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习作 | 朝圣之路——《冈仁波齐》中的神圣地理与叙事景观

张宇程 零壹lab 零壹Lab 2022-10-08

介绍语





  "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选修课于2020年春季学期首次面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开设,由何捷副教授担任授课教师,是国际上最早开设的“空间人文”(spatial humanities)课程之一。该课程因应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展示与研究社科人文与空间场所问题的国际学术潮流,学习数字化技术在史学、考古、文化遗产、社会文化与行为等方面应用的前沿理论和方法。本文为课程作业之一。

作者如下:

张宇程(1996-),男,江苏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城乡规划学专业





研究背景





《冈仁波齐》是由张杨执导,尼玛扎堆、杨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7年6月2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该村的10个普通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冈仁波齐》将目光聚焦于村民朝圣路上的经历,片中对于画面应用远胜于声音和语言,所表达的情绪、意义多数是用画面来成就的。本研究从景观叙事的角度出发,深入《冈仁波齐》影像内部,分析影像叙事过程中的自然风景以及神圣地理的展现、对比、排列,进而探讨由此产生的意义。






理论基础




风景与叙事

  当代著名的视觉理论研究学者米切尔(2014)认为,在研究中不应该把风景(landscape)看成一个供观看的物体或者供阅读的文本,而应该把风景视为文化实践的过程。风景具有唤起国家意识,创造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的功能(闫爱华, 2016)。而生存在高山峻岭中的藏族先民们,则是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对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产生遐想,从而形成了原始的神山崇拜(巨晶, 2011)。风景与叙事亦是紧密相关的。景观可以作为场景推进故事的发展,故事也可以赋予景观空间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冯炜, 2008)。叙事理论主要是从文学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与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建筑、文化研究以及艺术相互关联。马修·波提格(1998)在《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一书中,将叙事的这层含义推广到景观范畴上,景观叙事这一提法暗示了景观和叙事之间的关系,场所构成了叙事,景观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而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叙事。场所和事件一起产生故事。

 

2《冈仁波齐》中的叙事景观

作为我国第六代导演的张杨,“更侧重于具象化地呈现出同一历史时期不同个体自身叙事空间的多元文化属性”。其影像隐喻的基础不是来自历史与实践,而是来自地方与空间。其中隐藏着中国电影美学趣味乃至文化与社会研究方向从对时间性叙事到空间叙事的整体转移。(陈舒盈, 2017)。《冈仁波齐》以真实的朝圣过程为线索,情节随着朝圣活动而开始、发展和结束。而空间作为电影的主要叙事场景,与故事情节、人物行动相互交织,担负着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人物、揭示主题等多重任务。空间表达的直观性,决定着观众对影片主题和叙事的接受以及理解程度。(陈刚, 2017)






研究内容与意义



研究问题:

  • 《冈仁波齐》中的景观是如何展现的,有着什么样的美学特征?

  • 《冈仁波齐》中的景观是如何作为主要叙述场景,推动情节发展的?


研究意义:

(1)整理并总结《冈仁波齐》中景观的地理信息、美学信息以及人文信息,并图示化的手段予以展现,有助于深化观众对藏地景观的认知与理解,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与深化理解;(2)揭示镜头下景观的表达方式,分析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藏民与神圣地理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有助于理解影片景观叙事的内在逻辑;(3)探索制图学和计算机视觉应用于电影叙事及景观分析的途径。





技术路线






叙事地图

 

  《冈仁波齐》主要讲述了尼玛扎堆等十一个藏民在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上发生的故事。本片只留下一条朝圣的故事主线,普拉村、拉萨与冈仁波齐山三个空间节点,以及丁孜登达的出生和杨培老人的去世这 “一生一死” 的预设情节。此外,其他诸如 “请人喝茶”“借住人家”“打工赚钱” “代人磕头” 等支线均以插曲的形式出现,这些零散的段落互相间虽然不存在逻辑关系,但均因“朝圣”这一主线而被整合在一起(田亦洲,普泽南, 2108)。朝圣线路图如下:


