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堂岁月几疑在梦中】浅议傣族

作者:吴畏 知青情缘 2024-02-02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记载,许多年前,傣族人所建立的古国有过“夜郎”这样的名号。当然,现在还不能确切地证实,“夜郎自大”这句成语是否就是指的这个傣族的“夜郎国”(因为,按照《辞海》解释,“夜郎”一词可分别指古代的族、国、郡及县名,前者的区域要横跨黔、滇两地,而后者仅地处贵州境内-今注)。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眼前傣族人的生活情景已足以使人相信,用这样的一句成语来刻画他们的普遍性格,其中多半是有着某种历史关联的。


  傣族,这是一个完全成熟而自立的民族,人口不多,仅有五十多万,却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明显的标志,自己的文字——虽然比较简单,属拼音文字,但也具备了较完整的语法规则和丰富的词汇,自己的民族服饰——尽管现在扎头巾的男子很少了,但众多的劳动妇女“依然故我”,那式样的贴身,所谓“窄袖小腰身”,色彩的鲜艳,也许在祖国的五十多个民族里都称得上是上乘的。更重要的是,傣族自己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史(其纪年仅比公元晚638年)和八百多年有文字可考的阶级社会史,现在经过了漫长的路途,与祖国其他民族人民一起,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源远流长的傣族人民,目前又进化到何等程度呢?


  傣族村寨几乎都选择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所耕作的土地也都在平坦的坝子里,解放前后,就每个农业劳动力所负担的田地方面来讲,变化不大,据说常在三、四亩左右。在一片片果树竹林的浓荫里,坐落着一幢幢竹楼(其实这一名称现在并不太恰当了,因为有好多人家连地板也都换成了木质的了,其他部分如梁、柱等则早就是木质结构的了,“竹楼”只能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名称沿用下去)。宽敞的房间里,往往梁上悬挂着几张尼龙渔网,杆把猎枪;多数人家还支起一台缝纫机,而在楼梯口的走廊上,也常常安放着织机或纺车。在竹楼周围,多半是用篱笆围得严严实实的一块菜园,竹楼下整齐地码着柴垛,足够用上一年半载的,很多还是伐之自家柴林里的一色的“铁力木”。由于地处平坝,交通便利,几乎家家都有单车,汉子多的人家甚至有好几辆。槽头猪拱园中鸡跑,一幅富足有余的农家小康景象!事实上,大多数傣族群众在家庭生活的组织安排上,的确也是聪明能干、井井有条的。


  据了解,即使是在封建领主经济制度下的旧社会,由于这种旧制度在政治统治与经济剥削方面的若干不够完善处,整个版纳还处于货币经济的较初级阶段,也由于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条件的得天独厚,地势平坦,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比起他们周围的许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的瑶族、哈尼族邻居,更显得十分优越。所以,尽管还保存着一些刀耕火种的痕迹,却仍然能事半功倍,获得较好的农业收成,平均单产也总有三四百市斤。同时,份地制本身的捐税相对来说不很重,比较固定,一般贫穷人家的生产资料也总还可以将就,就是贫农家拥有整条耕牛也非希奇之事,只要劳动力不十分缺乏,就很少会陷入寅支卯粮的贫困境地。众多的傣族劳动群众就这样在阶级压迫与剥削的缝隙中惨淡经营着自己的小天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果,使得他们在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下,还比较顽固地保存着不少小生产的气息,这可以从目前农村的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以及思想观念上明显表现出来。同时,由于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作用,还使得他们常常盲目自大,固步自封,流露出某些轻视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情绪来。一个事实是:在整个西双版纳,大约有十几个兄弟民族,而傣语在过去几乎是唯一流通的语言,解放后,这一状况稍有改变,但傣语依然在交际场合占据主要地位,连汉人也不能免然。虽然普及汉语教育已经多年,而且支边的汉族干部、知识青年也逐年增多,人口增长近一倍,但傣民族里能熟练掌握汉语的人增长不快,这也似乎暴露出傣民族里无论是老一代还是新的一代,对自身文化的盲目自满和固守,以及对其他文化的不屑,所以,他们进步的缓慢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再从现状上看,傣族也不是那种感情奔放、豪爽强悍的民族,没有用狂热的形式表达情感的习惯,而宁可采取较为平静隐晦的途径,这从他们的家庭及邻里关系上也可见一斑。也许这也与他们长期的生产方式不无关联吧?因此,除了每年四月中旬的傣族泼水节,比较尽情地宣泄一下感情外,他们一般是细水长流式的抒情小夜曲。我们经常发现,趁着夜幕深沉,一群群小伙各自到心仪的姑娘家竹楼底下,悄悄地呼唤,或是低声唱起恋歌(傣歌的曲调很少变化,节奏舒缓,特别适宜于即兴叙事),取得默契后,姑娘就会打开屋门,点起灯,双双偎坐在火塘旁,倾诉衷肠……这一切似乎同我们汉民族的旧有传统相悖,但在他们却是完全名正言顺的。在两性关系上,他们倒显得十分自由甚至有些放纵,据说这也是由来已久了。在他们眼里,夫妇间为经济发生纠纷往往非离婚不可,至于其它一些的风流韵事就不太在意。因此,形成对比的是,傣族婚礼并无格外的隆重,好像也没有对新人相互忠诚的祝愿与嘱托,菜肴也不太丰盛(这倒是很移风易俗的节约做法!);而新屋的落成场面就显得十分喜庆,必定要宰猪烹牛,高朋满座,尽兴一番!


  我的观察、了解和分析,还是很肤浅的,可能会有某些谬误,但我的心是真诚的。我们热爱着西双版纳的大自然景物,我们更衷心地期盼着生活在这块美丽土地上的傣族人民,能摆脱历史的羁绊,像这里的万物一样繁茂竞长!


赋诗一首

《版纳新春》

 

桃红片片没屐痕,清溪舟横无人撑。

露重压枝垂万滴,雾浓深处杵几声。

素衣拂动若客至,柚香溢荡感情真。

箫鼓爆竹闻不见,淡茶疏墨伴新春。

 

写于一九七一年新春的西双版纳勐腊县红旗公社曼庄大队曼庄小队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宅豆聚惠

点击“阅读原文”

抢起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堂岁月几疑在梦中】浅议傣族

作者:吴畏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