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撞机 | “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无边之问”专题主持人语

吴维忆 零壹Lab 2022-10-08

主持人简介:


吴维忆,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文化研究及艺术心理学。



“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是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和传播界共同关注的两个热词。就像此前的“大数据”,针对人工智能的一般讨论,经常纠缠于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定义;另一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深刻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无论是出于研究本身的需要、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专业学者都有必要廓清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并梳理技术迭代造成的概念演变的学理脉络。事实上,除了直接从事理论和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社科方面以及人文、艺术方面的很多学者都已经投入到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之中。多学科的视角、思路、立场乃至基本语言的差异当然会引入更多的混乱,但必须强调的是,“跨/融学科性”既是人工智能的内在属性,也是其当前发展的关键——所谓的“强人工智能”能否获得突破,就取决于此。


零壹Lab 本期专题:“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无边之问”,缘于主持人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兴趣,而该联结的发生则得益于自己接触数字人文以来,对“跨/融学科性”理解的扩展和深化;数字人文人工智能等前沿研究领域普遍出现的打破学科边界,弥合科学与艺术、人文分野的趋势,并不单纯是技术驱使的,而是现代以来技术、艺术的分离发展到今天而产生的一个实然的转向。今日的技术变革,照亮了被我们抛在身后的这一历史性分离,提供了一个汇聚后望、前瞻目光的契机:当我们主动接纳这一契机,就会意识到“技术批判”指向的其实是现代性话语框架下的、片面的技术概念,因而“批判”总是在技术诱惑和技术恐慌之间摇摆不定;当我们意识到片面技术观念之下的“技术批判”不过是一场与影子的缠斗,我们或许才能从批判的悖论中脱离出来,以更具想象力、创造力的方式,以更符合人类全面发展的方式,重新处理身体与技术、主体与技术、工具与劳动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本期“无边之问”实际也构成了对零壹Lab上周推出的“数字人文在中国”专题的回应。从专题文章和后台的讨论来看,“圈子”之外的观察者,无论是观望、中立、支持还是质疑,他们其实并不关心“大数据”、“数字人文”以及“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相反,“技术威胁论”是一个大而化之的界定,可以随时加诸于任何“取代人类”、“毁灭人性”的新技术之上。因此,“圈子”之内的数字人文学者不必感到自己为人工智能背了黑锅,一劳永逸的辩护方式就是厘清技术概念的流变,揭示技术—艺术分裂的历史原因;也无须声嘶力竭地为“跨/融学科”打call,因为关键不在于边界之争,而在于超越边界意识之后,我们还能、还应提出哪些研究问题。本期的五篇文章,分别从哲学美学、艺术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的角度,为“无边之问”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探索方向。转载分别得到了《文艺争鸣》、《中国图书评论》的授权,特此致谢!


END


主编 / 吴维忆

责编 / 顾佳蕙

美编 / 张家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