朝圣队伍从普拉村前往冈仁波齐,朝圣之路长达两千多公里。为了表现朝圣之路的漫长,影片中画面的角落往往会出现G318国道的里程碑,以暗示距离的变化与路途的遥远。尽管里程碑上记录的数值确实震撼人心,但是由于缺乏对真实西藏地理的认知,观众对于电影中出现地点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仍是不明确的。事实上,在电影中,观众对时间距离的感知要远强于空间距离,因此,通过电影所了解的西藏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扭曲的。


电影的时间轴同样可以作为描述相近度的参考。以电影中出现真实地点(如普拉村、拉萨、冈仁波齐等)的地理位置作为控制点,设计坐标位移公式以绘制时空地图,t为电影中出现该地点的时间,d为距离,C为形变系数。

由时空地图可以发现,在《冈仁波齐》这部电影中,重点呈现的是普拉村到拉萨的这一段路程,而拉萨与冈仁波齐之间的路程则被极大的压缩了。这反映出电影中将冈仁波齐与拉萨一同作为朝圣目的地的设计,也体现出了拉萨在藏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真实的西藏地理



冈仁波齐中的西藏地理




《冈仁波齐》中的神圣地理


《冈仁波齐》这部影片是对纯自然的朝圣之旅的记录,片中以大量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展示了一幅蔚为壮观的西藏自然与人文图景,表达了对于震撼心灵的朝圣的一种敬畏之情。

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大量近乎于静止的宏大全景画面,引导观者充分感受自然景观的静穆与恒常。电影画面构图刻意强调山体的巨大和人物的渺小,缓缓移动的朝圣队伍是镜头中唯一的变量,凸显了人与自然从视觉到力量上的悬殊关系。这种处理方式大胆而有效,是本部影片在图像表述方面的重要特征之一。(沈磊,2018)。为从多尺度深入地理解对影片画面构图中的神圣景观与人物间的强烈对比,研究借助eCognition智能化影像分析进行图像景观要素的分割与提取,以便对镜头下神圣景观图像的色彩、形状、纹理和层次进行比对分析。实验提取影片中镜头,分析发现在分割尺度1250,色彩0.2和紧凑度0.5的参数下,图像大面积的雪地、雪山轮廓都能被具体清晰地分割出来;分割尺度500的内容则可以识别山体的不同朝向以及未被积雪覆盖的部分;在分割尺度100的参数下,朝圣队伍的身影才能被相对清晰的分割出来。


  色彩也是影片中表达神圣景观的重要元素。电影镜头下描绘的雪山圣湖、蓝天白云、大片的经幡,朝圣者不知疲倦的叩拜在皑皑雪山、山间冻湖间,使观众对空灵壮丽的藏区风光印象深刻。研究通过基于Python语言的Scikit-learn (Sklearn) 库实现机器学习中的Kmeans算法,自主聚类主题色,实现数据增强表达。Kmeans算法的原理是将一堆零散的数据归为k个类别,使得每个类别中的每个数据样本,距离该类别的中心距离最小。根据Scikit-learn 提供的API,即可完成Kmeans算法主题色的提取。研究将最终分析提取出的主题色以散点形式打印,直观反映观众观影后对藏区神圣地理的色彩印象。

根据影片中15张神圣景观图像的色彩聚类结果,通过基于Python的Matplotlib绘图库以散点形式打印主题色,可以直观反映出观众对于影片中神圣景观的色彩印象,影片中神圣景观的主题色整体偏灰暗,主要为天空及映在雪山上的深蓝色,以及山体裸露的褐色,同时也掺杂着少量浅紫色(黎明或落日时光线的色调),整体给人厚重肃穆之感。


在影片的最后,朝圣队伍历经艰险到达了冈仁波齐。清晨,队伍中的老人杨培被发现已经离世,于是其他成员背着老人前往绝壁之上,进行了天葬仪式。最终,影片以朝圣队伍在冰天雪地中缓缓前行的画面结尾。


 

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海拔6656米。尽管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出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的山形,会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虔诚的惊叹,采用全视域(Total Viewshed)分析冈仁波齐周边地区可视性(Visual Promince)情况也可以发现,冈仁波齐峰尽管海拔并非最高,但在区域内可视性却位于峰值。

