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照随感—— 一组让人心生悸动的照片

2016-08-27 作者:程永禄 知青情缘


         看到团网上黄成英的一组照片,让人很震憾!我们都有一些当年的照片,但这么活生生的劳动照,却是一张也没有,它真实地呈现了我们当年的劳动生活。对着照片,有不少感慨:

 


      这是何处?是宝塔山下?是十三陵水库工地?是三峡大坝,或者小浪底?不!那只是我们水利二团当年在建造的引水工程。


       那些人是谁?那些模糊的影像是你吗?是我吗?历经四十年的风雨,还有谁能认领自己?在那个宏大的劳动画面里,在大坝的基坑里,人如蝼蚁,成了一个个黑白小点,与泥石混迹。 你再怎么努力找寻,我们个人,已经模糊在这一片黑白的记录里。   

  


       据说上面的姑娘是二连的, 如果真是,相信有人认出谁谁谁了。对着照片,能找到自己的人一定会呆愣上半天,震憾!


        找一下,你在里面吗?你是在里面看“野眼”,还是埋头拉土?左边的几人又在看什么?是一块大石头将要滚下来了吗?扎小辫的姑娘,你躬起一脚,准备干什么?


        或许我们都没找到自己,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当年,我们就是这样劳动、生活着。


        对着自己当年劳动的画面,有人自豪,有人心酸,种种往事涌上心头。


        对着这样的最真实的画面,我要说一声,青春真美丽!即使是带着苦涩,有着无奈。假如真能“穿越”时空,能重回那条河边,那“穿越”的报名处一定挤破了头。可事实是,我们只能对着照片,一声叹息!




        看到了吗,那是一辆班车,腊满公路上,车开向远方,家乡就在车行的方向。劳动正紧张,我们在桥上无暇张望。


        看到了吗 ,这是一座向前延伸的桥梁,很快,河那边的我们便能跨到这边岸上。南腊河上,我们都向这边张望,一定是照相,吸引了我们的眼光。


        可是,那些青春的我们,那些带着憧憬,有着好奇心的我们,已经落在时光邃道的深处。电脑这边头发斑白的我们,却无法架起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再回当年战天斗地的现场。



    这也是我们,是我们女知青。她们或者是五六人,或者是七八个,成为一组。两三人在沟底刨土石、装箩筐,其他人一个接一个把土石传出去。


   看到了吗?是一筐接一筐;想起来了吗?是一天又一天;再想一想吧,在西双版纳的骄阳下,在十八公里大沟里,有多少这样的组合?


   有一句话叫“敢叫日月变新天”,多豪迈的句子,可它是怎么来的,就是凭着我们的双手!


  照相机咔嚓一下,四十年了,那一筐土就一直悬停空中,那劳动的场景也一辈子停在我们心上。



   十八公里水沟长长,里面也有我们的汗水流淌。

   当年我们就生生地凭着双手,贯通了十八公里的大水沟。

    网友陆雪英说:“当初大家在一起每天就这样、也不觉怎么样、感觉挺聪明把土方那样传出、哎現在想想挺悲、心酸溜溜的、青春年华尽跟这些烂泥纠和在一起”

        可是,在我们的青春年华时,我们有选择吗?

 




    是有意的吗?一大盆煮好的饭放在显著的位置,摄影者是不是想通过照片告诉人们一些什么:饭能吃饱,大量供应。其他嘛,只能是对付一下了。——这是我们当年的食堂。看到这样的一大盆米饭,看到这样简陋的厨房,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唏嘘!

 


   劳动之余。当年我们没有书报,没有什么可以娱乐活动。身体可以练得棒棒的,可脑子呢?


      是雨水,是汗水,还是泪水?背后是深色的竹林,眼前是白色的纸花,花下是一抔新土,新土下有我们的知青战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或者用“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大大的“奠”是这张照片的主题。悼念我们早逝的战友,现在看,也可以说,悼念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