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撞机|家伟:Are you a robot or human ?

张家伟 零壹Lab 2022-10-08

佳蕙评家伟

家伟由AlphaGo的二元设计思路引发对“二分心智”理论的详尽解释,可谓新奇有趣;由机器人的意识觉醒联想到人类心理的防御和保护机制,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家伟从现实到剧情再回到现实,水到渠成地解答了剧中的疑问,进退间显示出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思考让我心生佩服。


如果要给2016年制作一个文字云,我想人工智能是无论如何都一定会是云图上异常耀眼的一颗词组。毕竟从2016年3月AlphaGo以4比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到12月末横扫网络上中外围棋界各大高手,这张被人类称为人工智能最不可突破围棋之网,被AI无情的碾碎了。

 

无数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话题畅想又被再一次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然而当无数大众们还沉浸在AlphaGo带来的震惊与惊叹之时,HBO潜心两年的《西部世界》似乎顺应潮流一般,在无数科幻迷、技术宅、美剧迷之间,投下了一颗野心勃勃的深水炸弹。



在AlphaGo的设计中,包括了两套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分别是“策略网络”(policy network)和“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策略网络”深度观察棋局,预判最优的下一步棋子落点。而“价值网络”分析棋局对手,预测每一个棋手赢棋的可能。两套深度神经网络共同合作“挑选”出那些比较有前途的棋步,抛弃明显的差棋,从而将计算量控制在计算机可以完成的范围里。正如在接受采访时,主创人员谈及的那样,是想让AlphaGo像人类棋手一样,靠一部分的“感觉”去下棋。

 

而这种企图模拟感觉的二元设计思路恰好与作为《西部世界》整个理论基础的“二分心智”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在《西部世界》中,“二分心智”(Bicameral Mind)作为设计师Arnold企图觉醒机器人自我意识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并出现在1976年朱利安·杰恩斯(Julian Jaynes)出版的《意识的起源:二分心智的崩溃》(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一书中。在这一理论中,杰恩斯将意识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一分为二,在空间尺度上看,杰恩斯提出,远古人类的大脑中,并没有自我意识,并以左右脑为尺度,分为两个腔室,左脑阐释行为和本能,右脑阐释经验与记忆,但是基于脑功能的不对称性,每当面对新刺激时,左右脑的通信过程,往往基于听觉言语的幻觉形式,通过语言控制机制调节。而那时,由于远古人类缺乏对自我主体性的认识,这样的幻听便通常被誉为“神之音”(God Of Voice)。而在时间尺度上,杰恩斯指出,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远古社会由于战争频发,饥荒连连,社会结构动荡和社会大迁移的出现,导致了“二分心智”已不足以面对和适应当时的生存需求,远古人类的大脑被迫变得更灵活和更有创造力,亦或说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意外与压力的突变,筛选了拥有更灵活而具有创造力大脑的人类,导致了“二分心智”社会的全面崩溃瓦解,于此同时,人类开始出现自省行为,主体的我(主我)和客体的我(客我)相继被发掘而统一,从而衍生形成了自我意识。

 