影片中在冈仁波齐主要有四个取景点,镜头均围绕冈仁波齐与朝圣队伍展开。研究以冈仁波齐峰的视觉吸引力(Visualexposure)来评估影片的取景倾向。该指标可以衡量从其他区域观测某一特定景观的视觉占比(Llobera,2003)。可以发现,影片的取景地多在受冈仁波齐视觉吸引较强的区域。

  

影片中,朝圣队伍在山谷入口出的经幡远望冈仁波齐进行朝拜后,又以磕长头的方式匍匐前往冈仁波齐山脚下。镜头则着重刻画一行人不畏风雪前往冈仁波齐的画面,对取景点的视域分析可以发现,该镜头景深较长,层次分明。近景为冰天雪地中前行的朝圣队伍,中景为巍峨的冈仁波齐峰,与人物在体量上形成鲜明对比,远景为消失于天际的山谷,暗示路途的遥远。 

 

该画面在影片中共出现两次:第一个画面记录了夜色下驻扎在冈仁波齐山脚下的朝圣队伍,而次日清晨杨培老人被发现已经离世;第二个画面则为天葬仪式结束后,一行人返回冈仁波齐继续转山。该镜头采用对称式的构图凸显冈仁波齐的威严雄伟。镜头下,冈仁波齐仿佛注视着历经艰险抵达的朝圣队伍,在视觉和心灵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该镜头描绘了为杨培老人举行天葬的场景,着重塑造画面的景深感:近景为天葬台上超度祈福的喇嘛,中景为连绵的绝壁,远景为冈仁波齐与天空中盘旋的鹰。由视域分析可以发现,画面侧重表达了冈仁波齐连绵的绝壁,以及一望无际的群山与天空。


 

将4个取景点的视域范围叠加所得到的累积视域可以反映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冈仁波齐地区整体的认知情况。由叠加结果可以发现,影片着重展现了冈仁波齐主峰,尤其是其北壁,以及西侧连绵的绝壁。而更受人熟知的,且宗教色彩更为浓厚的南壁则表现的不多。




叙事景观


《冈仁波齐》具备公路片的基本特征:一辆车(拖拉机)、一群人(藏地村民)、一条路(318国道)以及一段旅程(朝圣之旅)。该片以朝圣的故事主线,“插曲式”叙事结构也与公路片十分类似。影片用最平实的手法来讲述朝圣队伍的实际生活和朝圣旅途,零散的段落互相间虽然不存在逻辑关系,但均因 “朝圣” 这一主线而被整合在一起(田亦洲, 普泽南, 2018) 。 “公路电影”本身是一个空间概念 (李彬, 2015)。影片以普拉村、拉萨与冈仁波齐作为三个空间节点,而高速公路作为连接节点的线性空间,则是朝圣旅途最主要的叙事场所。镜头下呈现的公路景观显然对于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与影片中展现神圣景观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体量的巨大对比不同,公路景观中的人多在画面中占主体地位,侧重表达朝圣者跪拜前行的动作,而公路风景则起到背景与衬托作用。对公路景观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可以发现,在较高分割尺度下,人物依然可以被清晰地分割出来。对于神圣景观与自然景观与人的关系表达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神圣景观在朝圣者心中的崇高地位。

 

研究选取了电影中的45张公路图片,同时使用百度图片获取“G318 西藏”获得的20张网络图片,提取主题色并分别绘制公路色彩印象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电影中描绘的G318与网络上的G318景观色彩差异较大。整部电影中描绘的公路景观色彩更为深沉厚重,多为灰褐色(道路与山体的颜色)和暗蓝色(天空的颜色),仅有少量浅紫色(晚霞的颜色)以及绿色(农田、草地的颜色)点缀。而网络图片的色彩明显要更为鲜艳明快。由此可见,影片中的公路侧重于表达朝圣之路的艰苦与严肃,而非展现藏地美景。

 

 

七十二道拐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由业拉山不断盘旋下降到海拔3100米的怒江峡谷,相对高差达1500米,盘山公路12公里,崇山巨壑,道路艰险。影片中采用了连续的一组镜头描绘朝圣之景,一路上队中老人不断纠正队中成员磕头的动作。

