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平:襟怀坦白,堂堂正正 ——观“张澜家风轶事展”有感

张平 群言杂志 2021-08-26
 




也许是历朝历代的贪官污吏太多了,才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官廉吏声名显赫并得以代代流传。“张澜家风轶事展”就是这样一个主题鲜明、好看耐看、来得及时又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展览。



我在近作《重新生活》自序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官员,如果选择作清官廉吏,就只能是一条最难、最苦、最艰辛当然也是最荣光的人生之路。清官难做,贪官好活。……清官难做,清官不易,你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为什么?因为在一个贪腐文化肆虐的历史时期,贪官污吏得到的利益和光环要远大于清官廉吏。当一个官员握有重权,既没有制度的制约,又没有严密的监督,却坚持秉公办事、两袖清风、无欲无求、百毒不侵,视唾手可得的金钱美色如粪土,那就注定他在得到无数百姓的拥戴和赞誉的同时,也会受到诸多权贵的愤恨和踩踏。百姓的拥戴和赞誉是无形的,特别是在遥远的古代社会,口口相传的赞美和颂扬需要时间,需要一生的坚守。而权贵的愤恨和踩踏则是有形的,近距离的,尤其是围绕在皇权四周的权贵,他们的愤恨和踩踏,他们的报复和掣肘,铁定会成为你选择作清官廉吏的代价和危机,会让你时时处在一种险恶的政治环境和人生境遇之中。


我有个乒乓球友是正师级军官,爱兵如兄弟,领军如鹰隼。然而像他这样的职业军人,最怕的是逢年过节回家探亲。村里的人都觉得他在外面做大官,一定富得流油,办事能力也一定了得。亲朋好友和乡亲邻里纷至沓来,却没想到他连个像样的红包也给不起。他是独子,上要赡养父母,下要养育子女,靠的都是工资。平时士兵有了困难,他还常常接济。他提拔起来的将官,都是表现优秀、军事才能卓越的猛将。谁想为了提拔给他送礼,必然令他视若敝履。这样的军人又如何“衣锦还乡”?生活上捉襟见肘,让他很怕回老家,他真的没什么财物和本事能应付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乃至父母的欲求和托付。


但与他同村的一个县领导就不同了,官职比他小几级,但回村时的威势和人望却让他望尘莫及。前呼后拥,宝马香车,探望的、送礼的几乎能排满街道。民间常常夸耀的“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大概说的就是这类官员,而这也恰恰是对清官廉吏的最大折磨和毁损。


张澜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在民国时期曾做过四川省省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做过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澜家风轶事展”尽管展厅不大,展览不长,却让我们看到了先生诸多感人的事迹,看到了他秉持一生的道德操守,令人肃然起敬,久久难忘。他留给我们的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文字,体现了一个大写的民盟先贤的可贵品质和高尚情怀。


张澜一生清廉,胡耀邦同志曾赞扬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他强烈的正义感,完全来自于他的廉洁自律、刚正不阿。


1911年,张澜参与领导的四川“保路运动”,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多次对他委以重任,蔡锷将军评价他“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为民除害,城乡安谧”。他在四川嘉陵任职期间,“励精图治,惩治贪官,废除苛捐杂税,举廉能,除恶霸,去弊政,人民安居乐业, 声誉布满全川”。后蔡锷赴日治病,再次举荐张澜出任四川省省长。张澜赴任途中,路遇劫匪,为首大盗强人王三春发现这个省长只带了随从一人,所带的两口木箱竟然分文无有,全都是旧衣和书籍,不禁大为感叹。王三春一生打劫无数,如此大官又如此清贫,张澜是第一人。遂发誓今后不再为盗,并一路护送张澜到成都。张澜任省长期间,“去苛捐,免杂税,兴产业,反贪污,废除百年陈规陋习,深得百姓拥戴”。张澜夫人前来看望他时,竟然“房无一间”,只好在街上临时租了一间旧房居住。


新中国成立后,张澜主席与家人在马匹厂的家中合影


两年后,共和式微,军阀混战,四川军阀石青阳占据四川大部,处处设卡,视张澜为政敌。而后熊克武占据四川,指责张澜为贪官,命令石青阳查抄张澜住宅。张澜对此“不胜骇异”,据理反驳,“事关国家财政,人民膏血,断不受无端之污毁。鄙人平生日无一长,维不贪财一节,差堪自信”。熊克武不为所动,依然令石青阳去张澜处抄家。但抄查结果,竟是“陋室一间,一无所获”。石青阳无法相信,又连夜下令赴张澜老家查抄,仍然是“家徒四壁,旧衣陋柜”。石青阳对此结果仍心有不甘,亲率士兵到乡下查访,只见张澜八旬老母率家人在田间劳作,“耕种熟习,坦然无忧戚之态”,士兵们见张澜家“环堵萧然,一屋空空,竟无一样像样的东西,一派凄清景象”,无不面露敬佩之色。石青阳不禁大为感慨,“川北圣人之名不虚也”。而后石青阳向熊克武汇报,熊克武“伫立发痴,久久肃然无声”。自此唯有对张澜的敬重,再无人议及张澜的家财。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澜身为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始终布衣素食,勤俭持家。国家分配给他的一处副国级住宅,他坚决谢绝,一直居住在一所简陋的住宅之内。国家每月给他的200元补助,他始终分文不取,全部交给国家。


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当着众人称赞张澜:“表老,你是一面旗帜,插到哪里就起作用,而这个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表老啊,你的德很好,你是与日俱进的啊!”1955年张澜去世,周总理夫人邓颖超去看望张澜夫人,看到家中唯一的一口木箱中都是一些打了补丁的衣服和袜子,止不住掉下泪来。



正因为张澜是一个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所以他一生襟怀坦白,光明磊落,道貌凛然,刚正不阿。同那些狗苟蝇营、狼贪鼠窃,一世如惊弓之鸟、过街之鼠之辈相比,完全是绝然不同的人生境界。正如我在《重新生活》自序中写过的:“清官难做,但清官一生清风朗月,堂堂正正;贪官好活,但贪官一世昏天黑地,日日煎熬。”似张澜这样的领导干部,才会在他的后辈之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国家英才。比起那些坐享其成、只会吃喝玩乐、“富不过三代”的权贵子孙们,张澜留给社会的遗产将恩泽万代,普惠众生,无比珍贵和厚重。



这些年反腐倡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大作用。制度的作用确实极其重要,但道德的力量也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期间,道德的力量举足轻重,尤为关键。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惩处贪腐,强化监督,重整纲纪,举贤任能,扎牢制度之笼,崇尚廉洁文化,才真正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这也正是这个展览的价值所在。




原载《群言》2019年6期


更多精彩文章


胡平: 拜了陈子昂,内心不彷徨——张澜关于射洪的三首诗歌

钟敬文:春长在 —— 敬悼冰心女士

周有光:引导一代青年的思想家胡愈之

庞琦昕:一个诗人的天职,一位画家的使命——追忆丰子恺先生

张玉安:强不息,厚德载物——访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

谈家桢:难得的知己

陈良  王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反贪

杨群:“灰色腐败”及其他

叶延滨:以不贪为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