高,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越低。因此,需要重视传统保障和养老保险的协同作用,构筑更具韧性的双重保障体系来有效应对养老风险的扰动和冲击。


10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协同供给的逻辑机制与测度路径

——基于扎根探索与复合系统的混合研究

于海燕、蒋垄源、费铖铖、俞林伟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的相关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协同供给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在“协同认知—协同策略—协同效应”这条故事主轴下,既呈现“认知共识—状态现象—互动行动—调节条件—结果产出”的供给侧理论逻辑,也隐含“需求合理性分析—需求满足路径—需求满足结果”的需求侧实现机制。需求合理性分析是对协同认知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围绕流动人口的需求变化与供给中的非协同状态设计需求满足路径,既要通过资源与利益协同解决供给动力问题,也要通过主体协同与流程协同提升供给能力,需求满足结果表现为流动人口借由健康资本真正完成人的城镇化。根据这一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本研究从主体协同、资源协同、利益协同、流程协同与目标协同五个维度提取出观测变量,运用复合系统模型测度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协同度。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协同度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不协同状态,利益协同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目标协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资源协同、主体协同和流程协同是制约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


11

真理的理念表征:本雅明“星座”概念

的学理阐释及其方法论意义

郭   广(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内容提要:

“星座”概念既是本雅明早期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又是他后期“辩证意象”概念的前身。本雅明借用“星座”概念类比理念与现象之间的结构关系,阐明“星座”不是理念对现象的粗暴收编,而是理念对现象的分化重构,还是回到现象自身再现真理的思维方式,更是击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虚假整体性的有力武器。为了更形象化地阐释“星座”概念,本雅明引入“起源”和“单子”两个范畴,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分别阐释了星座的理念表征过程与现象救赎之路。通过创造性地解读“星座”概念,本雅明从“最微小”的现象碎片出发,开创出独具特色的星座式的哲学方法论,它不仅具有批判现实经验世界和预见未来新世界的双重功能,而且突破了近代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模式,为我们贡献了一种与西方传统哲学概念化的抽象演绎方式截然不同的真理表征方法。尽管本雅明的“星座”概念浸染着浓厚的神秘主义气息和形而上学色彩,但它依然为我们审视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和开展资本主义现代性文化批判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


12

从神话叙事到语言叙事:

神性、理性和诗性

陈双泉、马   昱(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光亚(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

巴别塔隐喻着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在神性的时代,人们将认知有限性的原因归之于上帝。然而,理性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挤压神性的空间,代表着人类对无限性领域的开拓。但是,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性的存在,理性大厦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稳固的根基,尤其是到了后现代,理性大厦逐渐崩塌,人类仿佛又回到了神性的时代。其实,人类不是回到了神性的时代,而是走向了诗性的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由神话叙事转向了语言叙事。在语言叙事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发现,人类失去了对真的追求,那么所有的语言叙事就失去了“能指”,他们无可奈何的将哲学诉诸于“偶然性”去重建知识的大厦,哲学似乎不再需要根基而只需要“想象力”,而全部哲学的努力,也似乎只是为人类寻求诗意的栖居。


13

汉语本体论研究

——中西方语言哲学的存在范畴观

陈   伟(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中西方语言哲理的考察,汉语典型存在范畴“有”“无”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用法,分别对应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道器合一”和“体用不二”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之中,加之“有”“无”的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用法又已同时沿用数千年,两类存在范畴容易混淆,因此对于中国语言哲学“有无”存在问题的争辩由来已久。中国的言语构造与西方的言语构造不同,对于本体论的探讨应以汉语“根本的本体”为基准。汉语典型存在范畴与中国哲学存在范畴相通且相融,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后者是前者的根基,后者可以通过前者得以证实,前者可以通过后者找到根据。


浙学研究


14

浙学与实学的互诠互动

张宏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内容提要:

浙学与实学作为中华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生相伴、互诠互动。浙学的发展演变始终以实学形态呈现,一部浙学史就是传统实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浙学的本质是实学,实学的理论特质在浙学的发展历程中也得以充分诠释。“实事疾妄”“崇实黜虚”“明体达用”“知行合一”“开物成务”“经世致用”,则是实学与浙学共有共享的优良学统与基本精神。




15

智媒时代传统文化典籍何以活化?

俞晓群、施麟麒(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王建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

传统文化典籍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在智媒时代需要活态化传承的重要对象。“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在社会和大众中广泛普及传统文化,是文化典籍当代活化的目标。智媒时代传统文化典籍的活化是复杂的系统,可以概括为分类遴选、话语转换和智能传播三大环节。它们构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相互赋能,紧密衔接。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分别讨论这三大环节的相关问题,厘清各子系统要素的关系和子系统之间的衔接逻辑,明确典籍活化的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与辉煌。


16

红色旅游与公众国家认同的文化逻辑

杜兰晓、丁国浩、高长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内容提要: 

红色旅游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进行的一种旅游体验和实践活动,它一般通过红色景观凝视,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特定的政治文化情感,是培养和扩展公众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基于特定的政治文化而产生,具有强烈的政治文化属性,与公众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文化逻辑联系,这种文化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红色旅游与国家认同之间的文化实践逻辑、文化体验逻辑和文化经验逻辑关系。


17

晚明以降戏曲活动中士人与伶人

的思想抵牾与精神离合

杨金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内容提要: 

明中后期,以文人化传奇为主导的戏曲体制日益兴盛,与这一时期的主情思潮彼此呼应。这一时期许多重要的戏曲家均为有过科举或仕进经历的士人群体,他们从剧本创作到排练指导,从参与“登场客串”到“以曲谋生”,与伶人群体产生诸多叠加交集并在价值取向、理想意志上呈现彼此靠拢、相互趋同、有机融合的态势;与此同时,伶人群体自然也相向而行,不断从艺术修养、价值理想、品格担当等维度向士人靠拢。但在这一融合与嬗变的背后,二者又出于不同的道德定位、理想声望、情感立场仍存在较大的思想抵牾与精神离合。


18

统一战线思想的溯源与解码

——西湖会议的时局分析与历史影响

胡天生、房维维(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 

西湖会议是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并取得重要成果由诸多因素汇聚而成。这些因素包括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孙中山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以及国共两党一致的革命目标。这其中,国共两党共同的历史使命是根本,共产国际与前苏联政府的助力有效克服了合作阻力,激活了国共两党合作动力,促成了革命力量的凝聚和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西湖会议为实现国共合作、完善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