虽然后世的诸多学者对于杰恩斯的理论和其“远古人类没有自我意识”的观点大加批判,但是其关于意识的思考与探索也启发了诸多学者投入人类意识理论的研究中。



而《西部世界》中的Arnold显然便是一个受杰恩斯启发,而潜心研究人造人的科学家。在他关于杰恩斯理论的类比中,提出了关于自己的理论构造,以此来实现机器人的自我觉醒之路,其将意识分为四个层次,前三层分别是记忆(memory)、即兴行为(improvisation)、私利(self-interest),至于更高的最后一层,Arnold没有指明,但我想这便是自我意识。即自我意识的成长,首先需要记忆作为源头铺垫,在杰恩斯的理论中,是关于人右脑本身的经验记忆,而在机器人领域,则是关乎感知技术核心的数据积累,正如Alan Turing在描绘人工智能时所落笔的那样:“To build intelligent machines it may be best to provide the machine with the best sense organs that money can buy .”(要制造一个智能机器人,最好是提供资金承受范围内最好的感官元件)。在拥有记忆作为感知源的前提下,再通过遐想/沉思(reveries),对于人类来说则是神经元之间的刺激与串联,而对于机器人领域,则是更深层次的信息交合与处理,就像电视剧中时不时抽搐发狂的NPC机器人亦或记忆片段化闪速的梅芙,沉思使得他们触及那些被覆盖的程序记忆,使得他们触及那些被替换掩埋的前任身份,使得更深层次的记忆碎片在不断的刺激下被挖掘。在Arnold的第三步中,为了让机器人的意识进一步觉醒,他还为机器人专门设置了迷宫,而在笔者看来,此迷宫非彼迷宫,迷宫并非是之于与剧情设计场景的存在,在通过迷宫觉醒的道路上,Dolores来到了串联所有剧情,作为大屠杀终点而掩埋最后痛苦回忆的小镇,梅芙则通过不断的梦境,触及了丧女之痛的深刻回忆。迷宫作为通往更大的刺激源——悲痛的途径,其通过巨大的感官刺激,来交互刺激,从而引发自我意识的觉醒。至此,觉醒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才能通过自我意识做出自我的选择。

 

然而,如果仅仅把《西部世界》当作一部阐释机器人意识觉醒的HBO盛宴级大餐,我觉得这明显过于小瞧了诺兰两年磨一剧的用心与能力。

 

正如Ford讽刺Lee那简单单调的故事线时强调的那样:“They already know who they are . They’re here because they want a glimpse of who they could be .”【游客们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们来这里是因为他们想要领悟,自己能成为什么?】。不管是刚开始随妻子而来的男游客受“正义感”招募而捉拿通缉犯到第一次枪杀机器人时,神情中流露出的狂喜的快感,还是随Logan来到西部世界时,初为至善的Willian到后来沉浸游戏三十年枪杀机器人为乐的黑衣人,《西部世界》对于人性的拷问都值得我们深思。更为有趣的是,对比“二分心智”理论与人类个体意识的觉醒,在婴儿早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存在的,无法通过镜子实验辨认出镜像中的自我,其行为大多依据本能。无论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受唯乐原则为基本原则的本我的存在,还是荣格人格发展理论中童年期的无序混乱阶段,其所含所指,都与“二分心智”有所相关。或许,尽管“二分心智”在解释时间断层上的远古人类进化中面临困境,却能带给个体成长中自我意识的健全点燃一星半点的火花。在杰恩斯的理论中,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Narratization(叙事),指的是我们讲述关于自己故事,解释自己做事原因的能力。提到这个词,是不是让你想起了Dolores和梅芙对自我开启的分析模式,是不是让你回忆起了不小心睡过头的自己绞尽脑汁给自己的迟到找理由。在心理学中,也正好有着与之对应的合理化自骗性防御机制和自我保护机制。其中自我保护机制甚至强调性的通过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两种加工方式,来对自我关联信息进行适宜操作来重视自己的优势、轻视自己的劣势,从而起到自我概念的保护作用。打个比方说来,当出现与你能力相当甚至能力比你出众的机器人时,你的大脑机体会选择性的忽略或者忽视机器人的一部分功能,使你产生高机器人一等的,属于人类范畴的无中生有的自豪感,从而强化自我的概念。



言之至此,不管是机器人还是人类,其都有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过程。回到Willian刚进入西部世界时,他问怀疑的看着接待员,问道:“Are you a robot or human ?”接待员回到:“Does it matter ?”


这重要么?这不重要。

 

不能觉醒自我意识的人类,怎么能高攀觉醒的机器人一等呢。

 

What ineffable essences, these touchless rememberings and unshowable reveries!

这无法言说的本质,这无法触摸的记忆,与无法显现的沉思!


END


主编 / 张家伟 付梅溪

责编 / 陈静 傅春妍

美编 / 傅春妍


零壹Lab

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

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