 


米拉山口位于川藏线318国道上,是通行川藏线的必经之地,也是四川到拉萨的最后一座高山。在米拉山前,意外的车祸导致车头受损,只能有男人们拉车行进,随后必须折返到起点,跪拜着走完同样一段路程。拉车翻越米拉山口则成了本片的高潮部分。

 


在影片中,重点刻画的城镇有朝圣之路的起点——普拉村,与终点——拉萨。除此之外,影片中也展现了左贡、波密等城镇,以及西藏的乡村风貌,但是片中大多数城镇都不是叙事的主要场所。提取影片中共25张城镇与乡村图像的主题色,绘制色彩印象图可以发现,影片中的城乡色彩多偏灰暗,这可能是由于影片中出现的城乡景观多为傍晚。

 

 

普拉村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的芒康县,也是朝圣之路的起点。影片以开阔的远景开头,长达十五秒的静止画面。画面中灰黑色的云、两座灰蒙蒙的山,以及包围在中间散乱着几幢低矮的房屋,给人真实压抑之感。该取景在影片中反复出现,随时间与季节而不同。

 


影片开头用了近二十分钟讲述了朝圣队伍在普拉村从组织到出发的过程,展现了普拉村的整体样貌和村民的日常劳作与家庭生活。与常见的西藏风景片中蓝天白云的影像不同,在影片对普拉村日常风景的描绘中,表达的色彩多黯淡质朴,与村民日常生活相呼应。

影片中,朝圣者在经历了艰辛的千余公里朝拜之后,终于到达了心目中神圣的拉萨。而本片镜头中所展现的拉萨则包含着宗教与生活的双重属性。以朝圣者打工的画面,图像近景为拉萨河畔的日常工地,中景为拉萨城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布达拉宫,而远景则是连绵的群山。

 

 

拉萨是藏民心中的圣城。在拉萨,影片不仅描述了朝圣者朝拜的活动,也记录了缺钱打工、理发等生活化的事件。因此,镜头下展示的拉萨,呈现出日常化和神圣化的两面性。由色彩图像可以看出,除了增加了一定比例的褐色(夜晚灯光的色彩)外,拉萨的色彩与其他城镇相差无几。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Llobera M. Extending GIS-based visual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visualscap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3, 17(1): 25-48.

包瑞清.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05):29-34.

陈刚.影片《冈仁波齐》:纪实美学的叙事策略[J].电影评介,2017(23):26-28.

陈舒盈.《冈仁波齐》中西藏文化空间的异托邦呈现[J].艺术评论,2017(09):147-156.

杜君.风景呈现与藏人的世界——视觉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冈仁波齐》[J].当代电影,2018(12):145-148.

范榕,李卫正,乌日汗.基于无人机图像分割的环太湖绿道景观空间视觉吸引特性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05):74-79.

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2008(02):116-118.

何小沁.张杨:拍《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是一种修行[EB/OL].2017-8-22[2020-05-01]. http://ent.sina.com.cn/m/c/2017-08-22/doc-ifykcppy0412235.shtml.

李彬.中国式上路的旅途治愈与现实书写——中国新近公路电影探析[J].电影艺术,2015(01):44-50.

巨晶. 神山、自然与部落[D].兰州大学,2011.

孙红震.叙事学视角下的《冈仁波齐》解析[J].视听,2018(05):82-83.

沈磊.《冈仁波齐》与西藏视觉艺术的图像嬗变[J].电影文学,2018(05):36-38.

田亦洲,普泽南.《冈仁波齐》:一种审美静观与文化想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3):83-88.

王丽娜,江南,李响,张卫东.Cartogram表示方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7,29(03):393-405.

闫爱华.风景研究的文化转向——兼评米切尔的《风景与权力》[J].广西社会科学,2016(06):191-196.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及电影剧照,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课程作业内容版权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所有,授权零壹Lab首发,任何转载或者引用请联系天津大学何捷老师。


- End -


主编 / 付梅溪 陈静

责编 / 雨萌

美编 / 雨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